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1)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2)

武则天的出生地到底是哪里?众说纷纭、争论较多。武则天的出生年份、地点、本名,史书均无明确记载。《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的逝世时年龄亦不相同,分别反推出的年份是622年、623年、624年。后人关于她出生地的推断亦不相同,争论最多的有三个地方,分别是山西并州文水;利州(今四川广元);长安(今陕西西安)。(也有争论说是河南洛阳和江苏扬州的)。

一、山西文水之说

山西文水是武则天父亲武士彟的祖籍所在,其武则天生在文水的主要依据有二。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3)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4)

(一)文水原本就是武则天的祖籍所在,建有武则天的祀庙。该庙始建在唐天宝七年(747)之前,清初改名为“水母庙”,或称“则天水母庙”,到宣统元年,才恢复了“则天皇后庙”的名称,现为“则天圣母庙”。

(二)依据正统史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上面的记载,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

武则天的籍贯是山西文水,并不说明武则天在这个地方出生。俗话说得好“落叶归根”,古人对于寻根问祖是非常看重的,家乡修建则天水母庙作为纪念也就显得合情合理。

二、四川广元之说

(一)武则天的父亲在利州任过都督。

要证明武则天是否出生在广元(利州),首先必须弄清楚她的父亲是否在利州任过都督,她母亲是否随同其父到过利州。

据《旧唐书•武士列传》记:“武士,并州文水人也……武德中累迁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又历任利州、荆州都督。贞观九年卒。”《新唐书》记:“武士累迁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历利、荆都督。”又据《九城志》记;“武士为利州督”以上史料足以证明,武士毫无疑问是在利州任过都督。可以推测,如此显赫的朝廷要员,必然携带家眷到利州。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5)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6)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7)

据《新唐书•武士列传》记:“士娶相里氏,生子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又记;“高宗永徽中,以士仲女为皇后”,“元女妻贺兰氏,早寡,季女妻郭氏,不显。”这段史料表明武士的三个女儿中作过皇后的只有仲女(第二女),作过高宗之后的武士女只有武则天,也即是武士之妻杨氏所生。

通过以上的引证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武士在利州任都督时肯定带了妻子,必然是杨氏,因为杨氏是后娶之妻,在外为官带小老婆,是古代官员们的惯例。武母利州怀孕。

(二)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为证。

李商隐在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随柳中郢赴梓州作幕府时作《利州江潭作》,自注“江潭”为“感孕金轮所” (注:武则天自封“金轮圣神皇帝”)。当时李商隐经过广元江潭(即今皇泽寺下嘉陵江中之潭,又称黑龙潭)时,想起武则天出生在这里,有感而发。表达了对武则天出生后的不平凡,以及武则天的母亲就是在利州怀孕武则天。诗文如下:

利州江潭作

(自注:感孕金轮所)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惟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葱叶雕。

(三)有出土的广政碑为见证。

1954年7月修建宝成铁路时,在广元皇泽寺挖出一块石碑,是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二年(公元959年)的一通碑,上刻《利州都督府皇泽寺唐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碑文共29行,每行存26至27字。可惜下截残缺,约缺10字。文中凡遇天后或后字必抬头顶格,遇敬语则空三格,全文对武则天备至尊崇。碑文中有这佯一句话:“贞观时,父士为都督,于是(州,始生)后焉,”括号中的三字是因碑文残缺,由当代文豪、考古学家郭沫若补上去的。以郭沫若的学识补三字,当今谁也无法怀疑它的准确性。

这块碑可证明三点:

1.武士在利州任过都督。虽然碑文中只提到贞观年间为利州都督,但没有否认武德年间在利州为都督的事实。可以肯定,武士是武德年间到利州作都督,直到贞观初年仍在利州。

2.武则天的确出生于利州。虽然碑文中说的是贞观看间所生,但她终归是生在利州。前文已经判定武则天出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而碑文中又为何将武则天出生时间记在贞观年呢?正如郭沫若所说:“是做碑文的人有所疏忽。”如果说她生在贞观年间,一是与史书记载相违背。二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选她入宫时绝没有14岁,皇帝总不会选一个幼女进宫为妃吧!

3. 当时利州的确修建了皇泽寺则天皇后庙。而且全国独此一家,武则天在历代封建王朝中都是受贬的对象,地方官都怕与她结缘,谁还愿意为她建庙树碑呢?唯独只有家乡父老不忘她的恩泽,冒风险建了这座皇泽寺,但后来的家乡人也可能是迫于封建统治者的压力,曾一度将皇泽寺改为“乌奴寺”、“川主庙”。还值得一提的是,广政碑上刻有“则天坝”的地名,显然是武则天出生的地方,不然,作为一朝天子,老百姓是不敢用她的真名来命名一个小小的地名的。1954年在广元上西坝出土的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77年)的买地石刻,亦说明当地为“白沙里则天坝”。可见,广政碑又为武则天出生在广元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有 “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民俗活动。

广元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三为武则天生日。广元政府在一九八八年法定每年的9月1日为“广元女儿节”,以此纪念武则天的诞生,如今女儿节已经举办了30届。

(五)有其母杨氏在利州“江潭感孕”的传说。

“江潭感孕”的故事流传很早也很广,传说杨氏初春时分于利州江潭泛舟,枕舷而寐,梦见潭中跃出黑龙与之交合,归之身感有孕,后来就生下武则天。

(六)有纪念武则天的寺庙——皇泽寺。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8)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9)

皇泽寺为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西嘉陵江畔。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为其建庙命名“皇泽”,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因而祀庙内一直供奉她的真容像。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皇泽寺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广元人民要去皇泽寺前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纪念武后生日。

(七)有历代大量官方文献记载武则天生于广元这一事实。

《九域志》载:“武士彟为利州都督生后曌于其地,皇泽寺有武后真容殿。”

(八)有郭沫若的考古研究成果《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

三、陕西西安之说

孩子的出生地通常就是父母的居住地,要搞清楚武则天的出生年份,以及其武士彟的当时所在,就可以大致确定她的出生地。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10)

武士彟本是太原的木材商,在他去长安与武则天生母杨氏结婚之前,已在家乡成婚并育有两子。618年之后,武士彟随李渊离开太原进入长安,先后做库部郎中、工部尚书。他留在家乡的妻子相里氏在此期间病逝,遂在李渊的撮合下与武则天生母杨氏于长安成婚。

大约在625年下半年,武士彟离开长安出任扬州大都督长史,他的前任李靖至少在624年任期还未结束。626年的长安风云突起,武士彟在“玄武门之变”后被召回长安,后又在627年年底出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632年改任荆州大都督并在635年死于任上。

武士彟各个时期的活动地梳理如下:

618年——625年下半年:在长安做官。

625年下半年——626年下半年:任扬州大都督长史。

626年下半年——627年年底:回到长安。

627年年底——632年:任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

632年——635年:任荆州大都督。

而要搞清武则天的出生年份,先要搞清她逝世时的年龄,这在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

《旧唐书》:崩于上阳宫之仙居殿,年八十三。《新唐书》:后崩,年八十一。《资治通鉴》:则天崩于上阳宫,年八十二。

文水到西安 文水广元西安(11)

可见,武则天去世时年龄应在81岁至83岁之间。而武则天去世于705年12月是没有疑议的,因此她的出生年份应当在622年12月至624年12月之间。根据武士彟这一时期的活动所在地,按出生年份推算,武则天的出生地应为长安。

综上所诉,武则天的祖籍在山西文水不容置疑。从文物、史料考证看,武则天的出生地在四川广元的可信度最高;而按出生年月推算,出生在陕西西安的可能性较大。

关于武则天的出生地,你认为出生在什么地方,或者哪个地方可信度最高,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