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江书院文章 葵邱书院仁春堂杯(1)

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

欢乐的花灯时光

文/吴晓川

时光如梭,岁月的年痕在记忆中渐渐模糊。又到春节,看着街边逐渐摆出红红火火琳琅满目的年货,悬挂出的造型各异、功能新奇的电子花灯,默默怀念儿时游花灯、闹花灯的情景。

过了年盼十五,十五闹花灯是老鲤城一年中最热闹的盛事,将春节的喜庆推向高潮。从正月初五开始,街上就开始卖花灯,到初十以后满街都是五彩缤纷的花灯。那时候的闹花灯也就是街坊邻居的小孩子聚在一起游花灯。元宵前后,每一晚上小伙伴们吞下甜甜的元宵圆,便迫不急待地点上自家的花灯,成群结队地在古大厝间窜进窜出,显摆着自家的花灯。女孩子喜欢莲花灯,润饼灯等;男孩子则喜欢公鸡灯,老虎灯等。

纸糊的花灯容易着火,有时一阵风吹来,将灯笼内的蜡烛吹斜、吹倒就着火。记得有一年,我意外地得到了一盏白兔灯,红红的眼睛,长长的耳朵,中间还竖着一个圆圆的月亮,漂亮极了。因为担心花灯着火,老不敢点蜡烛,拉着没亮的白兔灯瞎跑了一夜。第二天,在小伙伴们的怂恿下,还是点上蜡烛,在烛光的辉映下白兔灯活灵活现。我小心翼翼地跟在游灯队伍的后面,谁知只顾盯着灯没有注意脚下的路,“噗通”一声,人摔倒了,兔子灯蹦出去老远,霎时已成为一团火球,我赶紧爬起来,顾不得疼痛,跑到灯笼前,默默地注视着“白兔”一点点地燃尽,眼泪吧嗒吧嗒落下。开始伙伴们还笑着起哄,后来见我在哭,也都默不做声了。大人为了安慰我,又赶做了个萝卜灯,就是把白萝卜中心挖空,将蜡烛插在里面点燃。虽说样子丑点,但白萝卜闽南话叫“菜头”,就是“好彩头”的意思,既吉利又防火。我屁颠屁颠地赶上小伙伴,继续我们的花灯游。

能够欣赏到制作精美、做工讲究的花灯,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元宵花灯展开始。首先是在开元寺,从大雄宝殿前的石埕到两侧的走廊,摆满了各县区、各单位送来的造型巨大的绸布灯、神奇的走马灯、精湛的宫灯……大部分出自花灯传统工艺师之手,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东西塔也缀满了彩色的灯泡,成了节日里古城最靓的两盏“大花灯”。后来,花灯展又先后来到市区的文化宫、府文庙、后城、威远楼、中山路以及现在的新门街、丰泽广场等,光明之城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仿佛倾城而出。小孩子或踩在家长肩膀上,或透过人群中的缝隙观看;许多华侨、游客也专程赶来闹元宵。夜幕降临,一眼望去,沸腾的灯海宛若灿烂的星空,真是“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

花灯,使我们延续着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一种普天同庆的欢乐。今晚,我的梦中,有一盏清晰的花灯徐徐而来,里面的烛光一直跳舞般摇曳着……

【作者简介】:吴晓川:福建泉州人,供职政府机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协会员、泉州市作协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鲤城区作协主席。获全国、省市文学征文奖数十次。曾参加全国第九、第十届散文诗笔会。已出版散文诗集《与山对坐》、诗集《面朝大海》等。

潋江书院文章 葵邱书院仁春堂杯(2)

欢迎新老朋友投稿葵邱书院!

潋江书院文章 葵邱书院仁春堂杯(3)

壹点号葵邱书院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