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一年的谋划决策,这对取得一年的收获大有好处。但科学家却认为,这话虽然说得没错,效果却不一定最佳,如果在上年的冬天就把次年一年的事情谋划好,那才有可能取得更理想的收获。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在于冬)(1)

前不久,澳大利亚社会心理学家乔・福加斯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在一家商店的收银台旁摆放了一些塑料玩具,这些玩具因为不是赠品,所以摆放的位置并不抢眼。在顾客离开收银台之后,福加斯便上前询问他们所看到的玩具有多少个,询问结果出现了一个非常新奇的现象:顾客在雨天清楚记得玩具总数的情况竟然是晴天时候的4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福加斯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雨天平静的情绪使我们更加关注周围的新情况,并且能够更加仔细地对所获得的新信息进行分析。因为人们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炎热的日子里,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但在寒冷、下雨的时节,则会显得相当冷静,而冷静时候人们对事物的观察会更细致,所作的判断也会更理智。福加斯于是推断,冬天带来的平静情绪更有助于我们对事物提出更多疑问,也能使我们在权衡利弊之后果断地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在冬天人们的决策水平会更高,这有科学依据吗?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为此提供了依据。研究显示,冬天阳光照射时间缩短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因为白天缩短会使人体内维生素D含量降低,进而促使体内血清素水平升高,而这时人体内血清素的高低水平,恰到好处。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血清素是大脑神经中枢系统中的一个传递介质,大脑血清素的活跃程度会随季节或所接触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偏冷,人就会变得机敏、清醒;过冷,人就会变得抑郁、消沉,过热,人就会非常烦躁、冲动。因此说血清素水平的高低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

具体到冬季,因为人们都注意保暖,所以尽管气温相对寒冷,仍然会让我们人体内的血清素保持在一个比较适度的水平,可以使我们处于相对更平静、更冷静的状态,而这恰好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反之,春天和夏天则容易使我们冲动,并因此做出目光短浅的决定。

由此看来,与其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倒不如说一年之计在于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