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打场“现在十七八岁的孩子都不知道打场是什么,但是对于70后的我来说,我对打场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是我青少年时难忘的记忆。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1)

所谓打场就是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农民们将麦子从田里割下来,拉到场里进行摊场、晒场、翻场、碾场、起场、扬场等程序将麦子收获为麦粒的过程。

在上世纪80年代,农村解散了生产队劳作的模式,实行了田地承包到户的政策,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田地里到处长的是庄稼。那时候的农民比谁家光景过得好,谁家富有都是比赛看谁家粮食产的多,那时候只要谁家粮食产的多那走路都志高气扬,和人说话声音都提高了三度。

每当麦子成熟收割的季节,学生放统一假帮家里收割麦子,在外有工作的家里有地的人也必须回到家里,帮助家人收割麦子。全村各家各户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进行收割麦子,也叫抢收,那时候我奶奶经常说的一句话,“谷黄麦黄,秀女下床“。说的就是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连平时不出门的大家闺秀也要加入到抢收麦子的行列。麦子熟了,若不赶快收麦粒就会落到田地里,减少了收成,所以那时候每当麦子成熟的季节,全民动员抢收麦子谁都不想让一枚麦子掉到地里浪费。

麦子成熟前,农民先要做好收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整场 就是先将麦场堆积的杂物杂草等清除干净,用耙子将麦场的土爬起三四寸厚,让土蓬松起来,然后在上面撒些水,洒水要适度不能少也不能太多,然后套上牛拉上石磙(也叫碌碡)对麦场进行碾压,使麦场潮湿平整不起尘土,还有割麦的镰刀提前磨锋利,捆麦子的绳索提前准备好,拉麦子的架子车提前收拾好,割麦子期间人们所需的面粉磨好。这样割麦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那时候这些准备工作都是父亲具体实施,我给父亲打个下手。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2)

割麦子 家人早早起来吃饱饭就开始行动。哪块地麦子先黄行先割哪一块,那时候没有收割机割麦子,都是人工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割。一亩地三四个人得割上一响午才能割完。但那时候农村人互相帮助的精神都很好,麦子的成熟是有先后的。麦子没成熟的家庭也会帮助麦子成熟的家庭进行割麦子。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人多了在一起干活,又说又笑。不知不觉中一块地就割完了。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3)

拉麦子 麦子割完后要将麦子全部拉到麦场上,那时候我的任务是在架子车上码麦子。父亲母亲姐姐们给我将麦子往架子车上递,我在架子车上将递给我的麦子上码好在车上,装好一车然后用绳将车上的麦子捆好,套上牛,父亲拉着牛,我扶着架子车的两个辕往麦场里拉。将麦子集中拉到麦场里,如果天气不好就要堆积起来,形成简单的麦垛子,并用塑料薄膜等东西盖上,以防下雨淋坏,等天气好的时候就要进行摊场。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4)

摊场 摊场是有炎阳高照的好天气的时候,将集中在麦场里的麦子进行打散。用麦叉将麦子挑成一小坨挨一小坨蓬松的像棉花一样铺满麦场,尽可能的让麦子的麦秆受到太阳的暴晒。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5)

翻场,翻场是将摊好的带麦秸秆的麦子,晒一段时间再翻弄一遍让麦子均匀地接受太阳的暴晒,让带麦杆的麦子尽快晒干,为后续的碾场打好基础。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6)

碾场 是将摊在场上带秸秆的麦子晒干以后。套上牲口拉着石磙进行碾压。那时候拖拉机拖粒机很少,农民大部分是用牛、马、骡子、驴等碾场。碾场时人站在场中间手牵着牲口一圈一圈的碾压着。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一圈一圈的转着,好慢好慢哟。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7)

抖场是在碾场碾到一半的时候,将麦秸秆用麦叉抖一遍翻腾一下,是一种让麦粒从麦秸秆上脱离下来。碾压均匀的一种好措施。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8)

起场是在牲口带着石磙将麦子碾压到将麦粒从麦秆上脱离以后进行的下一个程序,这时候人手一个麦叉,将麦秸秆抖起来放在一边。麦场上就剩下从麦杆上脱离下来的麦粒和麦壳了。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9)

堆场是将麦场上从麦杆脱离下来的麦子和麦壳堆积起来的一个程序。人们用木锨、刮板、扫帚等农具。将场上留下来的麦粒和麦壳的混合物堆积在麦场中间。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10)

扬场是将麦粒和麦壳等其他杂物分离的一个过程。扬场是非常有技术的,一般由非常有劳动经验的老农民才拥有这样的技术,我家的扬场工作非我父亲莫属。当来风的时候,父亲用木锨铲起满满一木锨的麦粒、麦壳、碎桔杆等混在一起的杂物,抛向空中,在风的作用下麦壳和碎桔杆飘向了远方,较近的地方留下了麦粒,这样麦粒和其他杂物就分开了,母亲还要用扫帚掠去麦粒上剩余的杂物,尽量让麦粒保持干净,没有风的时候,父亲就放下木锨,点着烟抽一下休息一会儿,这时母亲也可以休息一会儿,每当风来的时候,父亲赶快起来,又用木锨扬起了场,直至将麦粒和杂物分离完毕。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11)

装麦麦子扬完后,将麦子用口袋装起来,转到其他地方进行晾晒,腾出麦场进行下一场的收麦工作,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是撑口袋口的那个人,我撑着口袋姐姐他们用搓机往口袋里装,一股一股的尘土气息直往我的鼻孔里钻,我扭过头,逃避麦粒粒中的灰尘对我的侵袭,双手还是尽量让口袋口张的大大的,以免影响装麦子受到姐姐们的训斥。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12)

每年收麦子的时候我家都要碾四五场麦子。重复着同样的程序。等打下的麦粒全部晾晒干了,装进了家里的瓷、囤等器物,收麦的工作才算结束了。

最后还有一个积麦垛的工作,将打完麦子的麦秸秆,再晾晒一遍,再用牛拉着石磙碾压一遍,然后将晾晒碾压好的麦草积成麦垛,用于冬天喂牲口和烧炕、做饭引火用。

三年的回忆如何抹去(少年时打场的回忆)(13)

那时候的收麦工作真是惊心动魄。有时候正在晾晒麦子,暴雨来了,全家行动起来,慌慌张张的收麦子,左邻右舍有空也过来帮忙。那时候大家只要有空都会互相帮忙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那时候只有大家互相帮忙中才能完成这种辛苦紧张的麦收工作。想起那时候的情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啊,那样的时候再也不会有了。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