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已经成为全球变暖速度最快的地方,这并非天方夜谭,事实上,因为“北极放大效应”,在北极圈内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其他地方的两倍以上。这不仅改变了海冰和冻土,也正在影响北极的生态圈。
比如生活在北极和北极圈附近恶劣环境中的驯鹿,在数十年以来,各种驯鹿种群因为北极变暖的关系,数量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根据美国海洋大气(NOAA)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北极圈内及北极圈附近驯鹿的数量持续下降,超过20个受监测畜群中只有寥寥数个被确认接近其历史高位数。
NOAA给出了标记北极圈内23个主要驯鹿群位置的地图,以及当前种群数量(深灰色条)与其历史最大值(浅灰色条)的比较图表。黄色被用来标记处于历史最高点附近的驯鹿种群: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Porcupine驯鹿群以及俄罗斯的Lena-Olenyk驯鹿群。然而,Lena-Olynyk驯鹿群最后一次统计数目已经在2009年,目前的数据无法获得,它的现状仍然让人担忧。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二十年中,驯鹿总体数量已从估计的470万总数目减少了56%,迅速降至约210万头。特别是在阿拉斯加-加拿大地区的五个驯鹿群经历了非常急剧的下降,以至于没有恢复。
在美国,在四个被科学家持续追踪的驯鹿群中,三个在2003年到2010年的某个时间达到顶峰,到2017年锐减了57%。但与此同时,漫游阿拉斯加东北地区并且还冒险进入加拿大的Porcupine驯鹿群是唯一在上升的驯鹿群,在最近增加到历史峰值数字而没有任何后续下降。世界其他地区的驯鹿群很多数目也已经不如Porcupine驯鹿群。在加拿大,数个驯鹿群驯鹿数目急剧下降,以至于部分驯鹿种现已在全国列为濒危物种,两群东部迁徙驯鹿现在被视为濒临灭绝。在俄罗斯,19个被评估的驯鹿群中有18个被认为是稀少的、迅速减少或受到威胁的。
科学家们认为,虽然不能轻易地将驯鹿群衰退的原因推给全球变暖,因为驯鹿受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影响。驯鹿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寄生虫、疾病、捕食和狩猎的增加以及觅食可用性的减少。但很显然,北极圈内的气候变化带给了驯鹿群许多挑战——变暖的世界会增加干旱并影响觅食,温暖的天气推动更多疾病和寄生虫的传播,并且还可能导致动物的热应激效应,这削弱了它们抵抗疾病和抵御食物短缺的能力。
驯鹿群的持续衰退影响的不仅仅是驯鹿,比如说在北极圈附近生活依赖驯鹿群获取食物的土著居民来说可能是新的威胁。对于北极圈的自然生态系统来说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驯鹿是北极食物网的关键物种——作为该地区的主要觅食者,它们有助于将植物养分循环回到土壤中,它们的数量控制着北极地区多个种群以及北极地区行为,这可能给北极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