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1)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2)

关于北宋的财政收入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就是北宋有上亿两白银的岁入,这个说法是宋仁宗皇佑元年的岁入126251964全部当成了货币收入,通过简单换算得到了上亿白银。这种算法很有问题,能让赵家官人们都哭笑不得。

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3)

这份收入的出处是北宋一年的各种实物和货币收入总和,它的具体分布是这样的。“岁收榖三千一百七十万七千馀石,钱四百六十五万六千馀贯,绢一百六十二万五千馀匹,絁、紬二十七万三千馀匹,布二十八万二千馀匹,丝线一百四十一万馀两,绵五百一十七万馀两,茶四十九万馀斤,刍茭三千馀万围,蒿二百六十八万馀围,薪二十八万馀束,炭五十三万馀秤,鹅翎、杂翎六十二万馀茎,箭簳八十九万馀只,黄铁三十万馀斤,此皆逾十万之数者,他物不复纪。天禧末所收:榖增一百七万五千馀石,钱增二百七十万八千馀贯,绢减一万馀匹,絁、紬减九万二千馀匹,丝线减五十万五千馀两,布增五万六千馀匹,绵减一百一十七万五千馀两,茶增一百一十七万八千馀斤,刍茭减一千一百万五十馀围,蒿减一百万馀围,炭减五十万四千馀秤,鹅翎、杂翎增一十二万九千馀茎,箭簳增四十七万馀只,黄铁增五万馀斤。又鞋八十一万六千馀量,麻皮三十九万七千馀斤,盐五十七万七千馀石,纸十二万三千馀幅,芦{艹廢}二十六万馀张”明清两朝要是也把各种实物收入和白银收入想加,其实也能轻松达到上亿的高度,并不比北宋差。

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4)

如果我们仔细查找史书,你就会发现网上流传的北宋白银恐怕有9000多万两都在互联网上。北宋建国初年,老赵家就很稀罕白银,宋太宗在太平兴国三年收买赏赐齐王赵廷美(赵廷美在赵家地位很高,很受太后喜爱,甚至有“先传光义,再传光美”的金匮盟书传闻,当时他还在开封府尹这个敏感职务上任职)的银子也不过是白银一万两。赵匡胤武力威吓南唐时,南唐送上三千两白银,赵匡胤就高兴地让人记录在案,此后南唐不断送上白银保护费,但最多的一年也只有五万两,还没有西门大官人的家产多。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当政了37年北宋一共才收到白银一百一十万两千余两,赏赐给大臣、士兵四十八万八千八百余两。

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5)

到宋真宗、宋仁宗年间,北宋的经济得到充足发展,但在1078年以前北宋的全年白银产出不过是687005两,皇室内藏库常年保存的白银是30万两,最大单次支出是100万两,50万两白银的支出就让赵家天子肉疼,哪个大臣、王爷要是谁能得到万两白银赏赐依旧是载入史书的大事。靖康之变时金军第一次狮子大开口要到了白银两百多万两,此后金军又像“新冠索赔团”一样把价码提高到了白银5000万两,但是汴梁城的汉奸走狗们把全城百姓、权贵的银簪子都融掉了也只弄到了800万两白银(赵构的哭诉中也有白银1000万两的说法,他应该是把两次搜刮核算在一起了)。

北宋由盛转衰24年(北宋真的有上亿白银的岁入)(6)

宋代中国的白银出产非常有限,白银收入也不是税收主体,北宋财政收入高不假,但这是建立在对百姓盘剥的基础上。更坑人的人盘剥的如此厉害,赵家官人们也没能保住北方的半壁江山。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