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认为这是用来规劝人结婚的。其实,在《孟子》一书中,原文是这样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重点在于后半句。是说:舜不告诉父母另娶的行为虽然不好,但是因为舜是为了后代,所以反而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那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本意,是被人误解了。那么,三不孝是指哪三不孝呢?它真的是出自孟子么?
孔孟之道中的“孝道”
在最初的孔孟之道有关的书籍中,提到孝道时,实际上并没有明确指出不孝有三这样的概念,这是后来做了总结和缩减之后形成的,并非他的原文。在孟子看来,不孝并不只有三种,而是大致分成了五类。
大致指的是,懒惰不能立身,更不能供养父母视为不孝;因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连累到父母视为不孝;自私自利,偏信妻子,而不信父母视为不孝;不能侍奉供养父母天年,不能在父母最需要时陪伴,视为不孝。
这些才是孔孟之道中所提到的不孝,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徒弟曾子,在家里被父亲痛打一顿,但是当到了第二天时,曾子还专门跑到家里去唱歌,以此来证明自己被打之后没有出事。
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曾子是懂得孝道的人,这是孝敬父母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如今,却是大家所不能理解的,是妥妥的“愚孝”,毕竟即使作为父母,也不能随便打孩子。
这便是孔孟之道中提到的关于“孝道”的一些相关内容,但是由于这些古籍历史久远,里面记载也颇多是后人集合而成,因此并不能说这些就是孔子和孟子关于孝道的所有思想,那样一定是偏颇的。
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有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社会信仰,因此也不能武断地就认为孟子和孔子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毕竟他们的思想中认为的孝道,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供养父母,就是不孝,这个是即使在今天也为大家所公认的。
民间常常有言“养儿防老”,这句话听起来太过于片面,但也确实有它正确的方面在,乌鸦尚且知反哺,人又怎能不孝呢?而无后,在古代看来也确实是很严重的一件事,相当于“断了香火继承”,要知道在古代极为看重宗庙传承。
因此会衍生成这样的话语也一点都不奇怪了,无后断了宗庙,不仅是不孝顺父母,还在很大程度上对不起祖先,所以后来他也被加入了不孝的部分之中。
赵歧认为的“孝道”那孔孟这样的孝道,又为何会传到后世变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定论呢?那必须找另一个相关的人物了,这个人物就是赵歧。正是在东汉赵岐的总结之下,成功定下了“不孝有三”这样的定论。
东汉赵岐认为,第一不孝应当是:在明知父母做错的情况之下,依旧因为所谓的孝道曲意奉承他们,而不是指出他们的错误,让他们改正,这是非常不孝的情况。
第二不孝是:因为自身贪恋家庭的温暖,在明知家里贫困,依旧不能去社会上努力奋斗,挣钱养活自己,以及很好地供养父母,反而还让父母来倒贴自己,就是所谓的“啃老”,这样的也被视为是极大的不孝。
而第三类不孝,自然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在东汉时期,宗法制已经形成,整个社会基本上形成了以宗法血缘维系的大家庭,而男丁就尤为重要,各类祭祀以及重要的活动,都需要依靠男丁来完成。
因此,如果不能为家族繁衍生息,没有后代来继承,就被视为是最大的不孝,比之前的两类还要严重,可见“香火传承”在当时的重要性。
之后这样的话也渐渐流传下来,成为了一句民间俗语,甚至是成为各位家长“催婚的名言”,不过其实关于孝道的解释有很多种,这句话也并未就是将孝道框为了三条,仅仅是为了突出无后这件事情的重要而已。
这句话是古代那样特定的环境里,特定的产物,随着如今时代的发展,有后或者是无后都成为了个人的选择,不再被这些世俗所牵绊。但是孝道却依旧是大家需要遵循的很重要的一点,孝敬父母也是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