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1)

身为华夏子孙,必须要记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孝道都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2)

11月5日,为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寒衣节。

现在,这似乎是一个被渐渐遗忘的日子,其实它与清明节、中元节,下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祭祀之节。

在这一天,人们怕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便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它是我们孝道精神的一种传承。

我们中国人历来注重祭祀,重视孝道,有其深刻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可如今很多人孝道的观念淡薄,甚至觉得是老古董,早就该摒弃了,实在浅薄得很。

孝道,不仅仅是一种传承,更是家庭、民族福气的集聚和延续。可以说,上到文化传承,小到家庭兴衰,与之都有密切的联系。

而且孝道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孝道,或者做出很多不孝的事,令父母心寒,实在可惜。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父母尽孝呢?

1

去除不孝的行为

孟子讲过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实际上这个“三”,在古代通常是用来代表多数,而不一定限于三。而下面这三种不孝的行为,尽量去避免。

第一个,懒惰。

儿女懒惰成性,是父母最担心的事情。

父母会想:我活着的时候,还能够多帮你忙,但是如果我比你先走了,你怎么办?

做父母的,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老想到自己去世以后,自己的孩子会怎么办?所以只要小孩一懒惰,父母就会非常忧心,非常操心。

而且,懒惰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事?

第二个,赌博。

我们常说,十赌九输,其实是十赌十输。

因为赢的人到最后还是输光光,因为你赢了之后就更有把握去赌了。认为自己运气好,然后下更大的赌注。

小孩一旦染上了赌博,父母就知道糟糕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赌博,更是败家的表现。而且,从小赌博,还会养成好斗的性格,老在外面斗来斗去,迟早受伤。不仅伤害了父母,更是毁了自己一生。

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3)

第三个,无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历来重视传宗接代,认为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甚至是大逆不道。

这是孝道的首要观念,而且更被炎黄子孙奉为准则,勉力谨守奉行。

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有后”的真正意思是将传宗接代的功能,由生物性提升到道德性。

不单纯为了延续自家的香火,尽到祭祀的责任,而是把这种生物性的使命,提升为发扬孝道文化上。

因为孝道缺失是当今普遍的问题,导致了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心中没有父母祖先的存在,才敢毫无顾忌,胡作非为。

2

对父母尽孝的5个要求

摒弃不孝的行为,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对父母尽孝呢?

《孝经》的第十章,对于孝敬父母,提出了五个要求。做到这五个要求,你才算是真正的“孝”。

第一个,居则致其敬。

日常起居,平常生活,对父母要恭恭敬敬。早上起来,一定要问安。

父母的日常生活,要恭敬地去了解,而不是打电话:你好吗?腿不痛了?不痛就好,平安就是福。老了不要想太多……

有这么做儿女的吗?你把你的父母当做外人了。

老实讲,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有他的道理。搞排场,玩虚招,绝不是孝敬。

第二个,养则致其乐。

什么是供养?你要让父母感觉很愉悦。

而不是说我这个儿子现在发财了,回来老给父母脸色看,动不动就告诉父母:我的事情,您老不用操心,我有我的办法。这样他们能身心愉快吗?

现在,这样的儿女实在太多了。为了炫耀,为了摆阔,不顾及父母的感受,那父母能不生气吗?

虽说可能做儿子的可能没有这个意思,但并不是你没有,父母就感觉不到。记住,父母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个,病则致其忧。

父母生病的时候,就像自己生病了一样,要尽心尽力去照顾,哪怕暂时放下工作。

人老了,生病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照顾的,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百分百地尽心照顾。而且,你请别人照顾,怎么能安心呢?

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4)

第四个,丧则致其哀。

不管父母怎么样,只要他们过世了,你的内心肯定会很凄凉。有的人却说,幸亏他很快走了,如果拖拖拉拉的,就惨了,岂不害死我们了?

现在有多少人讲这种话!你讲这种话,你的父母若是听到会有什么感觉?别人都会怀疑你的孝心到底是真是假。

第五个,祭则致其严。

我们在祭拜先祖的时候,要很严肃,不能开玩笑。还要把自己的子女召集起来,告诉他们什么叫祭。

比如我们祭拜先祖,会三跪九叩。这样做的用意就是告诉子孙:我这一生的所有,都是受父母所赐。没有父母,我什么都没有。你要以身作则,做榜样给你的子孙看。

这五个要求,大家要好好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做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修己,而修己其实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那是自私,我们是为了父母、为了祖先。

他们有我这个子孙,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稍微有点闪失,他们怎么办?

既然我的责任这么重大,怎么能够不战战兢兢呢?

3

如何在家庭中传承孝道

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最重视的就是孝道。

我们世世代代,因为时代不同,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可是没有哪一代人敢公开说“我可以对父母不孝”。

身为华夏子孙,必须要记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孝道都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首先我们要明确,孝其实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

既然要学习,你就必须要教他。子女不孝,父母绝对要负很大的责任。

那么,怎样教导你的子女懂得孝道?

归纳起来,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三代同堂。

提到三代同堂,很多人会找一大堆理由反驳:我的孩子和我最怕跟我的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是老顽固,他们的很多观念都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的观念比较现代化。

那么请问,你的观念怎么现代化?只要没有三代同堂,你就没法教孩子孝敬。

因为三代同堂,你怎么对待你的父母,你的子女看了后,就知道怎么对待你了。

这是最现成、最方便的方法。

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5)

有一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那家的孩子才五六岁,他不玩别的玩具,偏偏去拿一块不知道哪里来的小木头,然后用一把小刀子,就一下一下地刻。

妈妈说:“你不要玩这个,会伤到手的。”可是他不听,他就是要刻。妈妈就问他要刻什么,他说我要刻个碗。

妈妈就说:“你刻碗干什么?咱家的碗多得很,为什么要做一个木头碗呢?”

孩子说:“祖父吃饭的时候常常把碗摔破,你就骂他,所以我想刻一个木头碗给他,他就不会打破了,就不用挨你的骂了。”

就是这么简单,父母以身作则比什么办法都好用。

当然,现在想要坚持三代同堂,的确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很多事情可以巧妙应对。

就算一家人不能住在一起,只要能够保持三代同堂的精神,也不必苛求同在一个屋檐下。

换句话说,只要有一颗三代同堂的心,自然就三代同堂了。

把自己的小家尽量安置得离父母近些,以便相互照应。

节假日提前告诉子女,周末一同回家探望祖父祖母,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年迈不便的家务。

就算天各一方,经常在子女面前给父母打电话,随时关心父母身体状况……

这些都是保持三代同堂精神的做法。

中国人是彼此关心的民族,一旦心里没有,嘴巴再甜也是虚情假意。

空间会有距离,但是心可以没有距离,只要你心中有父母,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

我们中国人信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因为“孝”是要用修身的,“孝”是用来齐家的,“孝”是用来治国的,“孝”是用来平天下的,它是一种根本。

一个很厉害的人,如果不能孝敬父母,那他迟早会害死自己,害死别人。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一切,一路推下来,都是为了一个字,叫做孝。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受益的不仅是个人,还有家庭,民族以及国家。

真正厉害的人只不过做对了这两点(如果做不到这点)(6)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