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双宾语和宾补的区别(中学现代汉语知识)(1)

别睡了,咱们再去一趟北京

文(6)讨论了划分句子成分和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划分句子成分的关键是找出句子主干,然后分别以主谓宾三个中心语为立足点,划出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和宾语部分。提取句子主干主要有三种方法:概念法、压缩法和切分法。本文探讨如何辨别动词谓语后的数量短语、介宾短语做宾语还是补语。

首先,谈数量短语:

1、定类别。数量短语中的量词如果是物量词(如”一个,两本“),这个数量短语往往是宾语。如:他用手抓着吃了一碗。“碗”是物量词,那么,短语“一碗”是宾语。又如:老猫教给老虎学艺还留了一手。“手”是物量词,那么,“一手”也是宾语。量词如果是动量词(如”一次,两趟“),这个数量短语往往是补语。如: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三次。“次”是动量词,那么,数量短语“三次”是补语。又如:别睡了,咱们再去一趟北京。“趟”是动量词,“一趟”是补语。

语文中双宾语和宾补的区别(中学现代汉语知识)(2)

春光弥漫的湖边也放着一把

2、析意念。 有的数量短语既可以表示动量,也可以表示物量。但在句子中只有一个意思,这就要靠我们的意念来分析了。如:“春光弥漫的湖边也放着一把。”“敌人攻上来了,你要拉兄弟一把。”前一个“一把”表示长藤椅的数量,是物量词。那么,“一把”是宾语,而后一个“一把”补充说明了动词 ”拉“ 的程度,是补语。“古老的大道上也刮了一阵。”“他的话逗得大家笑了一阵。”前一个“一阵”是宾语,后一个是补语。析意念主要用于字形相同的数量短语。

3、看关系。就是观察短语和前面的谓语动词之间是怎样搭配的,例如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可以做宾语。也可以做补语,那就需要我们观察它与动词的搭配关系了。如:王宝钏在寒窑整整等了八年。“八年”不是“等”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也不是发出者,所以它不可能是宾语,只能是补语。又如:晴雯生气地把纸片撒了一地。“一地”不是“撒”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和发出者。发出者是“晴雯”,承受者是“纸片”。所以,“一地”不是宾语而是补语。

4、加名词。在数量短语的后面试着加上一个名词能说得通,这个数量短语就做宾语。说不通的就做补语。如:这种锁很结实,准备出征的花木兰在市场上买了一把。“一把”后面可以加上名词“锁”,那么,“一把”作宾语,又如:在手榴弹将要爆炸的时刻,班长推了我一把。“一把”后面不能加名词,所以它是补语。再如:《特工五号组》今晚再映一场。一场“是宾语。受了委屈的秋菊姐藏在家中大哭了一场。”一场“是补语。其次,再谈介宾短语

介宾短语出现在动词谓语的后面,一般都做补语。我们之所以误作宾语,往往是因为忽略了它前面的介词而把它看成了名词。如:美丽的嫦娥就生活在这温柔、洁白的世界里。“在世界里”是一个介宾短语,由于介词“在”和“世界里”距离较远,往往被忽略。纠正的方法:如果在句中出现诸如“在从把比跟,朝向自于从”这一类介词时,不能因为只是一个字而不管它,要观察这个介词和谁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在谓语的前面还是后面,在前面的是状语,在后面则是补语。

语文中双宾语和宾补的区别(中学现代汉语知识)(3)

补语和状语模样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