馊主意,在词语解释里是不高明的办法,就是那些出发点虽好,但却极不靠谱、特别离奇、还有些搞笑的主意。馊主意历来都有,花样百出,屡见不鲜。

咱们看一看历史上的那些“馊主意”:

1、智伯瑶计淹晋阳城

智伯瑶是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其他三卿分别是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其中智伯瑶实力最强,智伯瑶分别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大夫勒索土地,只有赵氏不给,荀瑶大怒,联合韩、魏两氏攻击并击败赵襄子,赵襄子慌忙退守根据地晋阳。智伯瑶带领韩康子、魏桓子久攻不下晋阳城,就利用晋阳城边上的晋水来淹没晋阳城。智伯瑶看见水攻的成效非常好,就非常嚣张跋扈,引得韩康子、魏桓子两人非常恐慌,害怕成为智伯瑶的下一个水攻对象。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1)

晋国四卿势力范围

于是赵、魏、韩三方密约,决定共同攻灭智氏。在魏韩的接应下,赵襄子派出部队,杀死智氏守堤的士兵,掘开堤口反灌,智氏军队因为仓促救水而乱成一锅,韩、魏军趁势从背后,侧翼进攻,智氏军队大败,智伯瑶被杀并将首级做成酒壶。而智氏家族也遭到韩赵魏的屠杀,两百余族人死于非命。韩赵魏瓜分了智氏领地,在晋国没有对手的情况下,三家又蚕食晋国领土,最终完成"三家分晋"。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2)

三家分晋后形势图

2、赵王听谗言冤杀李牧

李牧是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其人生的前期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人生后期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秦军再次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然久攻不下,于是派奸细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近臣郭开,赵王听信郭开谗言冤杀李牧,使得赵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李牧死后短短两个月,赵国灭亡。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3)

李牧

3、李斯同意立胡亥为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中书令赵高要篡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帝,当时的丞相李斯竟然同意了赵高的要求。结果是长子扶苏被流放,蒙恬蒙毅被杀,不久李斯本人也被赵高灭门。最大的影响就是胡亥昏庸无为的暴政导致秦国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可惜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4、宋文帝杀檀道济自毁长城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也算得上是一个明君了,其在位期间实行开明之治,出现了元嘉之治的盛世。但猜忌将领,擅杀名将檀道济,可以说是他最糊涂的一件事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三次北伐失利,国力大损,被北方的北魏政权趁虚而入。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4)

相传檀道济被逮时,曾怒云:"乃坏汝万里长城!"一语成谶。

5、北齐高纬中反间计杀斛律光

说到北齐的名将,很多人会想到英俊潇洒的兰陵王高长恭。但其实北齐还是良将辈出的,其中斛律光、兰陵王高长恭和段韶并称为北齐三杰。以当时的形势看,北周实力还是略逊北齐的。

斛律光,出身将门,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北周名将韦孝宽屡与斛律光交战皆不能获胜,他知道高纬昏庸,又听说斛律光与祖廷等权臣有隙,便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儿歌,让人在齐都传唱。祖廷等乘机向高纬进谗言,又指使人诬告斛律光谋反。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5)

北齐皇帝高纬害怕斛律光谋反,就将其诱到宫中,将其杀害,并以谋反罪尽灭其族,还派人抄家,结果只得到一些宴射用的弓箭刀鞘,并无余财。

北齐皇帝高纬自毁栋梁,朝野为之痛惜。而周武帝得到斛律光被害消息极为高兴,下令大赦境内,于577年攻入邺城,灭北齐。

6、唐玄宗听边令诚建议杀高仙芝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公元747年,高仙芝率领大军征讨小勃律,连战连捷,小勃律王出城投降,大唐军威震八方,西域七十二国不战而降。公元749年,高仙芝又开始了第二次征讨-攻灭朅师,公元750年2月,高仙芝“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朅师,同时还俘虏其国王勃特没,一时间威望远播。

大唐王朝继续保持一贯的强盛,一路西进,但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也在一路东拓,大唐率先派高仙芝带领蕃、汉兵3万大军攻打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深入敌军七百余里,到怛罗斯城,最终与10万阿拉伯大军相遇。后因唐军后方出现背叛者,导致唐军发生混乱,人数上本身就处于劣势的唐军,不得不鸣金收兵。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6)

高仙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高仙芝领命平叛。安禄山带领的军队声势浩大,势如破竹一路攻破了洛阳等重镇。高仙芝和其他将领合兵一处,退守潼关,双方开始对峙。而监军边令诚与高仙芝素来不合,乘机参了高仙芝一本,说高仙芝已经勾结叛军,大唐岌岌可危。玄宗听信小人谗言下令斩杀了高仙芝。而这直接导致了潼关失守,长安沦陷,玄宗入蜀,杨贵妃缢死马嵬坡

7、明朝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瓦剌太师也先率军进犯大明,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在听到前方惨败后,则惊慌撤退,而王振为了在家乡面前显示威风,又令退兵时绕路经过其家乡蔚州,延误了撤军时间,导致明英宗朱祁镇被围土木堡。其结果就是被瓦剌俘虏,明朝也因此开始走向下坡路。

8、赤壁之战和鄱阳湖之战

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和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及其相似,都是因为听信了铁链锁船的馊主意,最终导致了三国分立和陈友谅兵败被杀的后果。

9、明将李成梁养虎为患

说起明朝中后期,不得不提起李成梁,对其功过实在是难以评定。但毫无疑问,他修筑宽甸六堡就是一个十足的馊主意,直接导致努尔哈赤在建州慢慢做大,最终统一辽东。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与李成梁养虎为患有关。

历史上十大馊主意(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7)

李成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