يصدأ اللسان من كثرة الكلام ،تصدأ العين من قلة الحلم

舌头因为说话太多而生锈,

眼睛因为梦想太少而生锈。

—— 阿多尼斯 《纪念朦胧与清晰的事物》

神秘的语言

说起阿拉伯,你会想到什么?是古老文化孕育的神秘埃及,还是令人向往的奢华城市迪拜?而阿拉伯的语言,则是被戏称为"三百年的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一直被贴上"复杂"的标签,但当你深入地了解、研究阿拉伯语后,会发现阿语的每一个字符、每一个长句、每一种表达都是阿拉伯民族悠久历史的结晶,是阿拉伯世界浩瀚文化的缩影。本期推送,带大家走进阿拉伯语的神秘世界,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

阿拉伯语(اللغة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其使用者占世界人口的6%。现主要通行于西亚和北非,为22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也是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的宗教语言。同时,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阿拉伯语分为标准语与方言,标准语的词法与语法都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为标准;方言多用于各国民间的日常口语,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8大方言,各种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其中以埃及方言影响最大。

北京语言大学阿语专业17级的李卓兰同学,为大家带来黎巴嫩著名文学家纪·哈·纪伯伦(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的《给我一支芦笛》(أعطني الناي وغن),让我们一起欣赏阿语的优美语调吧。

أَعطِني النّايَ وَغَنِّ وَانسَ ما قُلتُ وَقُلتا

إِنَّما النّطقُ هَباءٌ أَفِدني ما فَعَلتا

给我一支芦笛,请你唱起歌

忘却你我的话语

声音不过是过眼云烟

告诉我你做过的事情

هَل تخذتَ الغابَ مِثلي مَنزِلاً دُونَ القُصُور

فَتَتَبَّعتَ السّواقي وَتَسَلّقتَ الصُّخور

你是否曾和我一样

不羡宫殿,甘居密林

沿着潺潺溪流

登上高高石岭

هَل تَحَمّمتَ بِعِطرٍ وَتَنشّفتَ بِنُور

وَشَربتَ الفَجرَ خَمراً في كُؤوسٍ مِن أَثِير

你是否曾沐浴花露

借阳光揩干身体

以太空为杯

把清晨当美酒畅饮

هَل جَلَستَ العَصرَ مِثلي بَينَ جَفناتِ العِنَب

وَالعَناقيدُ تَدَلّت كَثرَيَّاتِ الذَّهَب

你是否曾和我一样

黄昏时分坐于葡萄藤荫

果实串串轻垂

恍若盏盏金灯

فَهيَ لِلصّادي عُيُونٌ وَلمن جاعَ الطّعام

وَهيَ شَهدٌ وَهيَ عطرٌ وَلمن شاءَ المدام

她是干渴者的清泉

她是饥馑者的干粮

对于贪杯人

她是蜂蜜,是芬香

هَل فَرَشتَ العُشبَ لَيلاً وَتَلَحّفتَ الفَضا

زاهِداً في ما سَيَأتي ناسياً ما قَد مَضى

你是否以芳草为席

以天空为衾

超脱将来事

忘却过往情

وَسُكوتُ اللَّيلِ بَحرٌ مَوجُهُ في مَسمَعك

وَبِصَدرِ اللَّيلِ قَلبٌ خافِقٌ في مَضجعك

夜的岑寂是大海

在你耳畔波涛翻涌

夜的胸膛有颗心

在你梦中怦怦跳动

أَعطِني النّايَ وَغَنِّ وَاِنسَ داءً وَدَواء

إِنَّما النّاسُ سُطُورٌ كُتِبَت لَكِن بِماء

给我一只芦笛,请你唱起歌

忘却病痛与药石

人生不过是行行诗句

盈盈清水将它书写

心得体会

欣赏完优美的阿拉伯语朗诵,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系的同学们对在北语的阿拉伯语学习中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

رشيد من السنة الأولى:

阿语系的系风非常和谐,同学之间的联络十分紧密,感情也都十分深厚。老师很用心的记住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名字,上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很亲切的与我们每一个同学进行互动。阿语系的老师们在阿语上的造诣很深,而且每一个老师都有不一样的可爱之处,没一个老师会摆出任何架子。他们的教学非常耐心,不会因为我总是犯低级错误或者偷懒而责怪我,在上课之余也爱和我们聊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因此在北语阿语系学是有一种在家的归属感。

本人是阿语的大一学生,初学阿语的时候大舌音是我们必过的一个坎。在练习大舌音的时候我们总是故意将大舌音穿插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导致总是引起其它路人的诧异眼神。总而言之,在北语学习阿语是个非常棒的体验。

إحسان من السنة الثانية:

在初学阿拉伯语时,老师会经常问لماذا تدرس العربية؟经过半个学期的العربية学习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有了一个标准答案:لأنها لغة مفيدة جميلة.诚然,阿拉伯语是一种有益且美丽的语言。也许,我们经常听到"三百年的阿拉伯语",觉得它是一种极其难学的语言,但是كل شيء في أوله صعب.,学习阿拉伯语之后,你会觉得可以不停地读它三百年,你会沉迷于它独特的音韵美,会沉浸在它美丽的字母中。而且,阿语系的老师们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又不失风趣幽默。

正所谓"一见阿语误终生",如果你来到阿语系,一定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幸运,自此,爱上阿拉伯语,爱上民族文化交流,爱上阿语系的"神仙老师"们!

أسماء من السنة الثالثة:

专业环境:

在北语学习阿拉伯语是件幸福的事情,除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和小联合国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专业水平一流而且最可爱温柔善良的老师们!除此之外,我认为阿语对每一个学习者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带我们走进新世界,揭开阿拉伯国家的神秘面纱。不仅是语言本身的美,学习阿语的过程也教会我们很多,因为相比于天赋,阿语学习更需要的是自身的勤奋和努力。

学习体验:

初学阿语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有多一笔、少一点就成了不同字母的神奇,有反复练习喉音时的润喉糖,有第一次发出大舌音的激动还有三个月才学完了28个字母的感慨。在字母学习之后就是听、说、读、写的全方面学习,有了前三个月的基础,再加上高中积累的外语学习方法技巧,我们就会发现阿语比初学时想象中的要简单。

个人感悟:

对于当时选择阿语专业,我从未后悔,且深感幸运。记得大一上课时景奶奶曾说:"学习阿语就像上了贼船,上去就下不来了。"从我们选择阿语的那一刻起,阿语人的身份就与我们密不可分,同时我们也为自己是阿语人而感到骄傲。不管走到哪里,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阿语专业时,我的回答都是:"遇见阿语是巧合,但却是幸运的巧合。"

طالب من السنة الرابعة:

学习阿拉伯语的确是一个略有困难但充满趣味的过程。阿拉伯语同其他语言一样,最初的学习是略显枯燥的发音,单词,语法,可只要你坚持下去,总能在学习中收获成长与快乐。它可能是你第一次成功和阿拉伯同学用口语交流,可能是你第一次在阿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是在阿拉伯世界留学时生活得如鱼得水,也可能是在完成学业后依靠自身所学深造或是就业,更不用提在北语还有与你一同奋斗的同学,认真负责的老师,以及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选择学习阿拉伯语,但阿拉伯语只是打开阿拉伯世界的一把钥匙,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因为兴趣而选择了阿拉伯语,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上这门语言和它背后的世界。

学习干货分享

另外,ta们还为还为热爱阿语的你们准备了一些学习干货: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1)

阿语学子Volg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2)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阿拉伯语专业介绍

一、学院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成立于2014年10月,是国内首个以区域命名的学院,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互为依托,并行发展。学院致力于发展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打造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创建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旨在实现为社会培养一流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

2019年以阿拉伯研究中心为主体,成功申报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国别区域学,北京市财政五年内将拨付4000万元学科发展经费,是北语外语学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实验田。

2019年,中东学院阿语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校级高峰团队,并成功申报国内首个阿语国家级社科重大课题:"阿拉伯史学经典《历史大全》的汉译与研究",中东学院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质的飞跃。

二、专业概况

阿语是22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联合国6大工作语言之一,其语言影响力在世界6000种语言之中位列前五,是"一带一路"沿线最有影响力的语言。

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始建于196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开设的阿语专业点之一,成立56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为国内外交、外贸、文化、军事、科研、教育、传媒、企业等领域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的专业人才,近年来一直保持着100%的高就业率。

北语阿语专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设立硕士点,2012年设立博士点,201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已建成完整的本、硕、博培养体系。目前在岗教师20人,在读本科生185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人,是国内最大的阿语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8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专业,目前是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与埃及开罗大学,沙特萨乌德国王大学、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第二大学,科威特大学,约旦大学、黎巴嫩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等35所海外高校建有校际合作关系,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尼罗河电视台孔子课堂、沙特萨乌德国王大学孔子学院的专业支持单位。

近年来,北语阿语专业在由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向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取得喜人的成绩,在国内外语类高校中占据领先地位,作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国别区域学的重要支撑,2019年北语阿语专业设立了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为探索培养新型外语复合型拔尖人才开辟了新的路径。

阿语系是同学们实现梦想的地方,这里已经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式培养,对外交流也非常活跃,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去国外留学,这些年,就业率、留京率、签三方协议的比率在校内,乃至全国都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每年招收两个本科班、30余名硕士生,目前在读硕士生100名,是国内最大的阿语研究生培养单位。

三、教授风采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3)

罗林,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外国语学部副主任,中东学院院长,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负责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国别区域学学科负责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阿拉伯史学经典《历史大全》的汉译与研究"首席专家,《阿拉伯发展报告》黄皮书主编,《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集刊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国别和区域研究、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言学、阿拉伯文学。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并留学于科威特大学文学院。著有"闪米特七星神崇拜的衍生--七曜记日与数字七的图腾化""'一带一路'视域下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大国学科体系构建"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阿拉伯语语用学专题研究》一部;主编《阿拉伯语口语教程》等教材十余册;翻译出版《新实用汉语课本》、《弟子规》等教材、读本500余万字;主持教育部国际司重大委托课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系列智库报告"等10余项课题。2006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的称号;201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4)

涂龙德,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阿拉伯发展报告》副主编,《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集刊副主编,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并留学于科威特大学文学院,原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译审、播音员,曾参与国庆60周年阿语直播。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2011),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东问题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东地区的报道和研究工作,采访过"沙漠之狐"军事行动、伊拉克核查危机、伊拉克战争、阿拉法特葬礼等重大国际事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一等奖。

2010年,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著《伊斯兰激进组织》。2012年以来,致力于研究中东问题及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策略。2018年5月,正式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东学院阿拉伯语系工作,教授本、硕、博学生,讲授新闻阿语、中东文化和语音等课程。

四、校友风采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5)

马强,北京语言大学阿语系1982届毕业生,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苏丹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2013-2016),也是北语中国籍校友中的首位大使。1982年毕业后到外交部亚非司工作,在担任大使前,曾先后在阿曼、苏丹、科威特、利比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工作,历任随员、三秘、二秘、一秘、参赞等职,2011年至2013年,曾担任宁夏博览局副局长。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6)

石岳文,北京语言大学阿语专业2013届硕士毕业生,现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衘文化参赞兼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副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至今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工作,先后常驻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摩洛哥、科威特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著有《战云笼罩巴格达》、《科威特》等书。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7)

张向华,北京语言大学阿语系1996届毕业生,现任中国驻苏丹大使馆首席馆员、政务参赞。毕业后在外交部亚非司、新闻司工作,先后常驻约旦、叙利亚、苏丹等国,曾参与2011年中国公民从利比亚撤离行动,2019年筹建中阿新闻交流中心工作,其在原国家旅游局挂职期间,全程参与发起筹备成立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8)

朱廷婷,北京语言大学阿语专业2003届本科毕业生,2009届硕士毕业生,现任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毕业后到四川外国语大学任教,2012-2017于埃及尼罗河电视台孔子课堂担任汉语教学节目主持人,2017转任苏伊士运河大学,同时师从著名文学批评家阿卜杜拉吉姆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在她的带领下,该校孔子学院2019 年荣获国家汉办优秀孔子学院称号。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9)

周晓娜,北京语言大学阿语专业2007届毕业生,现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沙特分公司高级经理,毕业后一直在华为公司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工作,2008年至2013年任职华为埃及分公司,负责埃及政府、相关部委等政府事务拓展工作,2013年至2019年在华为北京办公室工作,负责中央部委、驻华使领馆等政府事务,任高级区域代表,2019年至今任现职。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10)

万泽群,北京语言大学阿语系2009届毕业生,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2013年至2017年驻埃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东总站工作期间,策划、参与了多部中国影视剧、动画片阿拉伯语配音版的译制、推广工作,对推动中国阿语广播节目在埃及首次实现调频落地播出作出突出贡献,他制作的传播产品、采写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国际、国家级奖项。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11)

冯韵娴,2009届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毕业生。《生死96小时》作者,原中央电视台驻中东记者。2011年主动请缨成为中国派驻利比亚的战地记者,当利比亚首都黎波里被攻下时,她和其他三十多名记者被卡扎菲政府军围困在酒店五天四夜,她也因此成为卡扎菲政权最后时刻的见证者。目前为全球知名短视频软件TikTok的中东地区负责人。

五、专业风采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12)

第五届"CRI杯"全国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

北京语言大学的语言专业(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介绍)(13)

"郑和与丝路文化" 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征文比赛

最后,一句经典名言送给大家:رحلة ألف ميل تبدأ بخطو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语言大学期待与大家在金秋之时相聚校园,一起探索阿拉伯语的神秘世界。

欢迎关注"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北语的最新资讯!

素材来源:爱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