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和猫(你就是巴甫洛夫和狗的合体)(1)

和很多朋友多深或浅地聊过“爱好”这个问题,但都不会聊

巴甫洛夫和猫(你就是巴甫洛夫和狗的合体)(2)

得太深,因为有些话说不出口。

也就在网上,能肆无忌惮地发表意见而不会被认为是针对,即使我算是实名发布这些言论。

倒不是这些话有多不堪入耳,而是这样的话题总是无法避免评价别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会无意间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作为标准。

理论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高级或者低级的,没有什么爱好是高级或者低级的,我也非常忌讳去谈论别人活得怎样。

在我看来,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为自己负责。

但我还是有一些话不吐不快:爱好和爱好确实大有不同,有的爱好,可以爽好多次,可以爽好久。

只是有一点点门槛罢了。

不希望大家会有冒犯的感觉,心平气和看看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所谓的“低级和高级”

尽管我刚说过“理论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高级或者低级的,没有什么爱好是高级或者低级的”,但现实生活中大家的评判标准不是如此理想的。

喜欢历史的,就是比喜欢小说的硬气,喜欢电影的,就是比喜欢电视剧的傲气,喜欢古典的,就是比喜欢流行的昂首挺胸……

玩王者荣耀就应该被玩骑砍的鄙视不懂游戏的乐趣吗?

我玩我的王者荣耀,你玩你的骑砍,我们都分泌一样的多巴胺,你的多巴胺就量更大质更优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爽点,我玩骑砍就是爽不起来,你能爽起来有什么好牛的?就像我就不爱吃辣,你爱吃你自己吃去,但不要觉得我没你懂美食。

(以上只是举个栗子,我不玩王者荣耀也不玩骑砍,爱吃辣但很菜)

仅仅以门槛衡量爱好的高级与低级,是很幼稚的。越过门槛拥有的爱好,不一定会比简简单单的爱好更爽,有时候,可能仅仅是越过门槛本身带来的附加的爽吧。

所谓高级的爱好,其爽的主要来源,可能并不是爱好本身,而是高级本身带来的优越感。

话说回来,鄙视本身就是一种爱好,我只是希望鄙视者清醒、被鄙视者自信。

有很多人爱看网络小说而耻于说出口,我非常理解,因为我就是一个曾经极度沉迷网络小说的人,现在也觉得很好看,只是有了新欢。

我一想到自己还有那么多小说没看,就觉得自己可千万不能死啊!

只要认清楚,这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最多浪费点时间(这反而是很多人的目的),只要不把小说带入生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只是寻求多巴胺就行——事实上我一直觉得,任何小说也只是小说而已,不具备任何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要从小说中寻求更多呢?

纵然我看得如此透彻,我也仅仅能做到坦然地谈论喜欢网络小说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喜欢的并不是太烂俗的小说),做不到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下看网络小说。

果然鄙视才是爱好呀!

我们无法完全屏蔽外界的目光和评价标准,但能多自信一点就是好事。

爽很多次、爽很久的爱好

为“低级”的爱好辩护了这么久,但不得不说,低级是有低级的道理的,只是大多数高级的爱好,并没有高级的道理。

多数爱好,也都是多巴胺供应方,没啥高低之分,供应多少很多时候都看个人体质。

可有些爱好,可以多次供应多巴胺,其核心原理是,这些爱好,可以在供应多巴胺的时候,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而其他低级的爱好,是在消耗选择、抹杀可能性。

爱好网络小说,只要不混淆虚拟和现实,大不过是浪费时间,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不看小说也要刷抖音打游戏。

但比如说“爱好黄赌毒”,需要浪费极大的金钱,极大的精力,极大的社会关系,以及极大的道德和法律压力,这种成本通常会造成一个人输光所有,甚至危害别人,成为社会极不稳定的因素,应该被任何人摒弃。

而有些爱好,不光不消耗,反而会增加选择和可能性。

比如“爱好考试”,尽管少,但还是有些人是这样的,就是很喜欢考试,尽管可能会背负“书呆子”、“死记硬背”的臭名,但还是喜欢。除了喜欢本身带来的爽,考试也是某种程度的竞争,会有比别人强的爽,还能带来更好的学历,工作以后还能考证,为履历加分,又爽一次……

比如“爱好投资”,如果方法得当,方向正确,除了喜欢本身带来的爽,还有财富增加的爽,这本身就是的爽,看账户里长长的一串数字不爽吗?还会有来自攀比心的爽,而花钱的过程又爽了一次,买到心爱的东西,拥有本身就很爽,用心爱的东西是满足了其他爱好,又爽一次……

比如“爱好某项工作”,在正常公司,工作本身就可以带来愉悦感,再加上爱好导致的勤奋和负责,会在待遇和晋升空间上得到双重的优势,是双重的爽,然后就更加喜欢工作,继续在待遇和晋升空间上得到双重的爽,得到的物质回报爽一次,花出去爽一次,得到的东西是满足了其他爱好,又爽一次……

还有诸如读书、健身、写作、学一项技能……它可能没有上述爱好一样看起来有那么夸张的“多次爽”的性质,回馈并不突出,但是你可以对比刷抖音打游戏看综艺,现实回馈简直不要太高。

这些爱好,都能极大程度上扩展你的选择面,如果拥有这些爱好,就等于拥有了一个无限正循环。

别人需要靠强大的自制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工作、考试、投资),你可以靠爱好来驱动,效率高质量好,本身还能获得愉悦感,大概就是把起跑线放在重点的概念吧。

那问题来了,如何拥有这些爱好呢?

习惯、付出、延时、不确定

如果你清晰地知道,一个爱好,比另一个爱好,在各种层面各种意义上都好,唯一能拦住你的是什么呢?

习惯、预付出、延时、不确定。

有个按钮,一按就爽,我们就会乐此不疲地按,哪怕后面边际效用递减严重,已经感受不到爽了,但还是处于习惯,继续把时间耗在上面。

这就是明明很多人看电视剧并不快乐,但就是要强迫症一样停不下来,自己也清楚一直看并没有爽到,但就是停不下来,可能是因为习惯,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按钮,哪怕是同样性质的按钮也没找到。

习惯,会把你绑死在一件事上,人生部分取决于,这件事究竟是什么。

预付出是一个更难的点,有个拨杆,很沉很重很费力,他看到别人推动了,收获大把的爽,但他没自信能推动,用了点力气,就果断放弃了——这真不好说是明智还是不明智,但这无疑阻碍了更多的可能性,养成了习惯后,看到重点的杆子都不敢推了,只好拨着自己那个毫不费力的钮,羡慕地看着一切。

延时是一个更更难的点,这个拨杆,很沉很重很费力,他看到别人推动了,但没爽到(虽然别人有信心后续爽到),他拨着自己那个毫不费力的钮,甚至想嘲笑别人白费那力气,然后庆幸自己没去碰——比如投资理财这种事,稍微了解下都应该清楚指数是长期向上的,但很多人还是要把长期不用的钱放存款甚至活期甚至浪费掉……

不确定是最难的点,这个拨杆,很沉很重很费力,他看到别人推动了,但没爽到(虽然别人有信心后续爽到),但多年以后,别人确实也没爽到,他拨着自己那个毫不费力的钮,嘲笑别人白费那力气,还要到处炫耀自己的先见之明——像写作读书这种事,谁知道又没有回报,嘴上说一定有回报的,也都是给自己打气罢了,就算真有回报,那也是多少年之后的事了,未来的哪有现在的好。

管理自己的爱好

这话听起来好像丧失了独立人格,我连爱好都要管理,我还是个人吗?

但反过来想,完全受生理结构支配的人,算得上独立的人吗?

没什么是不能被培养的,没什么是不能被锻炼的,人不过是反射动物罢了。

宏观上,调整想法,多想想更美好的未来,多给自己打鸡血灌鸡汤,甚至可以用卑鄙的鄙视链,让自己从鄙视中获取爽,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暂时的付出。

比如你想坚持价值投资,你就去鄙视别人搞投机交易的,这在爱好的初始阶段非常重要,我们想做一些好的事情不光是事情本身是好的,也有想站在鄙视链上游的想法。

微观上,学会奖励自己。据说甜甜的口红都能拴住男人的心,那我为什么不自己买一支甜甜的口红天天舔呢?

比如,这篇写完,我就奖励自己一顿炸鸡,奖励自己这几天连轴转的工作,和越写越长的更新,同时也有力气吃完饭看格力的财报不是吗?

人格分裂点,你就是巴甫洛夫和狗的合体。

巴甫洛夫象征理性,狗象征动物性。

用理性驯化动物性,就是我们值得一生努力的事。

完!

这是揉揉人人的第215次出现,是他又一小部分平凡而无聊的人生。

感谢阅读,感谢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