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性头痛怎么治(什么是低颅压性头痛)(1)

低颅压性头痛,是指脑脊液压力减低引起的头痛,通常脑脊液压力低于70cmH2O时即可出现头痛,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继发性多见于腰椎穿刺、头部外伤、脑室分流术后,也可因脱水、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严重全身感染、脑膜炎等使脑脊液产生减少引起。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原发性以女性多见。

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表现:头痛以枕、额部多见,感头部钝痛或搏动性疼痛,有缓慢加重趋势。头痛与体位变化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头痛加剧,平卧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头痛变化多在体位变化后15分钟内出现。可伴有恶心、呕吐、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体格检查原发性头痛一般无阳性体征,继发性头痛可有原发病体征。

辅助检查:脑电图、CT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要穿脑脊液压力低于70cmH2O可确诊。

低颅压性头痛怎么治(什么是低颅压性头痛)(2)


低颅压性头痛的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可穿紧身裤和束腰带。

2、病因治疗:根据引起头痛的原因,积极进行原发疾病治疗,去除病因。原发性者可适当给予调节神经药物,如谷维素、维生素B1等药物。

3、 对症治疗:可适当补充输液,一般可给2000-3000ml/d,静脉滴注;酌情选用阿司匹林、去痛片、对乙酰氨基酚等口服液。

因发热、腹泻导致脱水较多,鼓励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少食用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下床活动,因为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精神紧张,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低颅压性头痛怎么治(什么是低颅压性头痛)(3)


低颅压性头痛的预防:

本疾病可见于各年龄,原发性以体弱的女性多见,继发性的两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因低颅压性头痛大多数是由于腰穿、腰麻或颅脑外伤后,造成脑脊液过多渗漏而引起。所以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防止脑脊液渗漏。


(神经与精神科 汤晶晶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