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1)

作者:沈不言(娱有理主笔)

长达70多集的《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到一半时,我发现,说好的“大女主商战剧”已然成了“一个女首富和几个男人的史诗”,终于忍无可忍地弃剧了!

平心而论,《那年花开》在开篇前20几集还都不错,剧集虽长,但情节紧凑,而且还屡有悬念:何润东什么时候领盒饭?吴聘到底是谁弄死的?周莹的孩子保住了吗?吴家三婶什么时候暴露?杜明礼是太监吗?……而且,导演选角非常成功:何润东摆脱了台湾偶像剧男演员的酸臭气、陈晓演一个纨绔公子还挺可爱、俞灏明演一个阴森森的公公居然也不违和……主要演员都演的挺好,绿叶老戏骨们也都没掉链子。总的来说,追剧追得还挺欢快。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2)

这个寡妇也太厉害了吧!就算是韩国偶像剧,最多也就给傻白甜女主角安排个男一、男二,有时候男二爱的还是美艳狠毒的女二。怎么号称“大女主商战剧”的良心巨制,玩的也是“爱你没商量”这一套?就这样,编剧还敢说这不玛丽苏?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3)

出于主角光环,周莹的确比同时代的女性要显得灵动活泼,可是,不管是温柔敦厚的富家公子、狂放不羁的富二代、傻了吧唧的富商、一心想干大事的清官,统统只好周莹这一口?只要和周莹呆上几天,就纷纷都爱上她了?

最主要的是,因为要处理这一堆男人,周莹她还有时间管吴家东院的生意吗?到现在为止,周莹除耍一点小聪明,并没有做出让观众刮目相看的商业行为。她收棉花赚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寥寥几笔,她每天处理商业往来也是通过账房先生寥寥数语,被挤压在一堆风花雪月中,完全无法令人信服。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4)

如果说,像剧中周莹这种出身卑微的人,必须通过嫁给吴聘才能进入更广阔的人生大道,但她之后的成长,几乎也都是借助爱慕她的男人实现的:图尔丹因为爱慕她,把生意都给了她;沈星移因为爱慕她,屡次在她危难之际英雄救美;赵白石身为父母官,在周莹今后的腾飞之路上必然也扮演着助力的角色……

其实,电视剧在开播之初,就有媒体问过孙俪关于“玛丽苏”的问题。孙俪的理解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人注定会有很多人喜欢她,不光是男性、甚至是女性碰到一个非常棒的女性,也都会欣赏和喜欢她。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5)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6)

孙俪的理解没错,但问题是,剧中那些男人,明显不止步于欣赏她,而是愿意为她卖命、为她花20万两黄金、为她魂牵梦绕,都想娶她啊!如果只是出于人格上的欣赏和喜欢,就不能好好做生意、好好同谋大业?怎么最后都变成了男女之爱呢?

已经有网友建议《那年花开》应该改名为:《那些年,被我迷过的男人们》、《莹后宫传》、《周商战女强人之美人心计》、《寡妇的诱惑》……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7)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8)

孙俪扮演的真实原型是历史上的山西女首富、安吴寡妇周莹,关于她的经商传奇,有不少传说,譬如她的知人善用驾驭有方、她的“阳俸阴俸”政策、她培养了不少心腹干将、她打开了土地改革的先河……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了她的知人善用驾驭有方,这些原本都可以丰富展开的情节,在电视剧中,都让位于她和几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9)

有人认为,之所以给周莹派一堆忠犬护法,是因为女人就喜欢这种剧情。对,女人有时候是喜欢看甜甜甜的浪漫爱情,但并不是只爱看这种。如果我们想看唯美爱情,直接看偶像剧就行了,干嘛要浪费这么好的人物原型和一堆老戏骨呢?

而且,如果评价一个女人是否优秀的标准,是看她到底迷倒了多少男人;而她成功的关键因素,都是因为那些喜欢她的男人;那这样的大女主周莹,比起《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高级在哪里?无非也是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不过是更多男人、更多成功。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10)

那年花开月正圆最好看的一集(那年花开月正烂)(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