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笺微谕相容意

老鱼吹浪

一夜鱼龙舞

缄素双鱼远

浮江涨绿鱼文起

桃花流水鳜鱼肥

君失臣兮龙为鱼

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①前白鹭②飞,桃花流水鳜③鱼肥。青箬笠④,绿蓑衣⑤,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湖州西南。

②白鹭:水鸟,喜好群居。毛色雪白,长喙,长颈,长腿。春夏季常常在湖沼、水田中活动,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

③鳜鱼:俗称“桂鱼”。大口,细鳞,色青黄,有黑色斑纹,肉质鲜嫩,江南名产之一。

④箬笠:竹编成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雨披。

【赏析】

“渔父”本意为钓鱼的老翁,但在中国文学史中,“渔父”这一意象往往关乎仕与隐,暗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前后,张志和在湖州(今属浙江)刺史颜真卿处作客,宴饮间作并歌《渔父》。

白鹭、肥鱼、桃花、流水、斜风、细雨,悠然山水之间的渔父共同构成了词中的基本元素。“西塞山前白鹭飞”,此句当为远景,其后镜头渐渐拉近。“桃花流水鳜鱼肥”,便为近景,“桃花流水”使人想起陶渊明塑造的“世外桃源”之境。开头二句,“飞”字为动态之景;“肥”鱼加上渔父的形象,也变动生动起来,想必定是鳜鱼一跃上钩,方知其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长短相谐的句子错落在一起,音节优美、节奏感极强。“青箬笠,绿蓑衣”当为渔父自织,斜风细雨岿然不动,心性安然可见一斑。

太常引桃花流水鳜鱼肥全诗解析(飞花令鱼桃花流水鳜鱼肥)(1)

全词二十七个字,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其中有点有线亦有面,有动有静,亦有清新明丽的色彩。“白鹭”之白、“箬笠”之青,“蓑衣”之绿浮于字面上,另暗含的颜色还有西塞山之翠、流水之清、“桃花”之粉红。作者实乃调和颜色之大家,在他的笔下,色彩浓淡相宜,且同为绿色系亦有所不同。如箬笠为竹所编、蓑衣乃草所制,两者之“绿”自然不同,春季的西塞山之“绿”当为林木茂盛之颜色。最后一句“斜风细雨”又使得它们共同在雨露的润泽下显现出湿漉的绿。

风雨之中,乐而不归,张志和的“渔父”是一位“出世”的道家高人,因而本词声情舒缓平和,娓娓道来,恰如行云流水,表现了作者的超尘绝俗,与世无争的情怀。

黄氏在《蓼园词评》中评此篇:“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相当中肯。可以说渔父是一位浪迹江湖、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词中饱含着作者悠远旷达、宁静淡泊的人生旨趣,读来轻盈流畅,也使后世众多厌倦官场、意欲归隐的文人获得了心灵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