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

建校64年来

第一次登上期刊封面

模友们,又一所985院校出息了!

伦敦时间6月4号,《Nature》刊发了电子科技大学邓旭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被选为当期封面。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

《设计坚固的超疏水表面》

《Nature》作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期刊之一,毙稿率高达90%。

对于从事科研的人来说,《Nature》的地位不言而喻,超模君也就不多说了。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3)

让超模君感兴趣的是,虽然电子科技大学建校64年了,但是已经很多年没在顶级科学期刊上取得过特别大的进展,这还是它第一次以学校的名义登上《Nature》封面。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4)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研究成果,终于让这所985工科院校独占顶级科学期刊的C位呢?

不得了的成果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和超疏水材料有关。

跨学科也阻挡不住好奇心的模友们,超模君最懂你们,我们先来做个短暂的“超疏水”知识补充。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5)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水落到荷叶上会变成“球”自己圆润的滚走?而荷叶似乎永远都不会脏?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6)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德国植物学分类的科学家——威廉·巴特洛特也产生了好奇心。

一通试验后发现:那些看起来表面光滑的叶子需要被清洗,而看起来粗糙的叶子往往很干净。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7)

后来有人把荷叶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这一看才知道,荷叶它不只摸起来糙,它还很杂。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8)

μm即微米,长度单位,100μm=0.1mm,1nm=0.001μm

原来在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些微米级的凸起,而这些微米级的凸起上面,又形成了一种纳米级的凸起

有点像缩小很多倍的珊瑚: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9)

事实上,能让水滴自动滚落的不只有植物,动物中也有。比如有复眼的苍蝇: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0)

复眼:是相对于单眼而言的,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它由多数小眼组成。每个小眼都有角膜、晶椎、色素细胞、视网膜细胞、视杆等结构,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

当我们把苍蝇的复眼放到电子显微镜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苍蝇的眼睛上竟然也有很多凸起。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1)

荷叶和苍蝇又不是亲戚,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都有“凸起”,所以水滴才会自觉滚开?

通过试验后发现,水珠之所以可以自己滚开,不仅是因为凸起之间的缝隙小,还因为这些缝隙被空气给填的严严实实,形成了一个类似气垫的东西,把水滴给隔开了。

而荷叶的表面和苍蝇的眼睛之所以能够一直干净,是因为这些被隔开的水珠在滚动的同时,它们会把表面的尘土和细菌一块带走。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2)

于是,科学家就给这个“凸起”结构起了个学名叫做“超疏水”,把它带走灰尘的作用叫做“自清洁”

这个发现可不得了,要是能把这个“凸起”结构应用到其他东西上,岂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一直很干净?

太脆弱是个大问题

还真有人这样做!在邓旭团队获得最新成果以前,超疏水材料约等于“涂层”材料。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3)

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物体表面涂一层“油漆”,这层“油漆”就是上面提到的“凸起”。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4)

如果在我们的衣服上涂上这种涂层,就算是污水迎面泼过来,衣服也几乎不会脏。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5)

但是“涂层”并不是万能的,它很脆弱。用了一段时间后,磕磕碰碰、风吹日晒,很容易老化,说白了就是不耐用。

对超疏水材料领域来说,这个问题就像是一座喜马拉雅山一样难以翻越。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6)

所以,谁要是能解决超疏水材料不耐用的问题,谁就是这个领域的老大。邓旭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荣登《Nature》封面,就是因为它在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穿上一层铠甲

荷叶上的水珠之所以容易滚落,是因为荷叶具有”凸起“结构,这让它有了疏水性,而疏水性的强弱和接触角有关系。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7)

θ是固-液表面与气-液表面之间的夹角,即接触角,θ越大,疏水性越强。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为了增强材料表面的疏水性,总是想着增大θ,也就是“凸起”要变得明显起来。可它越“凸”,那“凸”出来的部分就越容易受损。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8)

又要它“凸”,又要它尽量不受损,这可难为坏了科研人员。

邓旭团队想出来了个妙招,为这些“凸起”穿上一层“铠甲”。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19)

灰色颗粒表示脆弱的纳米疏水材料

用“小方格”把“凸起”保护起来,这样外界的摩擦就不能轻易地伤害它们。

可是在具体实现上,“铠甲”不是真的小方格,而是“倒金字塔”。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0)

每个倒金字塔凹槽的宽度为50um左右

这些“倒金字塔”内部现在都是空的,而且它们非常密集。在这层”铠甲“上,空的面积是大于不空的(也就是衬底)。然后把空的地方填上具有疏水作用的纳米材料(凸起),所以这层“铠甲”仍旧是以“疏水”为主。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1)

黄色的颗粒是纳米材料,红色的尖尖是保护框架的顶端。

只有当高出纳米材料的红色尖尖被磨损后,才能伤害到稍低的纳米材料,疏水性才会降低。超模君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没错!疏水性还是会降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在现实中彻底解决。可关键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为“凸起”打造一个“铠甲”,增加了耐磨性也是一种进步。

除了耐磨损和自清洁外,它还具有高透光的特性: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2)

超模君已经开始期待它用到眼镜上,这样就能解决护目镜起水雾的问题了。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3)

当然,这项研究成果的作用肯定不只除去眼镜水雾这么简单。

如果它真的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高空擦玻璃这么危险的事情就可以不用再做了。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4)

万一我们的电子产品脏了,还可以拿到水龙头下冲洗干净: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5)

一年四季漂在海上的战舰再也不用怕被海水腐蚀了,说不定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不怕风雨侵蚀: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6)

但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上面这些表面的作用,而是它的出现将会给工业带来的影响,又会给交叉学科带来的科研进步。

写在最后

这次电子科技大学一举登上《Nature》封面,邓旭教授带领的「胶体与界面中心」课题组功不可没。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7)

邓旭 (第一排左三)

邓旭早年先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去年11月,邓旭教授曾获中国化学会颁发的「菁青化学新锐奖」。

可是超模君注意到,本次论文的第一作者不是邓旭教授,而是王德辉博士。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8)

本科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随后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材料科学的硕士学位。2016年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邓旭课题组攻读博士。在邓旭教授的指导下,王德辉已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Soft Mater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比起那些被人争相称赞的天才少年、科研大佬,一路在国内稳扎稳打的王德辉博士似乎少了许多传奇色彩。

但他却能代表绝大多数“没日没夜”猫在实验室的科研人。

超模君身边就有朋友学习材料学,也知道一些人由于种种现实问题选择了转行。“材料人”被劝退,自嘲“材料废”,“没钱途”,“灌水专业”……能在这条路上坚持下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中山大学nature(985大学首次登上Nature封面)(29)

初入这个行业,年轻人很容易感到彷徨和迷茫。耳边的各种“劝说”也会混淆你的判断,有些人或许彷徨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

但你也要明白,即使材料不适合你,转行也未必适合你。重要的是,当你勇敢的做出了选择之后,只要努力坚持走下去了,就是最棒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