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哪些是病理性的原因所导致的月经的提前或推迟呢?

  比如说黄体功能异常,黄体是在卵泡排出卵子之后形成的一个可以分泌孕酮的一个组织,为什么叫黄体呢?是因为它的切开面就是黄色的。它的作用就是维持你的黄体期能有十几天,帮助受精卵留出足够的时间去着床发育,一般黄体期就是 14 天,到 14 天尾声的时候,这个黄体基本就萎缩掉了,那么但是有的时候这个黄体提前萎缩或者是推迟萎缩,就会导致分泌的孕酮的量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月经周期。听上去很复杂,但事实上你只需要明白黄体它是决定月经提前来还是推迟来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果黄体功能异常,月经就会开始来回波动。

最近几个月来月经常见的原因(认识月经四)(1)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卵巢功能出现异常,比如说卵巢上长了囊肿,卵巢上长了其他的东西,影响到了正常的卵巢功能。我们还记得月经的定义是卵巢周期性的排卵,从而产生的内膜剥脱和出血,这个基本的概念。那么如果卵巢功能受到影响,影响到了卵巢的正常排卵,进而就会影响到周期性的内膜的剥脱和出血,这就是卵巢功能的影响,当然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就是怀孕也是,你怀上孕之后卵巢就不排卵了,这时候也就不来月经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很多人会担心说我这个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不是就给我判了死刑,我永远不能生育了,其实也不是。但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它的确表现为不来月经,或者是月经稀发,这种情况就需要去治疗,因为跟雄激素偏高,胰岛素抵抗相关。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月经量的改变。我们之前提到 5 到 80 毫升是正常的量,但是如果说超出这个范围了,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有其他的原因。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月经增多的情况,月经增多主要是由一些疾病所引起的,比如说黏内膜下肌瘤,这种我们专门有一节课讲子宫肌瘤当中会涉及到,黏膜下肌瘤就相当于长在宫腔里的肌瘤,就会影响到子宫内膜,导致内膜更多地剥脱,会导致血管变大变粗,出血量就会更多一些。还有内膜当中的息肉,还有子宫的腺肌症,包括宫腔的炎症,血液系统疾病,都有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增多。血液系统疾病,实际上就涉及到凝血功能不好,比如说血小板减少之类的,导致血凝不住,它就一直哗哗流,当然也就使得月经量增多,容易导致贫血,或者是失血性休克这样的情况。还有一些情况比如说避孕环,会刺激到子宫内膜,让它有一个长期缓慢的出血,其实也会导致月经量增多。

  说完月经增多,我们再来谈谈月经减少或者月经过少。出血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可能是卵巢功能减退,分泌的雌激素少,内膜增厚的就薄。比如说从 0.1 长到 0.3,这个厚度即使剥脱出血,也出不了多少。还有宫腔粘连,导致月经的流出道不通,被堵住,而且你肚子还挺疼痛。还有比如血流得比较慢,刚好你在月经期间没怎么活动,躺在床上,血基本上在宫腔里形成血块,刚好堵在宫腔里,因为宫腔是一个倒三角的形态,血块要堵在这个口上,它流不下来,月经量也少,你肚子还挺疼。等那个血块哗流下来之后,整个月经量才能出来。所以有时候月经过少,也有可能是确实堵在里边没流出来,你可以再等等,多活动活动。基本上就是这些,月经量减少不用特别担心,因为真正发生卵巢功能减退这种情况还要依靠其他的激素水平的检测,来共同佐证和诊断,并不是只能通过月经减少这单独的一项证据就能证明你的卵巢功能减退了,所以这方面也不用太过分地担心。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月经的异常出血。异常出血其实就是非月经期间的出血。首先要讲的是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的时候,因为卵子排出过程当中,会有激素水平的波动,我们称之为断崖式的波动,就是突然雌激素降低得特别多,然后内膜没有了养分的滋养,瞬间就开始剥脱,少量出血,就出现了排卵期出血。偶尔一点点出血,我们并不用太担心,如果说连续三个月都有出血,或者连续三个月经周期都有出血,并且出血量达到月经量那么多,我们才需要去医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