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房子或者院子的拐角处,经常会看到一块“泰山石敢当”的小石碑镶嵌在墙里,你知道这“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

当然,严格来说,有些石碑刻着的是“石敢当”三个字,有些呢,刻着字的不是石碑,有的是一块砖块,有的是一块浮雕,还有的是一个小塔,甚至,有些地方是一座石像。但不管外在的形式是什么样,它们的作用都是一致的,这点想必大家也不会有意见。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1)

那泰山石敢当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泰山石敢当所对的方向,大部分都是一条街道或者一条小巷,因为有“冲”的原因,所以要设泰山石敢当来压不祥。后来,随着人们对泰山石敢当的认可和崇拜,慢慢地石敢当的功效也越来越多,驱风、防水、辟邪、止煞、消灾等就都有了。

其实,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灵石的崇拜所沿袭下来的风俗。而泰山位于日出之地的东方,自古以来就是镇护天下的象征,因此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稳如泰山、泰山压顶”等词语也很常见,都体现出了泰山的重要性。泰山上的泰山石,因此也就有了同样的作用,可能泰山和石敢当的联系,就来源于此。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2)

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是当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猖狂至极,曾大呼:“天下有谁敢当?”女蜗娘娘投下了一块炼石,喝道:“泰山石敢当!”蚩尤想要砸毁这块石头,但这块石头安然无恙,蚩尤于是仓皇落败。黄帝见状,就刻了很多“泰山石敢当”石块四处设置,用于震慑蚩尤,并最终打败了蚩尤。

另外据传说,当年汉武帝刘彻在封禅泰山之后,就专门带回了四块泰山石,放置在了未央宫的四个角上用来辟邪。以上两个故事,泰山石敢当的作用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安置石块镇邪、辟邪的,可能也是泰山石敢当实际应用的由来吧!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3)

除了故事传说,史书中很早就有了关于石敢当的文字记载。早在西汉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就有“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的记录。据此书做注释的颜氏解释,当时的石是一个大姓,石家的人都是勇不可挡的,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到了宋仁宗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又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的石刻,上面刻有铭文:“石敢当,镇百鬼,压灾秧,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这已经和后来石敢当的意义完全一样了。而到了明朝,石敢当就和泰山石敢当完全结合在一起了,而“泰山石敢当”五个字一起出现也就非常常见了。

泰山石敢当最早有人像的样式,刻的是一个武将的形象,但大多数是各种不同的石碑形式。在东南沿海,很多地方的泰山石敢当和狮子纹饰做了结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形象,而在澎湖一些岛屿上,为了防风,大部分都是塔型的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4)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石敢当造像是明朝的石像,石像位于山东泰安市,高2.2米,宽1.4米,厚度近30厘米,将近数吨重。同样是在泰安的泰山区,还发现了唯一的一块女性石敢当像——石婆婆,不过,伴随石婆婆身边的,还有一块正牌石将军像。据说,当地村民有认石婆婆为干娘的习俗,这可能也是出现女性石敢当的原因吧。

除了咱们南北各省,台湾也有很多的泰山石敢当,包括日本、韩国乃至东南亚的很多国家,随着华人的迁徙和居住,泰山石敢当也普及到了更多的地方。仅在日本,据统计全国的石敢当雕刻遗迹存量就有600多块。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5)

日本的石敢当

最后,还是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吧。

据说很早以前,石敢当是一位住在泰山脚下的壮士,他英勇过人,功夫高强。而在泰山城里,有一户王员外,家里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儿。结果,这一年突然来了一个妖怪,就缠上了王家小姐,弄得王家小姐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眼看越来越虚弱了。

这时候,有人推荐王员外请石敢当来降妖,石敢当就接下了这个任务。他让王员外准备了大盆做的油灯、盖子,又找了十二对童男童女和锣鼓,他自己带了宝剑,藏在了王家小姐的屋子里。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6)

石敢当影视形象

当天晚上,一阵黑风来到屋子里,石敢当打开油灯,屋子瞬间亮了,又让十二对人敲锣打鼓,一时间锣鼓喧天,喧闹不已。石敢当正要举宝剑斩妖,妖怪一溜烟跑了。虽然没有杀死妖怪,但这个妖怪再也不敢回来了。

王家小姐的病好了,就嫁给了石敢当,两人过起了甜蜜的小日子。结果,妖怪虽然不敢回来了,却跑去了其他的地方祸害。其他地方的人打听到了石敢当,于是又来请石敢当除妖。

泰山石敢当是哪里石头(你知道泰山石敢当的来历吗)(7)

就这样,妖怪和石敢当玩起了猫鼠游戏,石敢当一来,它就跑了,石敢当走了,它再回来。石敢当一想这可不行,我自己分身乏术啊!于是,他就让人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放在墙上镇妖,果然,看到石碑,妖怪就再也不敢来了。

后来,人们纷纷在泰山石上雕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字,立于墙根、街巷、桥头、要冲,以保村宅平安,这个习俗就这么传下来了。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要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