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的童谣 不是现在这样子滴,而是指古代,孩子们朗朗上口口相传,人们认为具有预示世运或人事的预言谶语。这不是我瞎掰,因为历代史籍中记载这样童谣的内容很多,其中也包括了很多正史。比如,《史记‧周本纪》就记载,周宣王的时候就有很多小女孩传唱“檿三声 弧箕服,实亡周国。”结果,似乎很准确地预测了,周幽王为博小蹄子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的事儿。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1)

烽火戏诸侯

可见“童谣”预言在我国别的起源很早就有了,历朝历代是经久不衰,尤其是在朝代更迭天下大乱的时候,童谣,似乎出现的频率更高数量也更多,充当了人间浩劫的预警器。这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还是因果轮回的宿命,现代人开来,真实度又几何?耐人寻味……我们本期节目尝试来解开谜团。

亡秦者胡

“亡秦者胡”,一听大伙可能都知道,一说这个来源是童谣,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忽然国内小孩们就开始唱起了这首令人匪夷所思的童谣;另一个来源说是秦始皇初寻到达帝国北疆燕地神岳,竭石,也就今天的河北昌黎县城东,他不是特别想做神仙吗?就派了燕地的一位叫做卢生的方士,去海中求访仙人,一求长生不死,结果秦始皇还是死了,所以是没找到啥神仙。

得到了一本宝书叫做《录图书》,献给了秦始王,里面有5个大字看得是皇上心里怕怕,那就是著名的古代寓言,“亡秦者胡也”。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2)

胡亥画像

据说那时候强大的匈奴也叫胡人,秦始皇就以为匈奴威胁很大,就命令蒙恬亲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还修筑了万里长城,但是结果亡秦者胡不是匈奴,而是他不争气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不论是孩子们唱的,还是卢生献书预言的,这都是一个坑死亲爹的预言。

不过,我在翻看史料的时候发现,让我们觉得这个说法指的是胡亥,其实是来自于汉朝大儒郑贤对这句话的一个注解,说这里的“胡”指的是胡亥而不是胡人。这明显有一点事后诸葛亮,所以我觉得不值一晒。其实还是杜牧先生说得好,“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不关什么胡不胡啥事对吧?又不是玩麻将胡了!

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秦灭了以后就到了汉,不过下面这个西汉末年的童谣倒是有点意思,怎么说的?当时小孩在传唱。“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啥意思呢?说的到底是啥事呢?说的是中国历史上皇帝荒淫榜上一位奇葩皇帝,汉成帝刘骜的事儿,我讲过他。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3)

清代汉成帝画像

这个哥们儿有一次微服出访,经常就是跟富平侯张放一起瞎搞,自称富平侯家人,也许是缘分使然,他在阳河公主家作乐的时候,见到了能在手掌上跳舞的舞蹈艺术家大美人赵飞燕,能在手掌上跳舞它得有多瘦?

到现在办个减肥班,绝对发。总之是一见钟情,便招她入了宫,日日夜夜耕耘不辍,故曰,“燕燕尾涎涎”。这里的张公子说的就是富平侯张放,而“木门仓琅根”指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宫门铜锾,将来注定会富贵的意思。后来出身卑微的赵飞燕被立为皇后,而她的妹妹赵合德最终是害死了后宫皇子,最后自杀掉。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4)

赵飞燕

话说骜这个字意思是千里马,先皇希望他能够成为大汗天下的好皇上。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哥们儿吃喝嫖赌在这方面果然是发扬了千里马精神,一日千里,是日日不辍的瞎搞。赵飞燕除了擅长狐媚术之外,还会配置一种助长性欲的春药,而且这种药一服用就上瘾,戒也戒不了。而且他每次和赵氏姐妹同时上床都要来一粒,在温柔乡中享受快乐。

就在刘骜年仅45岁壮年的时候,最后一次偷窥美人洗澡,然后和赵合德上床,然后服春药后搞的一夜,天亮时在床上就是一命呜呼,正好验证了童谣所说的“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5)

王莽篡汉

特别要提一下这位仁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嗜好,就喜欢偷窥女人洗澡,而且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服用春药过度而死在龙床上的帝王,真是宁可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更要命的是这哥们不理朝政,将朝事全都是推于外戚,也为可以被称作是穿越者第一的王莽篡汉埋下的伏笔。历史继续向前推进。

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唐末的时候同样也很多,比如说“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说的什么时候的事儿?公元878年,唐末农民军领袖私盐贩子王仙芝已死,他的残部和杀人大魔头黄巢是兵力合流,大唐王朝内部更是战事频繁,硝烟四起。黄巢从山东转战南方打到广东,然后从广东踞海,进可攻退可守,再由广州回攻北方。第二年,唐僖宗乾符6年,即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长安,突然流行起了这首童谣: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等等。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6)

黄巢起义

以上都是可都是《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的,不是我瞎编啊!那什么是“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呢?其实是在暗劝僖宗赶紧溜钩子跑,因为长安不安全了。霜露未降,青草未黄,一片天凉好秋景。8月秋深,9月秋的近处就是霜露了,霜露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按照气候走入冬天,所谓是物极必反,童谣也用了这种手法,遇事这肃杀之气,逆劫的霜露就要到来了,乱世临头了。果然又过了一年,11月,黄巢就占领了洛阳,势如破竹。12月1日攻下潼关,进逼长安。

当黄巢攻入淮南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当时的宰相卢携被降职,当晚是服毒自杀。12月5日传闻乱兵入城,仓促下僖宗是狼狈的逃往成都避难,只有少数的从行者,整个长安城俨然就是座空城了。当日黄巢命令攻下帝都长安,乘坐金色的轿子被他的将士们簇拥着入城。12月12日,黄巢进入太清宫,第二天自立为帝,国号大旗。僖宗逃到四川以后,派使节到江东调兵就将,而事实与“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完全的符合。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7)

李克用

刚才说黄巢是个杀人魔王,因为他的部队本来就是残暴至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黄巢在第一次入侵长安,很快就被唐军赶出长安,不甘心哪!他又再次的控制了长安城。这时候他对当时老百姓欢迎唐军恨得是咬牙切齿,就下令屠城,屠城之后黄巢的部队傻眼了,空城粮草不够了,怎么办呢?就杀战俘当军粮。

此时唐朝众将又开始合力逼黄巢出长安,黄巢在众唐将的合力围攻下遭到惨败。中和三年,公元883年4月,在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的压力下,黄巢弃长安东逃,这好像是后话了。

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

我们说的是童谣对吗?在讲到明代,这里童谣也很多,比如说那一句:“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畿就是帝都周围的意思。好像又跟燕子有关。说的什么事呢?明太祖朱元璋死了以后,他的孙子建文帝即位了,就开始着手削藩,以巩固自己的势力。在铲除了几个势力比较小的藩王以后,将矛头指向了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

当时有一个疯道士突然出现了,在街边教小朋友传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事后人们终于知道莫逐燕就是指不要逼迫燕王,否则燕王必将高飞,最后做皇帝。其实怎么说,建文帝他是嫡孙,居正朔之位,竟然败于起兵反叛的藩王之手。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局,原因很多。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8)

燕王朱棣

比如说他文弱,重用方孝孺这样的书呆子,削藩没有考虑恶劣后果,单用一将来统领军队,用的都是草包。朱棣知人善用,骁勇善战等等。总之童谣应验了,你觉得是不是很神奇?

我只是讲了几个而已。类似这样的童谣还有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应验的,很准确很神奇。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否?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很有可能,第一种是出于政治目的被制造出来的,比如说建文帝那一首,你怎么知道不是朱棣花钱雇的托呢?

另外,我们读史书,确实发现很多的童谣预言都跟史实是惊人的一致。其实细细分析起来,这里面绝大多数很有可能都是后人所造,比如说灭秦者胡也,就显然是个马后炮,当然也不排除有后人当然也不排除后人牵强附会,沽名钓誉的可能性,而且也有很多的童谣是来自于老百姓的民心所向,自发来完成传唱的,起码是50%的机会,结果应验了就被传的很神奇,其实原本就没有这么悬。

一首童谣引出的惊人秘密(盘点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的童谣)(9)

古代小朋友

更让我感觉有点生气的是,你说这些上天所谓的悲惨寓言,为什么都要这些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来说呢?难道是想告诉大家平时别欺负小朋友,要不然他们冒起火来可有毁天灭地的本事?

好,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定要爱护小朋友!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