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气象干部职工写下了壮丽篇章。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气象现代化、防灾减灾救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精准扶贫、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气象人坚韧不拔的奋斗史。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下,40年里,那些为我们奠定发展根基的宝贵的“首个”。

01 第一张智能天气图的出现

手绘天气图是一件极其讲究的事儿。

先说准备。一张印着中国地图的白底儿纸,质地要厚,上面绘着各城市、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标志。不同的线,粗细、颜色不一样,用的笔也不一样。想把线画得“顺”,得一气呵成。眼睛看着标好的数据,脑子里判断出线的位置,手里的笔也得跟上。画出清晰的天气图,靠的是一次次利落的手起笔落……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1)

1978年4月的一张手绘天气图。牛彦元 摄

如今,随着气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天气图早已实现轻点鼠标就能够自动生成,3D显示、多种类型数据叠加、自由缩放……可每一代预报员始终将服务民生的初心寄托在那一张张图里。

1995年,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启动开发。

1996年6月,MICAPS系统初级版本在中央气象台投入业务试运行,天气预报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

手绘天气图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2)

MICAPS系统截图。

02 我国第一个天气预报节目的诞生

1980年7月7日,经原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的多次协商后,《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亮相,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时间仅有短短的两分钟。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3)

家喻户晓的天气预报的片头。

1993年3月1日,联播天气预报节目迎来重大改版,背景图上出现了三维立体天气符号、全国天气趋势预报时效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而大家印象最深的,当属电视屏幕中出现了气象先生宋英杰。气象主播从无到有,与观众的心离得越来越近。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4)

图为广受欢迎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

03 第一部综合性气象行政法规诞生

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气象事业迎来“新面貌”,诸多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问题和困难逐渐显现。“特别是气象部门的管理体制,从‘军委管’到‘政府管’,从‘地方管’到‘收回部门管’,几经调整。原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提出气象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部法律来进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起草者、中国气象局法规司原副巡视员张钛仁回忆道。

从气象部门开始着手推进《气象法》调研论证,到《气象法》真正出台,足足历经十年之久。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气象行政法规——《气象条例》,于1994年7月1日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气象法制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按照之前“两步走”的计划,1995年气象部门开始进行《气象法》立法调研;1996年启动《气象法》起草工作。经过部门内充分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形成草案、审议,1998年11月5日,《气象法》草案以中国气象局的名义上报至国务院审议;1999年5月18日经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1999年10月31日,《气象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气象事业步入依法发展的崭新阶段。同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气象法》并配发评论员文章《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04 气象部门率先拆除“数据壁垒”

在2001年之前,中国科技界流传着一则郁闷而又尴尬的故事:

雄伟、神秘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在科学研究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气象、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部门多次对其考察、探测。由于缺乏一个数据共享的平台,大量探测、试验得来的数据,被分割、封闭在各部门、单位和科学家个人手中。就好比一幅拼图被分散保存在不同的人手中,由于缺乏沟通渠道,始终无法拼出最美的那幅画面。

为此,不少有识之士呼吁,相关部门和专家将科学数据拿出来共享,切莫再将其藏在口袋里,形成“数据壁垒”,并希望从国家层面实现科学数据共享。

2001年5月27日,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与时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大河商议,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在信息共享方面率先行动起来,从而带动其他行业数据共享。这与秦大河的想法不谋而合。

2001年12月14日,经过一番前期准备,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程正式启动。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5)

2015年,中国气象数据网上线。

气象数据共享虽然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于中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来说,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05 第一次,中国人在联合国组成机构担任主席

1987年5月19日上午,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大厅座无虚席,当参加第十次世界气象大会的134名会员代表选举世界气象组织主席结果产生的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6)

邹竞蒙。图片来源:《气象知识》

时任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以唯一候选人身份当选世界气象组织新任主席,并在1991年获选连任至1995年第十二次大会届满退职,成为第一个在联合国专门机构担任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邹竞蒙,也因此成为“中国气象”的标志性人物。

06 第一颗气象卫星发射

1988年9月7日凌晨4时30分19秒,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冲破天际,进入太空。

从第一轨开始,地面系统就成功接收处理了卫星下发的资料。6时9分,第一幅可见光云图回传。照片上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分明。

3小时后,这张图在世界面前亮相。

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气象组织二区协第九届会议上,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手举一张卫星云图,向与会代表宣布,它是数小时前由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提供的首图。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7)

图为时任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向与会议代表展示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观测的首张云图

07 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建立

1991年9月,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秀骥站在瓦里关山顶,再一次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站址进行考察。

彼时,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系统刚完成整合不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评估报告即将出炉;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的趋势越来越不容忽视,南北两极等地纷纷建起了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但欧亚大陆腹地仍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从已有观测站获取到的数据尚不能代表地球变化的印记。

能否在中国内陆高原建一座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一拍即合。

“中国正在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在青藏高原建立世界第一个内陆型全球大气基准观测站。它的建成将有助于全球大气观测事业发展。”在1992年的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变化与环境发展大会上,时任国务委员宋健代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致辞时介绍。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8)

1994年9月17日,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正式挂牌运行。图为瓦里关本底台挂牌仪式。图片来源:青海省气象局

08 第一部国产多普勒天气雷达落户合肥

1999年9月28日,我国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安徽省合肥市落成。这是由安徽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被安徽省政府列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项目的重点工程。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9)

我国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气雷达,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从1997年开工建设到1999年建成,仅两年时间,一座128米高、外形呈拔地腾飞之态的“庐阳银珠”便呈现在人们面前,全国气象部门见证了合肥雷达建设的“加速度”。“特批件到了哪位负责人的手上,就必须马上处理完,否则递送材料的同志就要一直站着等他处理。”时隔近20年,冯皖平对当年中国气象局审批特急件的情景记忆犹新。

就这样,这个气象现代化的标志性项目在气象工作者的翘首以盼中完成,不仅全面提高了安徽省的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还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

此后20年,气象工作者上高山、下海岛,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截至2018年9月1日,我国共有20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化运行。

09 内地与香港气象部门的首次合作

在香港大屿山以南45公里的珠江口海面上,有一个面积约0.112平方公里的花岗岩小岛。因岛上长有茂密的黄茅草而得名黄茅洲岛。

小岛虽人迹罕至,在香港却很有名气。在香港天文台播发的天气预报中,经常提及那里的一个离岸自动气象站数据。

或许,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无人岛,正是内地与香港气象部门在改革开放后,开启交流合作的见证。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10)

图为黄茅洲气象站建成。图片来源:广东省气象局

1985年7月11日,黄茅洲自动气象站正式落成!它也是香港建设的首批自动气象站中,唯一建在内地管辖范围内的气象站。

当天20时,该站获取的首份气象监测资料便传送至粤港两地。黄茅洲气象站是广东省首个自动气象站。它的建站,成为广东气象开启开放合作新征途的一座里程碑。

10 第一份气象行业报纸正式创刊

居住在福建的夏女士回忆起30年前的情景说,那时年仅二十岁的她经常看到邻居拿着报纸,谈论着阴晴变化、台风来了等与天气有关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类型的报纸出版发行,天气预报在每种报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新民晚报》《羊城晩报》《北京晚报》及《北京青年报》等先后开辟天气预报服务专版或专栏。

1989年,《中国气象报》正式创刊,虽然前几年只是旬刊、周刊,但天气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该报最初开设有“近期天气解说”“一周天气综述”“中央气象台一周天气预报”等栏目,为读者带去天气预报及特点分析等信息。

历史气象数据(图说盘点40年)(11)

1989年4月5日《中国气象报》创刊号。

点滴浪花汇聚成汹涌奔流。

改革开放40年来,

一代代气象人开拓进取、勇攀高峰,

“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奋斗故事

还有很多很多......

回望来时路,

翘首新征程!

为老一辈人的努力点赞!致敬!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冉瑞奎 牛彦元 黄彬 王天雨 王玫珏 张格苗 金泉才 卢健 刘钊 段昊书 简菊芳 实习记者 张宏伟 通讯员 姬丹 孙毅博 杨金红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图书《镜头背后的记忆——电视天气预报30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气象网、网络等

微信编辑:张娟

转载咨询请联系:010-58995297(王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