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种动物植物,人类都有自己的阐述和理解,比如说猫奸诈、狗忠诚、牡丹富贵、莲花高洁对蝙蝠这种比较特殊的小东西,东方西方都有各自的认识,巧合的是,在有些方面竟然惊人的相似,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寓言蝙蝠的作者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寓言蝙蝠的作者的观点(蝙蝠文学作品里的墙头草)

寓言蝙蝠的作者的观点

对于任何一种动物植物,人类都有自己的阐述和理解,比如说猫奸诈、狗忠诚、牡丹富贵、莲花高洁。对蝙蝠这种比较特殊的小东西,东方西方都有各自的认识,巧合的是,在有些方面竟然惊人的相似。

唐人释道世撰《法苑珠林》引《佛藏经》:“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为鸟。”

看,蝙蝠多聪明啊,你捕鸟时,我就是鼠,钻进洞里;你捕鼠时,我就是鸟,振翅高飞。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蝙蝠和黄鼠狼》的故事:一只蝙蝠跌落在地上,被黄鼠狼逮住,蝙蝠请求饶命。黄鼠狼说自己平生最恨鸟类,绝不会放过蝙蝠。蝙蝠辩称自己是老鼠,不是鸟,于是被放了。后来这只蝙蝠再度跌落在地上,被另一只黄鼠狼逮住,蝙蝠请求饶命。这只黄鼠狼说自己平生最恨老鼠。于是蝙蝠说自己是鸟,而非老鼠,于是再度逃过一劫。

这两则故事同样是就着蝙蝠似鼠又似鸟的形象发挥的,故事中的蝙蝠可谓圆滑。

明代的冯梦龙所编《笑府·蝙蝠骑墙》记载了一个故事: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蝙蝠又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驾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何也!”说的是百鸟之王凤凰和百兽之王麒麟庆生,蝙蝠分别以自己非兽、非禽为由不去道贺,遂被凤凰和麒麟鄙视。

《伊索寓言》记录了一个故事叫《鸟、兽和蝙蝠》:鸟类与兽类相争,蝙蝠置身事外。鸟类来邀请蝙蝠:“来加入我们的阵营吧!”蝙蝠回答道:“我是兽类。”兽类也来邀请蝙蝠,蝙蝠则回答:“我是鸟类。”后来鸟类与兽类握手言和。蝙蝠去参与鸟类的庆祝仪式,被鸟类拒绝了。蝙蝠又想加入兽类,同样吃了闭门羹。

这则寓言讽刺的是“墙头草”,与冯梦龙的《笑府·蝙蝠骑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上述故事中,蝙蝠躲过劫难靠的是圆滑,遭到鄙视和抛弃也是因为它是“骑墙派”,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墙头草可能一时占点便宜,最终肯定难以长久。( 张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