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官职多有解读,而书中写到的那些土财主却极少有人提到,也没有谁去专门解读他们。比如,鲁达—鲁智深故事中的赵员外,祝家庄的祝朝奉,以及宋江的父亲宋太公等等。
本篇文章将专门解读这个冷门问题,重点说说其中的“太公”,深挖隐藏在太公背后的人物及其所隐藏的历史真相,这些地主老财到底在《水浒传》中有何深刻寓意。原来,书中所写到的史太公、刘太公、宋太公、毛太公都是皇帝的老子,也就是皇帝的父亲。其中,还隐藏着一个“皇爷爷”。而且,这个皇爷爷还预言了自家王朝的灭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太公”们的前世今生
最先出场的“太公”,是史进的父亲,史家庄的长者、庄主史太公。后来,桃花村的刘太公、宋家村的宋太公、揭阳镇的穆太公、登州的毛太公、沂岭下的曹太公等等,相继粉墨登场,在各自的故事中扮演历史人物,演绎历史故事。以下,就从文本故事中解读这几个人物,揭开《水浒传》“太公”们背后的隐秘。
《水浒传》引用了大量《史记》史料,“开篇引首”中提到的“天道循环”,也就是以天象运行象征皇朝国祚,就出自《史记·天官书》。尤其是星煞与“枪棒”,施耐庵几乎是照搬了太史公的说法,在《水浒传》中暗藏了王朝国祚,以及帝王级别的战争:“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这就是《水浒传》中的“枪棒”。
紫宫是帝星所居,周边都是拱卫帝星的星煞,其中北斗七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所以,九天玄女对宋江所说的“天言”就提到了这件事,说宋江“不久重登紫府”,紫府就是紫微宫,宋江原本就是皇帝。
既然《水浒传》中的星煞出自《史记》,那么,施耐庵笔下的太公,也就与刘邦的父亲有关了。《史记·高祖本纪》中说:“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刘邦天生异象,“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七十二地煞也与此有关。所以,《水浒传》中的“太公”,都是“刘太公”的后世。
如此解读,是不是扯得太远了呢?施耐庵写的是北宋故事,如何又把刘邦的父亲弄进了《水浒传》呢?
“开篇引首”故事中,一开头就以河图洛书之数,暗藏了“天道循环”的五行终始说,也就是帝王天命的核心学说。齐宣王稷下馆名士邹衍发明了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推导天道循环,王朝更替的“五德终始说”。这一学说最先被刘邦采用,说汉朝是火德运,故两汉又称“炎刘”。
《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定国运以火德王,色尚赤”。因此,太祖出世时,就是“红光满天”,赵匡胤应天承命“降在人间”,施耐庵便说他是上界“霹雳大仙”。而“霹雳大仙”就是误走妖魔的洪太尉、张天师,以及后来的高太尉、高衙内、刘高、洪教头。原来,皇帝下界是来干坏事的。但是,皇帝们却都说自己是“真天授”、“因天袭”,是上天让他们下界做妖魔的。
太公,后来也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多用于南方。《水浒传》中的“太公”,在文本中也是这个意思,但却被施耐庵依据《史记》而赋予了另外一重含义,说的就是皇帝的父亲,其“前世”出自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今生”却是皇帝以及皇帝的老子,甚至是皇帝的爷爷。
那么,《水浒传》中所写到的史太公、刘太公、宋太公、穆太公、毛太公,以及沂岭曹太公,他们都是皇帝的父亲吗?
宋太公是哪家皇帝的父亲
宋江姓宋,他的父亲宋太公自然就是北宋皇帝的父亲了。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宋太公不仅是北宋的“太公”,还是大明王朝的“太公”。
及时雨宋江出场时,书中介绍了他的家庭成员: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宋江是宋太公的第三个儿子,叫他“宋季”也是可以的。但是,宋太公家的“伯”、“叔”呢?
施耐庵继续写道:“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从书中细节看,宋江的父亲只娶了一房正室,也只生了宋江、宋清两个儿子。因此,宋江是没有哥哥的。假如有,施耐庵为何交代了宋江母亲早丧,不写宋江哥哥早夭呢?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宋三郎”做了赵宋的老大。这个原因在“开篇引首”中就做了交代,施耐庵是这样写的:(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这段关于北宋皇位前几任皇帝皇位传承的话中,就隐藏着宋江“宋三郎”。
赵匡胤得了天下,杜太后出头,搞了一个“金匮之盟”,要把皇位在赵家三个儿子中轮转一回,然后再交还给太祖的儿子。但是,老三赵光义做完皇帝后,并没有把皇位传给老四赵廷美,而是直接传给了自己的三儿子赵恒,也就是宋真宗。施耐庵在这段话中没有提到真宗皇帝,又暗藏了“孝义黑三郎”。意思是赵光义这个“宋三郎”违背母亲盟约,是大不孝。假如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那就没有宋真宗了。宋真宗霸占皇位,违背祖训,也是个“孝义黑三郎”。
同时,因为没写宋真宗,仿佛是赵光义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赵祯,也就是赤脚大仙宋仁宗——这就是“孙立”,即立孙子做皇帝。
施耐庵在此笔法一转,继续在北宋的历史中,隐藏了朱洪武立孙子朱允炆做皇帝。朱洪武立朱允炆做皇帝,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朱允炆不仅没做几年皇帝,还遭到了丧命丧门的灾祸,“宋太公”实则断送皇帝的太公。
书中说,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回家中。郓城县派兵去捉拿宋江,宋太公却以宋江忤逆,而将他出籍了。“出籍”,就是开除出户籍,不算家庭成员了。“孝义黑三郎”出籍,隐喻的又是宋徽宗、朱允炆的结局。
赵佶、朱允炆都是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登上皇位的,是另一种“三郎”。这两个皇帝一个命丧异域,尸骨不能埋入赵宋祖陵,另一个则被褫夺皇帝尊号,逐出了朱明太庙——他们都被“出籍”了。
宋江的父亲“宋太公”不仅是北宋的皇帝老子,还是大明王朝做过皇帝的“太公”,这个太公不是别人,影射的就是朱洪武。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明写的是北宋故事,但却隐藏着大明王朝的秘史。这段秘史在“宋太公”的身上显得有点含糊,甚至是有点牵强,但下面要说的几个“太公”,那就明确地隐藏着明朝秘史,这几个“太公”不仅是皇帝老子,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甚至是皇爷爷。
史太公与刘太公其实是一个“太公”
与宋太公一样,史进的父亲,以及桃花村的刘太公所藏的深意中,也是皇帝老子以及皇帝的老子。
却说“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来到了史家庄,远远望去,只见: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这句话,隐藏的就是大明王朝的国祚,施耐庵预言,这个王朝也就二三百年的运气。“柳”,其实也是出自《史记·天官书》中的“柳宿”,这颗“柳”又暗藏在鲁智深的故事之中。
花和尚到了桃花村,遇见了刘太公。刘太公之“劉”,就藏着一个“卯”字。卯肖兔,说的就是明月,也就是大明王朝之“明月”。金,则是朱元璋的辈分,也就是后文要讲到的,出现在梁山西北乾方的那只“大金盘”。
王教头眼中,还见到了这样的场景: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这两句话隐藏的寓意很多,我只解读其中一个,那就是“打麦场”。
王进见了这座大院子,便前往投宿,书中写道:王进挑着担儿,就牵了马,随庄客到里面打麦场上,歇下担儿,把马拴在柳树上。这处描写与刘太公桃花村简直是一个场景。周通从桃花山下来,准备到桃花村做新郎,进得村子:来到打麦场上……唤小喽啰教把马去系在绿杨树上。书中的柳树、杨树原本就是一种树,所以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史太公、刘太公庄上都有杨柳,这两个“太公”就都是大明王朝的“太公”了,这两个太公又是谁呢?这个隐喻,就藏着“打麦场”中。
《明实录·太祖实录》中这样记载朱重八出世:
母太后陈氏,生四子,上其季也,方在娠时,太后常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取白药一丸臵太后掌中,有光起,视之渐长,黄冠曰:此美物可食,太后吞之觉,以告仁祖,口尚有香气。明日,上生,红光满室。
这段神话被施耐庵写入《水浒传》中,那就是赵匡胤的出世: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写完赵匡胤出世后,施耐庵又给霹雳大仙特别拟定了一个谥号“太祖武德皇帝”。这个谥号,其实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合成提炼。
故而,《水浒传》写的是北宋的事,隐藏的却是朱洪武王朝的秘史。施耐庵这样架构文本故事,其原因就是朱洪武也如赵匡胤那样,效仿“炎刘”,说大明也是“火德王”运。朱洪武比赵匡胤更狂,他要比肩汉高祖,为自己预定了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明实录》也特别书写了一笔“上其季也”,岂不是要照应《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姓刘氏,字季”?施耐庵笔下的“三郎”,都是“季”,全部隐喻的是皇帝。
遗憾的是,历史上并不认可朱元璋为“明高祖”,大明王朝的“高皇帝”不算数。所以,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以高俅、高衙内、刘高这样的人物无情地讥讽了朱元璋。
朱重八出世的神话中的“舍南麦场”,不就是史家庄、桃花村的“打麦场”吗?史进的家是朱元璋的家,鲁智深也来到了朱洪武的家投宿。史太公、刘太公影射的是朱元璋,他们都是如假包换的皇帝。同时,他们又是《水浒传》中隐藏的大明王朝皇帝的老子,皇帝的爷爷,也是货真价实的。
毛太公与曹太公既是亲戚又是君臣
毛太公居住在登州山下,曹太公则是沂岭之下的大户,莫非这两人是远房亲戚?《水浒传》中,说过他们是亲戚吗?
《水浒传》中无论哪个姓名或者姓氏,都是有深刻寓意的,毛太公、曹太公这两个“太公”的姓氏也大有讲究,我先说登州山下的这个太公为什么姓“毛”。
高俅出场时,书中反复以“毛”来介绍此人:最是踢得好脚气毯。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 高球。后来发迹,便将气球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高俅虽然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但却没做什么大坏事,只是教唆一个“生铁员外”的儿子在勾栏瓦舍里使钱,便被自己的父亲到开封府告状,被跌配出京,去了临淮州。
“生铁员外”不是倒腾生铁生意的财主,而是说这个员外一毛不拔。生铁也叫做毛铁,谁又能在毛铁上拔下一根毛呢?后文瓦罐寺的的和尚崔道成绰号生铁佛,也是这样的意思。
高俅故事中之所以有这么多毛字,说的是《周礼》中的一句话:“王燕而诸侯毛”,意思是周王到了燕国,诸侯们按照年龄大小排坐席。施耐庵颠倒“王燕”,隐藏的是燕王。燕王就是朱棣,朱棣十七岁时就被送到“临淮州”,也就是临淮县接受“再教育”,临淮州其实是临淮县,暗指的是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凤阳。故而,高俅来到临淮州之后,就投托了柳大郎,一住三年。柳大郎不就是朱洪武吗?而朱棣在中都也是呆了三年多。
“毛太公”就是这样一个太公,那么,曹太公又是如何样的“太公”呢,他与毛太公有何关系呢?
朱元璋尚未婚配前,收养了很多义子,其中就有自己的亲外甥,大姐的儿子朱文忠。朱文忠也就是李文忠,朱洪武后来恢复了他的本姓。得了天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封爵曹国公。《水浒传》中的曹太公,影射的就是曹国公,如此,毛太公与曹太公既是亲戚,又是君臣了。
毛太公、曹太公都与死老虎有关,《水浒传》中的“虎”都是大有隐喻的,其中一个隐喻说的是燕王朱棣,就是那只出现在龙虎山上的白额锦毛虎。锦毛虎是燕顺的绰号,清风山三个头领的姓名合起来,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燕王英武”这四个字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
那么,为何施耐庵要写毛太公、曹太公与老虎有关呢?书中的其他几个太公为何又暗藏了朱洪武,以及朱洪武的亲戚呢?
穆太公竟然写的是皇爷爷
老子,是南方人对父亲的一种称呼,话语中带“老子”,那就是充大辈。穆弘的父亲穆太公与上面讲到的史太公、宋太公一样,也是皇帝的老子,而且是皇帝老子的老子。那么,他又是哪个皇帝的老子呢?
《水浒传》中暗藏着“推背图”,施耐庵是这样写的: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句话,分明是作者在揭穿《宋史·太祖本纪》中的鬼话。《宋史》中说,柴世宗在北征途中得到一枚木简,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回到汴京后,就撤掉原来的殿前都点检,以赵匡胤顶替了这个职务,这不就是“禅让”吗?
施耐庵戳穿赵匡胤的谎言,故而,把“赵点检”颠倒为“赵检点”,意为太祖武德皇帝颠倒黑白。确实,赵匡胤以赵普的诡计,假装篡改“推背图”伪造了“推背图”,把自己打扮成千古第一帝,成了“天道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环。
据说,原版“推背图”中有这样一首预言诗,“预言”了赵匡胤早就是真命天子了。这首预言诗是这样说的:此帝出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火镜照心悬。这首诗,就是穆太公长子穆弘的来历。
第一句,说的是赵匡胤祖居地冀州,第二句隐藏的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也是穆弘的“弘”字。第三句,则是个“宋”字,也是穆弘的“穆”。第四句写的就是大宋的国运——火德王运。
第三、第四句诗最后在梁山大聚义时被明确写进书中,就是出现在梁山西北乾方的大金盘。这只大金盘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这只大金盘化作一团火块,钻进正南地下,就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真实写照。
因此,穆弘就是隐喻的赵匡胤的父亲。如此,穆太公岂不就是赵匡胤父亲的父亲吗?父亲的父亲就是爷爷,这其中,又隐含了朱洪武的“孙立”,爷爷直接传位给孙子。所以,施耐庵借赵匡胤的《咏日》诗,预言大明王朝将如北宋王朝那样,被一只大金盘赶散——明朝确实是被“金”灭掉了。
巧合的是,穆家庄也有一个“打麦场”。因而,穆太公不仅是赵匡胤的爷爷,还是大明王朝的“太公”。在“孙立”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不就是朱允炆的“皇爷爷”吗?这个爷爷也是一只大金盘,他预言了明朝的灭亡。
《水浒传》的核心故事是靖难之役
上文曾经以“开篇引首”中写到的北宋皇位传承暗藏朱洪武“孙立”,引出了“孝义黑三郎”出籍,隐喻了朱允炆被褫夺帝号,逐出太庙的历史。朱允炆的这个结局,意味着《水浒传》隐藏的核心故事,就是因“孙立”而导致的靖难之役。因此,书中的“太公”主要指的就是朱洪武。
宋江这个人物隐喻了几个皇帝,除了“孝义黑三郎”中藏着的违背祖训的“宋三郎”而外,还有建文帝的符码。同时,在江州题写反诗,得病装疯,“风话”中暗藏“燕王”、“重八”暗射“奉天靖难”的朱棣,宋江又扮演了一回燕王朱棣。
史太公的儿子是九纹龙史进,“九纹龙”既暗指了北宋南宋各九代皇帝,又象征的是大明九大塞王。书中的九天玄女、蔡九知府、九尾龟,都是同样的暗喻。因为王进的到来,九纹龙便要由“王”进位了。所以,史进也是暗喻了燕王朱棣,意思是九大塞王中,必定有一人进位做皇帝。
(燕王登基)
史进的这个隐喻,其实也伏藏在龙虎山上的那只白额锦毛虎身上。这只锦毛虎的背后是这样一段历史掌故:洪武十五年(1382年),也就是农历壬戌年(狗年),道衍和尚在孝慈高皇后治丧期间陪诸王念经祈福之机,给燕王朱棣献了一顶白帽,怂恿朱棣去争夺皇位。白帽加在“王”字头上,那就是“皇”字。白衣秀士王伦,是这个暗喻的再次重复,“白额锦毛虎”就是戴了白帽的燕王。
鲁智深吃狗肉,杨志杀狗,武松被土墙里走出来的黄狗狂吠,又被孔明带着举着哭丧的人棒捆绑吊打,隐喻的都是洪武十五年的历史。
毛太公、曹太公都与这样的虎有关,毛太公隐匿中了毒药的猛虎,是暗喻朱洪武“孙立”而不把皇位传给燕王。曹太公则是暗助燕王,成了靖难之役第一功臣。
朱棣所封的靖难第一功臣,其实有两个,一个就是上面提到的道衍和尚,他就是后来的黑衣宰相姚广孝。书中以鲁智深、武松、曹正三个人物隐喻了黑衣宰相,其中,“操刀鬼曹正”暗藏着“曹操”,就是一张宰相符码。同时,曹正又照应了曹太公。
另外一个靖难第一功臣就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这个李景隆隐藏在江州城中,浔阳江、浔阳楼、琵琶亭暗喻了李景隆的小字——李九江。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在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这天,打开南京西北城门,放朱棣进城,结束了靖难之役。
这些隐喻都隐藏在《水浒传》中,李景隆就是书中的“李应(里应)”、“郁保四(欲保四)”。因此,解珍解宝以毒箭射虎,李逵杀四虎,毛太公、曹太公怎么会放过他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