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的一线城市(理想之城榜2022中三角)(1)

(冯庆超/图)

兜里有钱,眼里有光,心里有劲,多少人向往着这样的生活?

站在2023年年初的阳光下,告别新冠病毒的侵扰,人们更加珍视彼此,期盼身处的城市能够承载梦想和美好的生活。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人的价值越来越被视为城市运行的根本。无论顶层设计还是民间社会都在凝聚一种共识。那就是:城市运行的逻辑并非穷尽一切物的利用效率,而是尽可能满足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只有为了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而运行,城市之于人才有意义。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理想之城榜2022》,运用量化指标模型,再次描绘中国城市的理想状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路径。

与《理想之城榜2021》不同,研究团队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完善,公共空间指数纳入了3万平方米以上开业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的总商业面积、日均客流量、各类品牌门店总数量等指标,更好地衡量城市的消费多样性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市民待遇指数中的教育与医疗数据与其他城市评价榜单一致,同步更新至2022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市民准入指数不仅更新了最新的人口数据,还对各大城市的落户政策进行了全新的评估。

指标体系的调整与城市自身的发展因素叠加,导致理想之城榜出现了排名上的波动,珠海、昆明、徐州、东莞、南通、厦门排名上升了十名以上,其他城市也出现了小范围的变化。

与2021年的理想之城榜单对比,研究团队发现一线城市差距进一步缩小,深圳凭借市民待遇的提高以及公共空间的完善,跃迁至第4名。

在区域格局上,长三角“一超三强”“多点开花”的格局更加稳固;珠三角“第三核”苗头初显。

综合经济、人口、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研究团队发现,以长沙、武汉、南昌为“三核”驱动的“第五极”正在形成。一线城市的市民待遇与公共空间虽然处于领先位置,但是二线城市与中西部省会城市以更加均衡的条件吸引了更多流动人口。

区域趋势:五极格局显露,珠三角“第三核”生成

1.“中三角”造就中国城市“第五极”

中国城市化发展至今,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有老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新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这四大城市群,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菱形结构”。

四极格局还不是中国最终的愿望。无论是民间社会还是顶层设计,近年来都有“中三角”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想。过去一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整体框架被国务院批复,这不由地令人想到一个问题——“中三角”成熟了吗?

2022年的理想之城榜呈现的迹象是,武汉、长沙和南昌构成的“中三角”正在成熟。

榜单前十迎来一位新成员——长沙。2022年的榜单上,长沙排名上升了七名,超过了苏州、南京等经济强市,位居理想之城榜第6位。长沙表现最好的指数是生活舒适指数和市民准入指数,相对于其他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较低的购房、租房价格和宽松的落户政策铸造了长沙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样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长沙消费活力。数据显示,长沙在部分中西部大城市中消费倾向最高。换句话说,长沙人“既有钱,也爱花钱”。

长沙的消费活力高,同样得益于长沙的新消费品牌将长沙的“市井文化”融入产品中,赢得了本土消费者的喜爱,“城市限定”的做法也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

不过,长沙的消费多样性与消费服务水平依旧有待提高,长沙3万平方米以上开业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的总商业面积不及北京的三分之一,消费满意度在57座城市中也排在末位。

“第五极”中的另外两个关键城市武汉和南昌,在榜单上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分别排在第12名与第23名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武汉、长沙和南昌人口增长数量在57城中均排在前列,相较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增长了132.24万人、19.14万人和18.25万人,远高于一线城市。相对较低的落户门槛与生活压力,为这三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提高了城市活力。

但是,要留住人才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质量与市民待遇水平的提高,长沙、武汉、南昌的公共空间指数与市民待遇指数仅有北京、上海的一半左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中国区域的五极格局正在形成,但我们仍旧不能忽略长江中游城市群与老牌城市群之间的差距。相对而言,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活跃度更高、产业竞争力更强,鄂湘赣三省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减少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依赖。但是在幸福生活的维度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具备了与其他城市群相当的实力。

2.珠三角“第三核”苗头初显,深圳重入一线

理想之城榜前十的另一位新成员是珠海。

珠海是一座隐形的高收入城市。尽管经济总量上,珠海不及东莞、佛山的一半,但是三者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相差无几。东莞、佛山、珠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126元、61700元和61390元。

尽管珠海的房价在57座城市中并不算低,但高收入拉低了房价收入比。换句话说,由于收入较高,珠海市民在住房上的压力比同类城市要小。这为珠海在生活舒适指数上取得了优势。较低的人口密度与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也减轻了珠海市民待遇与市民准入的压力。

珠海的横琴岛更令人期待。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框架下,前来居住、就业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珠海证明了一座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的城市,也有成为理想之城的潜力。可以预见,珠海正在从人们印象中的旅游和养老城市迈向新兴产业之城。高端产业与舒适生活的结合,将使珠海在理想之城中更有竞争力。

位于珠三角的另一座城市深圳,则凭借市民待遇的提高连升三名,位居理想之城榜第4名,成功与北上广“会师”第一阵营。这也是理想之城榜2020年首次发布以来,深圳第一次进入“一线”阵营。

2021年深圳的年末常住人口增长仅有4.78万,但深圳的公共服务投入依旧保持高位增长。深圳的人均教育财政投入和人均卫生健康投入,分别增长了33.69%和15.51%。其中,深圳的人均教育财政投入达5455.16元,在57城中位列第一;人均卫生健康财政投入达2889.44元,仅次于北京的2890.88元。

换句话说,深圳正在以“特区速度”补齐医疗和教育的短板。

此外,深圳的消费空间建设也卓有成效,深圳3万平方米以上开业购物中心及独立百货的总商业面积、日均客流量、各类品牌门店总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消费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

珠三角地区的“老大哥”广州,则以相对稳定的成绩,在理想之城榜中位列第三。广州、深圳、珠海在“幸福值”上构建出了珠三角地区的“三核”格局。但不可忽视的是,珠三角城市出现了断档的现象,佛山、东莞、汕头在理想之城榜中,均排在中下游的位置。

3.长三角“一超三强”“多点开花”格局更稳固

在2022理想之城榜中,长三角地区变化不大,并且呈现出了稳定的“一超三强”“多点开花”的格局。上海依旧稳定发挥,凭借领先的公共空间指数与市民待遇指数,稳居第二。杭州、苏州、南京则凭借较为均衡的分数稳居前十,分别排在第五、第七、第八名。宁波、无锡、嘉兴、绍兴、南通等城市也排在中上游的位置。

相对于珠三角地区的断档现象,长三角地区则显得更加稳固和均衡。

从指标上看,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在生活舒适指数上取得了较高的分数,其主要原因是较高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较低的房租、房价收入比,绍兴、无锡、苏州和宁波等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已超过6万元。

但是,在公共空间指数上,长三角城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杭州的公共空间指数得分是绍兴的一倍之多。而从市民准入指数与市民待遇指数看,长三角城市则表现较为均衡,除上海这一超大城市外,其落户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长三角地区在“幸福值”上的均衡,与其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关。数据显示,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万多公里,其中高铁6500多公里,高铁密度达1.82%,高于京津冀的1.09%。(计算公式:高铁密度=高铁运营里程/城市群面积)

此外,2022年10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长三角地区正式走进了“一卡通”时代。

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公共服务共享,是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实现了重大突破。2022年11月9日发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长三角地区城市互投总金额超过2700亿元,门诊费用直接异地结算惠及近千万人次。

4.“幸福值”与居民收入水平错位

经济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一座城市的宜业属性。将榜单与各大城市的GDP排名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对比,研究团队发现,榜单衡量的“幸福值”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出现错位。

一般来说,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则城市居民越幸福,但是也存在“居民收入水平高但幸福值低”“居民收入水平低但幸福值高”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衡量个体对于城市的感受,研究团队将榜单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对比,发现57座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阵营: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为代表的“双强”型选手;以重庆、长沙、成都、太原和南宁为代表的“强幸福”型选手;以天津、东莞、佛山、厦门和泉州为代表的“强收入”型选手。

“双强”型选手的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水平与幸福值相互匹配,京沪等经济强市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体验与市民待遇上的领先抵消了交通拥堵、高房价、高落户门槛上的压力,使其依旧拥有高幸福值。

“强幸福”型选手的主要表现为,城市生活的幸福值高于经济收入所带来的幸福感。成都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755元,低于宁波(65436元)、无锡(63014元)、绍兴(62509元),但是在理想之城榜上的排名却高于这三座城市。

“强幸福”型选手以中西部的省会城市为主,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城镇化历程中,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往往集中在直辖市与省会城市中。

此外,凭借高幸福值,中西部省会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增长点,2021年长沙、成都、西安、贵州、郑州等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均高于10万。

“强经济”型选手的主要表现则是收入水平所带来的满足感高于城市所能给与的幸福感。东莞在57座城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12位,但是在理想之城榜上却排在了42名,出现了30名的落差。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空间体验和市民待遇不匹配。

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一般以户籍人口为标准配备。2021年东莞的常住人口达到了1053.68万人,但是其户籍人口仅有278.61万人,存在4倍左右的差距。

措施与建议:通向理想之城的行动策略

1.成长型城市:升维思考,构筑中心城市的协同能力

从榜单数据不难看出,相较于发展更加成熟的地区和城市,西北、西南、东北甚至中部地区的城市都还处于加快“追赶”的阶段。

人们天然地想要回到和自己饮食、文化和语言更熟悉的地方,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是尚处于“追赶”阶段地区的解困之法。

2021年开始,中部地区湖南、江西,西部地区贵州、广西等省份相继提出“强省会”战略,也成为大多数省份寻找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对多数省份来说,财政与空间资源相对有限,要控制人口和资源的单向流出,需要出现能够固守资源的有效节点,这是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需要承担起的责任。

这一点也在榜单中有所体现,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根据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宜商之城2021》报告,由于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崛起,其相应省份已初步形成人口与资源的回流,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实现人口的“双向环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提高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的另一要义,是带动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通过对中心城市首位度的提升从而发展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建设,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参与双循环、吸纳人口和资源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与周边协同城市的资源统筹布局和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周边城市就业、人口以及“幸福值”的提高和发展。

都市圈与城市群将逐渐走向“无边界时代”,打破行政边界,推进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是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省会及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实施“强省会”战略的第一步便是加强城市稀缺性基础设施建设。摆脱行政边界的束缚,使得区域资源共享共用,非中心城市居民将更好地享受到中心城市的资源。

低估的一线城市(理想之城榜2022中三角)(2)

(冯庆超/图)

低估的一线城市(理想之城榜2022中三角)(3)

(冯庆超/图)

2.领跑型城市:降维落实,提高“以人为本”的城市服务能力

城市治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美好生活愿景。

对类似于长三角、珠三角相对更为发达的地区来说,城市化程度普遍较高,区域协同发展程度更好,要保持高增速与持续性的发展应侧重于人口和人才的吸引。通过保证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微观层面城市服务水平,以“软实力”来应对城市发展变局。

低估的一线城市(理想之城榜2022中三角)(4)

(冯庆超/图)

研究数据表明,提升城市“软实力”更应该聚焦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改善环境是人口发展和人才吸引的先决条件。

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的话题便是人口,推动人才结构调整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的便是环境的改善。

提高人居生态环境,是改善城市发展环境的第一道“门槛”。中国城市大发展已历经四十年,经济发展也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对城市居民来说,其深层次含义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2005年“两山”理论的提出至今近二十年,“出门有公园,门口是花园”的生活场景成为每一个人的心中所想。但现实却是如上海等一些经济排名更高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竟不足10平方米。除了人均绿地面积不足以外,还存在绿色空间品质不高、绿色空间过于集中等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善住房环境也同样是城市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昂的房价目前已经成为阻碍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政府需要善用政策工具,给“准市民”更多居住条件的便利。

例如,2017年广州率先提出“租售同权”,给予部分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等权利;2016年开始,南京分别给予不同学历的应届毕业生600元/月-2000元/月的住房补贴,其他部分城市也同样出台了类似补贴的相关政策,以解决“新市民”在经济方面的燃眉之急。

改善消费环境是调整人才结构和产业创新转型的关键。对高层次人才以及年轻人来说,城市对他们的吸引更多体现在城市形象和消费场景上。但是这并未引起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关注,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1年100个城市消费满意度报告》,“强二线”城市中西安、重庆、长沙等经济强市,消费满意度竟没有达到平均水平。

低估的一线城市(理想之城榜2022中三角)(5)

(冯庆超/图)

第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和服务能级,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除了改善环境外,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与服务能级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城市进一步“极化”的推动器,公共服务设施发挥着“润滑剂”般的作用持续推动城市发展。

地方财政支出理应更多且持续性向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倾斜。通过榜单不难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市民待遇指数与市民准入指数呈负相关,即表明公共服务方面表现越好的城市,自由落户便越难。除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要满足供需关系外,高层次的医疗与高等级的教育等公服设施作为稀缺性资源,是不少人向往大城市的主要原因。并且,大量流向城市的人口形成反作用力推动城市医疗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期待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城。

“理想之城”课题组

◎统筹: 戴春晨

◎研究团队: 戴春晨、郭倩倩、邓丽萍、石登江 康一林、陆桂怡、梁欣欣、李文潇

◎指标模型搭建: 戴春晨、郭倩倩、石登江

◎数据挖掘及处理: 石登江、陆桂怡、梁欣欣、李文潇

◎总报告执笔: 石登江、康一林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