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历史概念。

什么意思呢?燕云十六州是在936年由后晋太祖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16州。从这时开始,燕云十六州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燕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的噩梦。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1)

从燕云十六州的作用来看,也只有在南北分裂的两宋时期,燕云十六州才发挥了巨大作用,除此之外,之前的汉唐、之后的元清,燕云十六州都没什么巨大作用。

那么,在分裂的两宋时期,燕云十六州有什么巨大作用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首先,燕云十六州是抵御少数民族的屏障

936年,为了获得契丹的支持,石敬瑭大手一挥,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契丹,此举让后面的中原王朝极其被动。

首先,燕云十六州覆盖了今天山西和河北北部、北京和天津市的全部。是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2)

首先,从秦朝到明朝的长城,都从燕云十六州穿过;

其次,从秦朝到明朝,这里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当然也和长城有关;

这里是中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是中国农牧分界的过渡地带;

从古至今,很多大战都发生在这附近,比如979年宋辽高梁河之战,1211年蒙金野狐岭之战,1449年明瓦土木堡之变等。

最后,从金朝到清朝,这里是中原王朝的都城所在地!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3)

燕云十六州境内是太行山北支和燕山山脉西段,山地面积大。北部,是一望无际的蒙古高原,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处于两大地形区之间,意义自然巨大!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占据这里,可以俯视蒙古高原,筑起关隘,可有效阻击游牧民族的骑兵南下。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占据这里同样可以俯视中原地区,而且,从这里向南直到黄河,中原地区已经无险可守,如果游牧民族骑兵越过燕云十六州向南突进,中原王朝无力抵挡。

后面的澶州之战、金灭宋之战就说明了一切!

所以,失去燕云十六州,就意味着乌龟失去壳,相当被动。加上冬季黄河结冰,从燕云十六州向南基本就直接开到汴梁城下!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4)

2、燕云十六州是少数民族南下和汉化的窗口

对于契丹而言,燕云十六州绝对不是简单的南下起点,对于游牧民族出身的契丹来说,燕云十六州是契丹走向封建化的重要契机。

由于自古以来,燕云地区就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这里人口稠密且基本都是汉人,占据这里,意味着契丹占据了中原的一部分。

这些汉人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中原文明,这对于契丹而言是学习的最好机遇。

所以,契丹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管理和其他地方明显不同。契丹设置南面官,和北部的北面官,实行双轨制度,类似于今日的“一国两制”!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5)

通过对燕云十六州文明的学习和吸收,契丹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封建化的改革。到960年北宋建立时,赵匡胤面对的,已经不是汉朝面对匈奴,唐朝面对突厥那种封建文明对部落文明的情况了,而是和北宋并驾齐驱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制帝国,而且,由于其带有游牧民族的特性,契丹成为农耕 游牧的复合型帝国,这是北宋难以应付和消灭的!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朝得到十六州中的涿、瀛、莫三州,代价是每年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至此,宋辽停战,燕云十六州继续为辽国发光发热。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6)

3、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重要战马产地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想要消灭北方少数民族,就需要打仗,打仗就必须要有骑兵,骑兵的组建,必须有适宜的战马产地。

在古代,骑兵所需的马匹,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东北就指的是燕云十六州,西北指的是河西走廊,这里地形起伏大,牧草广布,适合出产良马。养马不能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才能为骑兵出塞长途追击之用。

毫无疑问,燕云十六州符合这一特点。而这里,被辽国夺了去,河西走廊,在1038年又被西夏夺了去,北宋基本没有了养马之地。而且,与马相关联的装备用的铁矿,也都在辽国境内,这是宋朝硬不起来的原因!

失去天然马场,宋朝只能在民间养马,但是质量上参差不齐,难以组建强大的骑兵。燕云十六州天然牧场的失去,使中原地区养马,只能从人的嘴里夺粮食去给马匹,代价太大。而通过和辽国交易获得马匹,又被人掐住了脖子,因为这是战略物资。

所以,没有马的北宋,形式极其被动!

宋朝为什么拿不下燕云16洲(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7)

我是“静夜史”,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