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的汉语,词汇量非常大,还有相同的字词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语言比汉语表意更准确,这是我个人认为。汉语里面常用成语就一千多个,有的成语古代意思和现代意思发生了很大改变,例如成语人尽可夫。人尽可夫是形容一个女人生活作风不好,行为放荡,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古代人尽可夫可不是现代的意思,人尽可夫的故事中有一句话流传到现在,我认为这不是难为女人?

形容女人要安分守己的成语(成语人尽可夫的原意)(1)

原文见《左传 桓公十五年》: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形容女人要安分守己的成语(成语人尽可夫的原意)(2)

这段古文意思是:郑国大夫祭仲专权,国君郑厉公很是担心他篡夺自己的位置,就让祭仲的女婿雍纠杀掉祭仲,成功的话可以给你很好的封地。雍纠的老婆祭仲的女儿知道了,对她母亲说了一个故事,假如父亲和丈夫都掉河里了,你说我该先救谁呢?她母亲说,人人可以成为自己的丈夫,老爹只有一个,没有办法选择。于是祭仲的女儿告诉父亲雍纠将要杀你,结果祭仲杀了雍纠。郑厉公知道后就发出感叹,大事和女人商量,你真是死得活该啊!到了夏季,郑厉公就往蔡国跑了。

形容女人要安分守己的成语(成语人尽可夫的原意)(3)

人人都可以成为丈夫,这才是人尽可夫的原意,张爱玲就说过:任何人,当然这人是代表某一阶级与年龄范围内的未婚者。在这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她这里用的是原意。我想郑厉公让女婿杀岳父,你选择的人对吗?雍姬在父亲和丈夫之间必须选择一方,这不是难为女人。历史上的女政治家也有很多很多,例如武则天,芈太后,可以不可以和女人商量,要看她的才华和利益关系。

形容女人要安分守己的成语(成语人尽可夫的原意)(4)

无独有偶,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死后,孙亮继承帝位,想除掉大将军孙琳。就和自己皇后的父亲全尚合谋。让全尚的儿子告诉全尚,把孙琳的军队整顿好,孙亮好把他们包围,解除武装。并再三告诉全尚的儿子全纪不能让母亲知道,因为他的母亲是孙琳的姐姐。但是全尚还是告诉了妻子,结果全尚全家被杀,孙亮也被孙琳废为会稽王,最后被毒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