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 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唐代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1)

陆羽

陆羽生性诙谐,与女诗人李季兰、诗僧皎然交厚。唐朝上元初年(760年),陆羽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经》三卷,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种植、采制、烹饮、器具等皆有论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生平

唐开元(唐玄宗李隆基)二十一年(733年)

陆羽出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733年,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竟陵(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拾得,并收养。

智积禅师以《易经》占卜,得到“渐”卦,“渐”卦的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于是,智积禅师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为这个弃婴命名。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2)

龙盖寺,现叫西塔寺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陆羽8岁

智积大师教授陆羽读书,并学习佛法,陆羽不从被罚做苦役,日常扫地、洗茅厕、放牛……

智积禅师煮得一手好茶,陆羽因此自小就有机会跟着智积禅师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据测算,陆羽前后大约当了十年童僧。陆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3)

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呗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但并未消除陆羽对尘世的眷恋,他不想在禅院中苦修,伴随着青灯古佛度此余生,不愿削发为僧。

天宝四年(745年)12岁

陆羽12岁时,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做了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天宝五年(746年),陆羽13岁

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天宝十一年(752年)19岁

礼部郎中崔国辅贬为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天宝十五年(756年), 23岁

安禄山在潼关大败唐将哥舒翰,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到四川,陆羽写《四悲诗》流落至吴兴(今天湖州),结识僧人皎然。皎然是陆羽知己,两人写了许多诗文记叙彼此的友情。

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崔国辅以白驴、乌堼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乾元元年(758年), 25岁

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

上元元年(760年), 27岁

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潜心读书,钻研茶道,著述《茶经》,结交名僧高士。陆羽的朋友圈相当豪华,有颜真卿、李季兰、皇甫冉、皇甫曾、崔国辅、卢藻、潘述等人,皆是名留青史的文人雅士。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4)

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上元二年(761年),陆羽28岁

陆羽闭门读书,潜心著述,完成《茶经》初稿和自传等论著的编撰工作。陆羽除了是茶圣,还是一位文学家,著作有《君臣契》、《源解》、《江南四姓谱》、《南北人物志》等书,可惜只有《茶经》流传后世。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5)

陆羽《茶经》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陆羽30岁

陆羽搬迁到镇江丹徒茅山居住,

大历五年(770年),陆羽37岁

好友皇甫冉生病,陆羽去探望,皇甫冉高兴写下《送陆渐鸿赴越》赠予陆羽。之后陆羽到越州拜谒鲍防,并到考察当地茶叶生产情况。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6)

大历九年(774年),陆羽41岁

陆羽跟随好友卢幼平祭祀会稽山。相传大禹死后葬在会稽山,所以历代帝王定时派人到会稽山祭祀大禹,祈求天下太平、国运昌盛。卢幼平是大理寺少卿,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副院长,是陆羽至交好友。

陆羽返回湖州,在颜真卿麾下当幕僚,参与编写《韵海镜源》。《韵海镜源》是一部宏伟巨著,共有360卷,陆羽参与编写,可见他文学功底渊博。

大历十年(775年),陆羽42岁

陆羽与好友李纵浏览无锡、苏州,著《游惠山记》。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7)

无锡惠山古镇

贞元三年(787年),54岁

怀素与“茶圣”陆羽相识并相交。陆羽亲自为怀素写下了《僧怀素传》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8)

贞元四年(788年),陆羽55岁

陆羽当时居住洪州(今南昌),受到荆南节度使裴胄的邀请,远赴湖南出任裴胄幕僚。裴胄与陆羽相识已久,已年过半百的陆羽千里迢迢到湖南帮助裴胄,可见陆羽为人情深义重!

贞元五年(789年),陆羽56岁

岭南节度使李复邀请陆羽出谋策划,陆羽又从湖南到了岭南。

岭南,顾名思义是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致包括广东、广西等地区,在唐朝是有名的险恶之地,唐朝罪犯一般流放至岭南。

在交通困难的古代一个56岁老人远赴穷山恶水之地只因为李复是恩人李齐物的儿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陆羽为报答李齐物的恩德,自当全力帮助李复。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9)

贞元八年(792年),陆羽59岁

陆羽从岭南回到湖州,至今广东一代仍有茶圣的传说。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10)

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71岁

陆羽去世,天地同悲!纵观陆羽一生,普通却并不平凡,他一辈子就做一件事——品茶!《茶经》的问世,将茶饮提升至文化艺术的境界。

皇甫冉《哭陆处士》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

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

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

汉家偏访道,独畏鹤书来。

陆羽墓位于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杼山,1996年清明节重建,墓碑书“唐翁陆羽之墓”。从外观看来,陆羽墓呈圆盖形,陆羽墓两旁栽种了树木。树木十分繁盛茂密,陆羽之墓位于中间。陆羽墓前方有数个台阶,通过台阶而上可以瞻仰陆羽墓的风采。后来,许多茶学家和爱好喝茶人士,在清明时候都要前来悼念和缅怀这位伟大的茶学家。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11)

主要影响

茶经

陆羽所著《茶经》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共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

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

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

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

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12)

在《茶经》中,陆羽除全面叙述茶区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外,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城(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评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 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陆羽之前的时代,人们将“茶”字写作“荼”字,认为茶是一味药材。陆羽写成《茶经》之后,世人对茶有了多方位的认识。陆羽详细考察了茶的起源和茶的作用,便于世人选对茶来饮用。陆羽先后探访了淮南、浙西等地域,和当地的茶农探讨此处茶叶的生长方式。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是常有的状况,陆羽为了收集更多的茶叶标本,将生活窘迫抛至九霄云外。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羽共花费二十六年著称《茶经》一书,后人称它为“茶叶百科全书”。书中讲述了茶叶诸多价值,有的茶叶毫不起眼,但是它却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当时的人拜读《茶经》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里面涉及的很多观点都是第一次听说,引起了读者很多兴趣。

陆羽对茶有很高的兴趣,源于小时候跟随智积大师学习喝茶之道,对茶艺有了基础了解。因为爱好茶艺,陆羽一生漂泊四方,介绍和总结了各地的茶叶,最终花费26年时间著成《茶经》一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评价

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和诗人,因为在茶道上有很卓越的贡献,被世人美誉为“茶圣”。陆羽历时二十六年完成了巨著《茶经》,为中国乃至世界茶业做出了深远而悠久的影响。

茶圣陆羽的品茶故事(茶圣)(13)

陆羽一生淡泊名利,喜欢游历四方,热爱大自然和生活。陆羽著作《茶经》一面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很大的反响。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载有陆羽的一首歌,正体现了他的品质:“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之后,才有茶字,也才有茶学。茶文化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茶来自草木,因人而获得独特价值。确切地说,茶是因为陆羽摆脱自然束缚获得解放,一举成为华夏的饮食和精神缩影。

流转千年,至今中国涉茶人口8000万,喝茶人口有5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