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山大附中初一年级推行的项目式作业《疯狂的鸡蛋》备受学生喜欢,开学后各项作业成果也相继出炉,该校已连续5年在初一年级推行这一项目式学习。

本次《疯狂的鸡蛋》项目式学习共分为六个章节,每章又有两个项目,着力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第一章均为必做题,“鸡蛋缩骨功”以个人创意展形式呈现,学科基础以科学为主,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鸡蛋撞地球”以团体挑战赛形式展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第三章均为选做题,“屹立的鸡蛋”以精英挑战赛形式呈现,培养学生批判质疑能力;“踩不烂的鸡蛋”以团体挑战赛呈现,学科基础以物理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六章均为必做项目,均以个人作品展呈现,其中“鸡蛋畅想曲”学科基础以语文为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鸡蛋闯世界”学科基础则是英语为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回顾开学第一周日记(这个寒假他们跟鸡蛋)(1)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采取小组合作等形式,在多次失败中找寻成功的经验。山大附中初一一班学生陈雯萱说,这是她第一次做这样的项目式寒假作业。“我觉得这种方法比刻板印象里那种‘刷题式’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如何在学中玩、玩中学,能找到更多乐趣,就像是所有知识都跃然纸上了,记忆也能更牢固。”陈雯萱说,让她印象最深刻是“千里传蛋”项目,这是一个团体项目,每名同学手持一个PVC管,在保证鸡蛋不落地摔碎的情况下,将鸡蛋顺利从一端传送至另一端。“这个项目不仅考验我们的协调能力,还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个项目并不是一次成功,陈雯萱在进行“鸡蛋缩骨功”时,起初就“轻敌”了。“我准备了两个瓶口直径不同的瓶子,一个直径4.5厘米,一个直径3厘米。煮熟的鸡蛋那么软,我觉得会很简单。”她说,用瓶口直径4.5厘米的瓶子实验时,鸡蛋很容易就被“吸”进去了,但用瓶口直径3厘米的瓶子试,鸡蛋就四分五裂了,试了几次都是这样,让她觉得有点小遗憾。“各种项目的尝试让我自己探究出一些学习方法,帮我开拓了视野,我觉得这种项目式学习很有意义。”

初一一班靳涛鸣和小组同学则在“踩不烂的鸡蛋”花了不少心思。他们选用PVC板、泡沫胶、木棍、塑料瓶盖等工具制成一个可以支撑鸡蛋用来承重的装置,融入了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知识,有些尚未学到的知识,他们就从网上搜索自学。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最终制作出的“成品”能承重近40斤。

回顾开学第一周日记(这个寒假他们跟鸡蛋)(2)

回顾开学第一周日记(这个寒假他们跟鸡蛋)(3)

值得一提的是,靳涛鸣设置的装置有4层PVC板,两两要通过泡沫胶站在一起,由于初次使用泡沫胶,起初的效果并不好。“我们又仔细阅读说明书、上网搜资料、询问家长等,最终得出了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完成了这个项目。”靳涛鸣说,在实验过程中,他和小组成员先进行预测和推演,设计出五六个方案,最后通过实验一步步操作改进,把最终的装置建构起来。

新黄河记者:曹莫 编辑:赵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