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计划耗时整整14年,取经人青丝成白发,徒步丈量了整整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现如今我们也喜好兜风,更有甚者经年累月放松身心,把徒步旅行搞成了网红事业。要跟唐僧师徒比,那还是嫩了点,相去甚远,难以相提并论。

作为西天取经计划的幕后总策划人,开出空头支票的大老板,如来佛祖自然花费了不少心血,对该工程有个缜密的逻辑判断,和能够把这张工程图纸、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的详尽安排。14年,108000里,九九八十一难,这就是基本的参数体现。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1)

金蝉子十世转生的唐长老带着悟空、八戒、老沙组团,一行人浩浩荡荡,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而从如来佛祖的视角看,实际则是佛祖本尊打了一场太极拳,耍了一套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佛祖要佛法东渡,要考验唐僧师徒的成色,这是两条并行不悖的计划。如此,所谓的八十一难就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环,各路妖精你方唱罢我方休,轮番登场。要问妖精哪里来的,西方极乐问佛祖。他老人家门清。妖精是左手,取经人是右手,绝非虚言。

唐僧师徒就如同四头被蒙了双眼的骡子一样,只顾围着取经计划这个碾盘转;各路神仙冷眼旁观一场精彩纷呈的耍猴戏。台上人入戏深,台下吃瓜群众不明就里跟着起哄,神仙大佬们高高在上,高纬度把玩一群蚂蚁啃蚂蚱腿。

其实穿越黑洞与维度空间,在时空逆转中早就看穿这一切的另一个高人,这个人就是西游世界中的神秘大佬菩提祖师。如果你精读吴承恩《西游记》原著,通篇熟读,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来佛祖精心布局的所谓西天取经计划,在启动的800年前就被菩提祖师看了个通透,而且,他还对此有所精彩点评,精准评价。长公子扶小苏今天和你一起分享这个秘密——如来佛祖祭出的九九八十一难不过是菩提祖师眼皮子底下的一个小小的把戏。

高屋建瓴:三乘妙法化猢狲

美猴王为成长生不老仙,远渡重洋,驾驭一只独木舟,从东胜神洲抵达西牛贺洲,拜师菩提祖师。漂洋过海来看你,诚心所致,金石为开。菩提祖师喜极而泣,猢狲,是你是你就是你,顽石是你,灵通宝玉是你,石猴是你,仙胎是你,你就是我老人家期许已久的唯一得意门生。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2)

菩提祖师接连放了几个大招,从内到外包装孙悟空。玲珑心,敏锐地思辨头脑要有;属性加点更要全面。物防,法防要厚实。

第一招,待人接物的基本功。不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度过的,是没有价值的。开启我们智慧之路的第一条,就是读书,知礼义廉耻,懂人情世故。因此,猴哥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练基本功,跟着40位师兄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封神中的姜子牙也是如此,看来不是元始天尊不疼爱姜尚这个小老头,实在是天意难违,他跟仙道无缘,不能怪老师有意藏私,不倾囊相授。

第二招,妙演三乘佛法。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狼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西游记》

孙悟空在洞中整整坐了三年冷板凳,菩提祖师终于给他摆出了第一道大餐,正餐。

菩提祖师为何会成为西游世界中的第一神秘大佬?因为这个人太有意思了,他一人涉足儒释道三家,而且融会贯通,登峰造极,从任何一方面看,他都足以堪称一代宗师。

三年之后,菩提祖师登台说法,讲了这么一段内容。说道,讲禅,儒释道杂糅,浑然一体,精微妙道,妙不可言。然而从吴承恩的描述来看,菩提祖师所授悟空的这段课程,关键要点还在于“三乘佛法”这四个字眼中。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提纲挈领。三乘佛法是大纲,是菩提祖师所讲的重中之重,核心内容。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3)

孙悟空受益匪浅。他是什么反应呢?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喜不自胜。菩提祖师对猴哥的此番动作作何评价呢?既识妙音。菩提祖师说悟空不枉费老师的一片苦心,猴哥领略到了其中奥妙,猴哥识得“妙音”了。“妙音”二字指向的是谁呢?文殊菩萨。传说观音菩萨称号“妙善”,文殊菩萨号称“妙音”。小说作者吴承恩把观音菩萨设定为西游中的“七佛之师”,实际上,真正的七佛之师则是文殊菩萨。“妙音”又有“妙音如来”的意思。

菩提祖师这段话说明什么呢?悟空已经深谙三乘妙法之道。原来美猴王比他的另外一个师父,比取经路上的唐长老更早领悟了三乘佛法,颠覆了我们的一般认知。这个时间节点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神掌压在五行山下。如来佛祖回头到灵山给大雷音寺的同事们炫耀了一番,然后又过了一段时间,如来召集西天神佛开孟兰盆会,才对众人说了这么一番话。他有三藏真经,他要选派合适人选搞个西天取经计划。

诸菩萨闻言,合掌皈依,向佛前问曰:“如来有哪三藏真经7”——《西游记》

菩萨们纷纷上前问如来有哪三藏真经。这就说明,按吴承恩的设定,佛菩萨们都还不知道三藏真经的存在,换言之,三藏真经是如来在这个时间段悟到的,成书出版的。

孙悟空学艺归来,他被九幽地府黑白无常勾走的时间节点,是悟空342岁的时候。弼马温做了一段,齐天大圣干了6个月,略计200年;加上如来回到灵山又间隔了一段时间,再有吴承恩两汉之间王莽篡汉历史上的误差,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然后走上取经路为时间轴,实际上,菩提祖师演化三乘妙法要比如来佛祖著书立说,完成三乘佛法,敲定西天取经计划,要早了至少800年。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4)

原来悟空比如来更早学到三乘妙法的精要,原来如来佛祖所领悟并出版的三藏真经都是菩提祖师早800年就讲得通透的东西。也难怪,如来佛祖的前身就是封神中的多宝道人,菩提祖师前身就是碧游宫教尊通天教主,学生和老师之间,差的就是这点。迟与早,先与后。

如来要唐僧师徒西天拜佛求经,所要取的三乘佛法,菩提祖师早800年就指点给孙悟空了,而且猴哥过关了,得到了老师的首肯与认可。菩提祖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深谋远虑,比西天如来还是要高一个档次。

这就算完了吗?并不是。菩提祖师对取经计划,对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难,对各路妖精的神通展示有更加详尽的解释与点评。

术门之道

菩提祖师演完三乘妙道,接着叫悟空选课。悟空你喜欢哪门课程呀?师父我精通儒释道,文史哲,数理化,啥都不是事儿。你选文科还是理科?也是就有了菩提祖师与悟空之间的几段精彩对话。仔细品味,颇有一番意趣。原来菩提祖师早就对号入座,对所谓的九九八十一难,对妖精的路数了如指掌,进行了一番精彩、精准的点评。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西游记》

菩提祖师有360门课程,孙猴子脑袋大了,不知所措,还请师父给讲解讲解。报考志愿,请师父给块敲门砖。菩提祖师咪咪一笑,祭出了一个大招。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5)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西游记》

菩提祖师这句话指向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袁守城

观音菩萨假袁守城之手,恩威并施,逼迫唐王李世民就范,把唐僧送往了西天拜佛求经之路。菩萨有智慧,大手笔,袁守城配合得相当到位。观音菩萨抛出了一条金色的鲤鱼,袁守城借此算死了泾河龙王。唐王游地府,甘愿以送唐僧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经作为代价,来换取他的延年益寿,江山永固。

袁守城做的是什么事情呢?“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他能掐会算,知道泾河里什么地方鱼多,什么时候下雨,下多少。

乌鸡国青毛狮子精

文殊菩萨有心度乌鸡国王为金身罗汉,不成想,这个国王是个叶公好龙之人,他对西天佛祖的崇拜与向往完全是一种假模假式。文殊菩萨好心做了驴肝肺,被困水中整整三天。由此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精奉如来佛祖法旨下界作妖,把乌鸡国王推进井水中3年,不见天日。所谓一报还一报,诚非虚言。

青毛狮子精先是扮做一个道人,做了乌鸡国的国师,而后又取而代之,堂而皇之地做了乌鸡国国王。他会求雨,他把整个乌鸡国治理得有条不紊,风调雨顺,真真儿的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6)

车迟国三仙

同样地,车迟国出现了三位大仙,做了车迟国国师,即是虎力大仙、鹿力大仙和羊力大仙。这三位妖精的本领也算不错,猜枚斗胜,都是真功夫,未卜先知;上刀山下油锅,换头术,如假包换。他们也可以求雨,请到雷部正神和四海龙王。三位大仙拜的是三清道祖,跟太上老君学的五雷法。

然而,菩提祖师是怎么评价的呢?不能长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菩提祖师眼里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皮毛而已。是不能够成为仙与佛与神圣的,不能成为长生不老仙的,说白了,就是不能成就真正的仙道正果的。

菩提祖师的指向是谁呢?意有所指,正是他们背后的高人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三清道祖太上老君。你们那点功夫,也不见得就比我老人家高明哪里去,怎么个意思。

流字之术:壁里安柱

术字完了,就是流字派的内容了。

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陰陽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西游记》

春秋纷争乱悠悠,战国称雄抢破头。所谓“流”字,指向的就是分化出来的各种山头,流派,名流。儒释道,阴阳家、墨家、医家等等。

菩提祖师这段话的落脚点在后半段,看经,念佛,朝真降圣。什么意思呢?他们通过念诵经书的方式,希望达到“朝真降圣”的目的,拜佛求经干得不就是这样的事情吗?空读书,读死书,痴迷过度,舍本逐末,着相了,一味惦记着目的与手段,忘记了来路与初心,反而适得其反,画虎类猫,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7)

金池长老

作为西牛贺洲地界上唯一的观音禅院的老主持,老先生,金池长老可谓是白活了270岁。观音禅院汗牛充栋,经书无算,袈裟满屋。金池长老分分钟能拿出成百上千件崭新的袈裟。然而,他还惦记别人的袈裟,唐僧的锦襕袈裟。

佛衣只是一种表象,经书只是一种传递信号的工具,金池长老如此这般,又怎么能成佛成圣呢! 贪心过度,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黄眉大王

小雷音寺假如来佛祖黄眉大王,他原本是东来佛祖身边的敲罄童子,下界作妖,自称黄眉老佛,扮做如来佛祖欺骗取经人。他靠的是什么呢?两件宝贝,一个金铙,一个人种袋。所谓性命双修,只有宝贝加持,一味靠器物来逞强,耍豪横,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佛祖了?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8)

乌鸡国王与寇员外

乌鸡国王也敬僧斋僧,也吃斋念佛,寇员外寇洪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誓言斋僧10000名,万僧不阻。可是临了,当文殊菩萨和地藏王请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意了。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你拿本经书,穿件袈裟,抱个佛宝,你就能成佛成圣了?想什么呢!不忘初心,赤子之心。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菩提祖师这段话确实够狠的,他直接点破了如来所谓西天取经的目的,光靠几卷经书,三藏真经,恐怕是不够灵光的。

静子之术:窑头土坯

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西游记》

菩提祖师这句话就更有意思了,辟谷,打坐,睡功,立功,戒语吃斋。靠这样的手段来达到参悟真理,悟道正果,也是行不通的。

唐僧

唐僧号称东土大唐得道高僧,据他在车迟国求雨一节中的亲口所言,他可以参禅打坐三年纹丝不动,坚如磐石。如此这般就可以成佛成圣吗?想当然耳。实际上你也看到了,我们十世转生的金蝉子在虎力大仙三兄弟面前就是个笑话。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9)

至于戒语吃斋,见仁见智。少说话,吃素,怎么个意思。如实说,尽管唐长老言出必行,遵守这种清规戒律,可玉帝招待客人用的就有龙肝凤髓,你又怎么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在心中,济公也是金身罗汉。一味强调外在的某种形式,并不见得实际效果会有多好。

菩提祖师放达不羁,开始教训其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来了,指向了他的昔日爱徒多宝道人,此时的西天佛祖。

动字之术:水中捞月

此是有为有作,采陰补陽,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侞之类。——《西游记》

以上内容恕不累述。菩提祖师这话指向的是谁呢?

猪八戒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10)

四圣试禅心一节,猪八戒扬言,他会所谓的熬战之法。八戒“熬”死了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吓得高太公和高翠兰要赶走他。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采阴补阳”之术吧。

这条路行不行得通呢?乌巢禅师给出了答案,八戒你这样做是不行的,来我这儿,我给你指点条明路,找补找补。所以你看,他不听乌巢禅师的,就得接受四圣的考验,彻底断了这个念想。

白鹿精

南极仙翁老寿星的坐骑白鹿精比丘国作妖,他先是献给国王一个角色美女白面狐狸,随后又献计,拿比丘国1111个童子的心肝做药引,用以给比丘国王治病,同时保他长生不老。用白鹿精的话说就是,他从东海蓬莱仙山求到了灵丹妙药,他也会炼制不老药,只是缺药引。

他这样的做法真的行得通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换成唐僧的心肝也不灵光。

若云采陰补陽,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西游记》

所以你看,我们的唐长老也有可爱的时候,他金蝉子附体了,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采阴补阳,服饵长寿,都是痴心妄想。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菩提祖师的观点。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11)

寿星也不得不心内叹服,我们也要内外兼修呀,我们也是很辛苦的。没有慈悲心,就是真给你个灵丹妙药,恐怕你也服不住,内火攻心,引火烧身,不是好玩的。


综上,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讲的这几段话信息量巨大。他比如来佛祖早800年就深谙三乘佛法的妙道,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的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各种妖精小丑的表演,都被他预先逐一做了精彩点评。术与流,静与动,暗中褒贬了施展手段的妖精,也对取经计划的幕后大佬们有所抑扬。

你还记得悟空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吗?“几卷经书价值几何?”悟空早已悟透,菩提祖师早就点化透彻孙猴子了,不要着了相,成不成仙与佛与神圣,根本不在那几卷经书,而在拳拳赤子心。所以猴哥和神仙大佬们总有这样一句口头禅:“乐享天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与自身是一体不可分的,天道与人道与每个个体的最初的原始形态是有一致性的。人性在于理顺,发扬,而不在于抑制。

乌巢禅师说,不如你们都来跟我学道吧,灵机菩萨说,你是来找我修道的吗?东来佛祖说,东边也有佛法,有经书。执念于表象的一条路,没什么意思,神仙们的终极追求是一致的,经书只是个载体,真要彻悟,门里门外当无异同。

唐僧取经14年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有何玄妙)(12)

最后你也看到了,如来佛祖摆在取经人面前的是两个选择,两本经书。一本是无字真经,一本是有字经书。无字真经是不是真经呢?燃灯古佛说了,真经是真经,怕你们看不懂。如来佛祖也对观音菩萨说了,东土大唐无福消受无字真经。玄中玄,玄在什么地方?所谓的修炼的真经,它是不能够一言以蔽之,不能完全通过书籍这样的载体来说通透的,讲彻底。这似乎就归结到了老子所说的那句话上,道可道,非常道。

最终,菩提祖师的看法,和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总体是一致的。尘埃落定,和光同尘。孙悟空是通过取经路才成佛成圣的吗?800年前的他就已经是了,他需要的是返璞归真,坚守初心,而不是其他。

——五月是北方收获的季节。童年那满满一手麦穗,当是今夜心中永远惦念的麦香味,和你曾经灿烂,永不泯灭的稚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