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应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简注:

骚人,屈原作《离骚》,故后世称文人为骚人。这里就是指屈原。煞,太。无情思,楚辞中多以香花异草喻君子,却未提及桂花,所以李清照说作者太无情思了。宋陈与义《淸平乐咏桂》云:“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

散绎:

容光暗淡颜色微黄,生来性格温柔。

情怀疏朗意态闲远,飘来香气悠悠。

不须要浅绿深红那样妩媚娇艳,

桂花本来就是百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因之妒忌,菊花因之害羞,

桂花盛开在画栏旁,风情第一夺冠中秋。

屈原咏遍奇花异草,情思才气终是不夠,

未能提到桂花之美,离骚千载遗憾长留。

品读:

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李清照这首咏桂花的词却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而不乏形象,议论又充满诗意,堪称是别开生面。

上片首二句咏物,形神兼备地写出桂花的独特风韵。她不以明亮眩目的光泽和秾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她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飘洒人间,犹如一位隐居君子,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世人的敬佩。

上片后二句议论。花以姹紫嫣红为美,而绿牡丹,绿萼梅尤为名贵。这是一般人的审美观点,然而在李清照看来,内在美与外在美相比显得尤为重要。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才是“花中第一流”!这是第一层议论。

下片前三句是第二层议论。李清照酷爱梅花,《漱玉集》中咏梅词多达五首。即使如此,她仍觉得在充满内在美的桂花面前,梅花还不得不油然而生妒忌之意。而菊花若遇到桂花,也会掩面含羞,自叹弗如。中秋时节桂花才是百花之冠。“画栏开处”,词人暗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名句:“画栏桂树悬秋香”。

下片结二句是第三层议论。词人推开一笔,不再就花论花,而是从评说古人说起。屈原《离骚》遍咏名花珍卉,以喻君子美德。却偏偏没提及桂花。李清照为桂花抱屈,因而批评这位前贤“无情思”,竟把香冠中秋后桂花给遗漏了,真是遗憾!有意思的是,与李清照同时的陈与义,在他的《清平乐》咏木犀的词中,也说:“楚人未识娇妍,离骚遗恨千年!”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谋而合。

这首词咏物而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评骘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1)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2)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3)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4)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5)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6)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7)

鹧鸪天桂花李清照赏析(自是花中第一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