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点赞白衣天使》简评及其它

贾宝琳(陕西)

微信公众号《府谷文化》2022.7.24发表了冯二来、李桂滋两位老师的散文《相约住院,谈点“糖”事》,文后有读者志明留言:“此文是体验式写作,无废话,平凡朴实,娓娓道来,情感真切,亦庄亦谐,文见人品,靠得住,立得稳,朴素清晰,读起来很舒服。”看了这段话,我也有同感,他已说出了对这篇散文的读后感觉,这里就不再多说整篇文章,但是该文结尾处一曲《〔中吕•山坡羊〕点赞白衣天使》引起了我的兴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这支曲子以及它的创作。

【中吕•山坡羊】点赞白衣天使

初心如画,杏林行踏,扶伤救死天般大。小娃娃,老妈妈,精心呵护无冬夏,一片温馨如到家。人,灿若霞;心,美若花。

这支曲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三句),写几位医护人员秉持的入职初心,救死扶伤是天大的事,他们时刻记在心上。第一句“初心如画”直接点题,赞扬医护人员的入职誓言,人人牢记初心;第二句承前叙述,医护人员怀着职业的初心行走在杏林的职业生涯中;第三句小结,点明牢记的初心是:扶伤救死这个天大的事。

第二层(四、五、六、七句)赞扬几位医护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并写岀患者的体验。四、五两句对仗句,细数医护人员服务的对象:老少都有,用“老妈妈,小娃娃”形象地概括出来;第六句讲述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年复年、月复月,天天都是精心呵护生病的患者;第七句写了患者的感受,也是作者的亲身体验后的心里话,赞扬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照顾如家人一般温馨。

第三层(结尾四句),作者使用了扇面对的句式,高度赞扬了医护人员天使般的形象。外表像朝霞一样灿烂,内心像鲜花一样美丽, 让读者也想象到了一幅白衣天使的画面。

总体来说,此曲一气呵成,层层递进,启承转合天衣无缝,过渡自然又层层点题,不离“点赞”的主题,人物刻画细致到位,读完后,天使的形象已在心头。这是一支较好的散曲作品。

〔中吕•山坡羊〕又名“苏武持节”,又称“山坡里羊”。在这个曲调里,多为对仗语及重叠语句,具体制曲的要点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曲题材广泛,可叙事、抒情,也可吟景对唱。

2.多用对仗句。一、二两句,四丶五两句,六、七两句最好对仗,这样显得句式整齐,朗读上口有气势。当然也可以不对仗,主要还是因意用句为好,不可为对仗而害意。

3.尾四句多用扇面对,即:一句对三句,二句对四句,也叫隔句对。对仗的方式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4.本曲尾四句还有一大特点是重叠。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功,也不长久;名,也不长久。当然也可以不重叠。如:牢,粗布袍;熬,白鬓毛。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5.此曲韵字讲究,一、二、三句押去声韵,四、五句押平声韵,六句押去声韵,七句押平声或上声韵。尾四句中两个一字句押平声韵,也可不押韵,两个三字句押上声韵为上,押平声韵次之。

下面我们来欣赏古今几首〔山坡羊〕的曲子:

1.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遥遥,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元•陈草庵《无题》)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张养浩《潼关怀古》)

3.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州,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元•乔吉《冬日写怀》)

4.长城墩上,扶窗遥望,蜿蜒万里龙蛇样。右边墙,近风光,几多白骨峰火葬,浮生大都空自忙。疆,已够广;民,何日爽。(本文作者《长城怀古》)

5.手抓方向,眼盯车辆,脚蹬踏板轻轻放。左灯光,右油箱,表盘数字来回晃,教练赶忙方向抢。头,碰上窗;心,跳破腔。(本文作者《老夫学车记》)

另外,散曲创作还要牢记“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方式。就是曲子开头要漂亮、好看,中间要内容充实,结尾要响亮有力。这些技巧和方法都要经过长久地练习才会慢慢掌握。

对照以上散曲〔山坡羊〕创作的要点和方式,冯、李两位老师的作品不失为上乘之作。

(2022.7.25于上海)

附:《相约住院,谈点“糖”事》

话说“相约”,小到相约饭局吃喝,大到相约北京旅游,这世上相约的事情多的是,可相约住医院,恐怕让人不解吧。但我们两个人就相约了一回住院。为什么住院,就因为这个糖尿病。我俩年龄相差近十岁,然而“糖龄”几乎相当。都不是食肥酒大肉之辈,应该是遗传缘故、基因所致。我俩“同病相怜”这么多年,加之一年前受邀参与了《黄甫镇志》的编写,共同完成文教卫生这一板块,相同的病因和一起编志的机缘,便生发了相约住院调理“糖”值,经历“糖”事。

贾宝琳冯二来李桂滋(贾宝琳冯二来李桂滋)(1)

我们相约7月17日入住,但没能同日入住。医院的规矩是当天的值班医生接手当天的患者,自然就是当天患者的主管医生。说来也巧,或许是又一次机缘,我俩前后二日住院却被安排在了同一个病房,我们的主管医生都是十多年前医科大学毕业如今的府谷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更巧的是都姓高,一个高字,岂止机缘巧合,应该是福缘相加!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们有缘幸遇“高”人。她们是高青和高艳萍二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是干练利落的陈宇。当然更高的有内科主任、名气在外、名不虚传的榆林市糖尿病专家、主任医师傅军,这一次相约住院真该是两个退休老师的真情约会,幸遇高医荟萃,更有名师领队,可谓强强精锐。

我俩同为退休老师,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业内曾有戏言:“做人不做女人,教书不教语文,,做了女人,教了语文,那就是辛苦的双重”。而这几天的切身感受,倒让我们深感医生特别是女医生的辛苦和老师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师的集中展示在40分钟的课堂之中,假设有什么失误,下节课上可以纠正,肯定有弥补的机会;医生的医技展示远远不止40分钟,一小时,两小时,甚至更长,一台手术,全神贯注,稍有不慎,哪怕是一丁点儿的闪失,将极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就责任而言医生的风险远远大于老师。老师上班儿除那几节课外,可适当自由调节;医生上班儿,除正常的诊断、开方,例行的查房巡诊外,随时要接受患者咨询,处理相关细节甚至抢救突发险情,至于每一位护士则更是忙得马不停蹄。如果一个忍耐心尚差的人,仅接听患者换药、冲管、抜针等不时地呼叫电话,就能让你心烦气躁,不堪其苦。就上班儿的轻松度而言,当老师的倒显得轻松得多,自在得多。至于上夜班儿的辛苦,老师们一般也不用体验,挑灯夜战也不太多,况且老师一年还能享受两个长假,医生就没有了这个待遇,两相对比,孰“苦”自知,不言而喻。

我们这次住院,因为两个人都是平生头一回住院,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切都很新鲜,一切都被感动。就说入住第一天吧——我们如两个初入学的小学生,回答了主管大夫和责任护士如同“查户口”般地询问,不,远比那个还要详细得多。从发病时间、原因、症状、诊治,服药到年龄、生活习惯……期间陈宇护士还做了详细的记录,加之插话一些家常,个把小时的问答、交流下来,第一印象就挥之不去:有亲和力的人一定和颜悦色,特显气质、年轻,聪明的人语速都快,快人快语,事业有成。接下来就是不定时间,不拘形式地询问、解释、要求,还有一些日常交流,我们实实在在有“医至如归”的感觉。他们高超的医技、淳朴的医风、高尚的医德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入住以来,傅军主任带队查房,一连串儿的分析、安慰、建议,犹如每次在吃着一颗定心丸,心里格外踏实。傅主任语速似乎更快,干净利落,要言不烦,也许是那么多病房得逐个巡查而不允许时间过久的原因,每次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正应了一句歌词“时间去哪儿了”。我们还真有小学生般的心理:“老师”一定还要来,就这样期盼着。

在读法国著名小说家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在机械的甚至是枯燥的重复中,练就了惊人的力量。我们从医院的“项目”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每天测试1次体温、臀部打1针、测量2次血压、测试6次血糖(早午晚饭前饭后各1次)、挂吊针1次、换液体n次、冲管n次、抜针1次,还有开会、查房、做诊断、写病历,不同的日子,相同的工作。我想,创造性地劳动新鲜而有刺激感,自然是人人想做、爱做;这重复性劳动就显得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索然无味了!可这几位大夫特别是那几个护士只要在岗,她们日复一日,常年如此,大多做的就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不管多少次,随叫随到,不管哪个护士值班,她们个个青春靓丽,面带微笑,有问必答,从不马虎。行文至此敬重医生这个职业,尊重护士的辛勤付出的心理便再次油然而生。一半疗程后,他们的名字(护士)就让我俩熟记于心,她们是由护士长张英领班下的陈宇、牛憨、李娇、郝乐、郑慧平、秦若菲和刘亮等8人。我俩毕竟是调理血糖的,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已觉得护士们够辛苦了。她们还要诊治、服务不少的婴幼老弱患者,还有那些大病、重病患者,他们的辛苦可想而知。然而,也正是这些重复的力量,驱动着他们的技艺更高,能力更强。

记得7月20日早上7点多,值班护士为我俩做了血压测量和餐前血糖测试后,我们乘车去到新中医医院做了肌电图神经速度测定。因为前一天已有预约,主治医师苏楠已在门口等候着我们。36岁的她看上去也就二十几岁,按说至少该有年龄代沟,可在近80分钟的长时间测定中,我们相见如故。涉及测定知识、生活、工作、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话题,如拉家常,轻松愉悦。事实上我们在做心电图、CT、B超、眼底检查中,每遇一个医生,他(她)们几乎是一个模式,态度和蔼诚恳,礼貌热情,检查得认真细致,有问必答。

一个疗程下来,我们由相遇相识到接触了解再到交流熟悉,在楼道中、在院落里相见,她们或送一张笑脸,或一个礼节性的点头,或一声亲切的“老师好”,这些礼仪方面的频频“享受”,已成了我们言来语去中必须的话题,一个“赞”字囊括不了全部,却表达了我们的深切感受和谢意。我们的糖值,日趋平稳,得以控制,特别是在心理上服了定心丸以后,又服了宽心丸、放心丸,称心丸。

这次相约住院,通过这些“糖”事,我们感慨良多,受益匪浅。我们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摒弃了许多传统的防治观念,接受了不少前沿的疗养理念,更多的是感受到医护人员的高超医技和高尚医德。我们心存感激,就用一首散曲结尾,表达我们的此时的心情:

【中吕•山坡羊】

点赞白衣天使

初心如画,

杏林行踏,

扶伤救死天般大。

小娃娃,

老妈妈,

温馨呵护无冬夏,

一片甘霖如到家。

人,灿若霞;

心,美若花。

(2022年7月24日写于中医院206病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