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

——摘自《我是怎样的爱你》

——————————————————————————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这本位列世界十大名著的书——《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1)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1818—1848)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2)

艾米莉•勃朗特画像

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世界。

这部作品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3)

她还创作了193首诗,被认为是英国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这位热情、善良、富有灵气的女作家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号称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大放异彩。

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走近这本引人入胜的名著——《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4)

作者背景

艾米莉·勃朗特出生在约克郡靠近布拉德福的索顿,双亲为帕特里克·勃朗特(Patrick Brontë,1777年—1861年)与玛丽亚·布伦威尔(Maria Branwell)。

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原本是个爱尔兰的乡村牧师。因为帕特里克·勃朗特从1819年开始在哈沃斯担任长期的副牧师,于是勃朗特全家在1820年4月搬到了哈沃斯,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情怀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萌芽。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5)

艾米莉的父亲是个激进的保守党人,喜欢读书,在家里谈论政治。受父亲的影响,姊妹四个富有正义感,同情周围的穷人,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6)

手不释卷的三姐妹

夜晚,她们常以读书写诗、杜撰故事来打发寂寞的时光。每逢这时,艾米莉总是表现得沉默寡言。可是,内心里她却是热情奔放,对许多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在他们的母亲玛丽亚于1821年因癌症去世之后,年轻的勃朗特三姐妹与她们的兄弟帕特里克·布伦威尔·勃朗特(Patrick Branwell Bronte)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幻想的国度(包括了安格利亚、贡代尔、Gaaldine、Oceania)。这些幻想后来变成了他们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不过艾米莉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只有少数被保存了下来。

和其他姐妹一样,艾米莉坚强、能干。在母亲去世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家里收入很少,三姐妹不得不经常出外谋生,以教书或做家庭教师来补贴家用。

1846年,三姐妹筹款以化名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只卖掉两本。

1847年,三姐妹的小说《简·爱》《呼啸山庄》《爱格尼斯·格雷》终于出版,然而,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重视。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7)

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将《简•爱》与《呼啸山庄》做过比较: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8)

《呼啸山庄》所得到的评价,与其创作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社会背景

《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

当时的英国,资本主义正在发展并越来越暴露它内在的缺陷;劳资之间矛盾尖锐化;失业工人陷入贫困;大量的童工被折磨致死……

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对民主改革斗争和工人运动采取高压手段,如1819年的彼得路大屠杀等。

呼啸山庄一场得以原谅的救赎(偏执与救赎呼啸山庄里的爱恨情仇)(9)

彼得路大屠杀相关作品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有反映。

艾米莉•勃朗特的家恰好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这使得她既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狂野气氛的感染。这使得《呼啸山庄》里的故事在现实与凄美之外,还带有自然的野性与浪漫。

我是神仙兔子,关于《呼啸山庄》的精彩 内容,敬请关注下期《偏执与救赎——呼啸 山庄里的爱恨情仇》!

(图源部分来自网络)

Ow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