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1)

电影改编自著名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斯万之恋”章节。

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出版于1913—1927年间。它虽然词藻华丽,却难以阅读,难在思维的流动,无法捕捉;故事像落花,散轶在浩渺的意识的大海中;还有一股忧郁之气,令读者难以轻松。

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几次捧起,又几次放下,读完它,可能耗时经年。那么,我们不妨用110分钟看这部《斯万的爱情》,管中窥豹,略探名著风采于万一。

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2)

《斯万的爱情》仍是一段流淌的意识。电影画面复古、唯美,故事伤感、忧郁、万般无奈——一个沉溺于爱之深渊的灵魂,他若不上岸,那么,纵使岸上风光无限,也入不了他的眼。

电影好看在恋情的对立冲突上。一个是上流绅士,一个是放荡的犹太女、交际花;一个流言不断,一个不顾流言,爱得执着,像孩子一般纯真无邪……

影片伊始,斯万说:

“我对奥黛特的爱,早已超出了肉欲的范围,它渗透于我的行为、我的思想、我的睡眠、我的生命,没有它,我就无法生存。”

“这像是一种病,一种神经病……”

影片结尾,斯万说:“我将不久于人世(因为生病),而爱情,早就死了……”

镜头,切换到斯万太太奥黛特,她扭动腰肢,撑着一把太阳伞走在街上。身后是男人们公然的谈论:“当年我睡她,一个晚上才500块,真便宜。”

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3)

一、可能的幸福

人类幸福的本质是发自心底冲动的生活方式。

斯万为佳人,魂牵梦萦,未得片刻安宁,真是相思入骨爱入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他幸福吗?

他自己说:“我浪掷了好几年的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这都是为了我把最伟大的爱情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并不跟我一路的女人……”

不喜欢是后话,如同他后来说爱情死了一样。当年的他“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哪怕做一朵她胸前的小花,也会令他幸福得颤抖。

爱情的共情,需要一方体会另一方的苦楚,取与予的过度倾斜,将导致和谐的丧失——相比斯万富有、优雅、高贵的门户,奥黛特以大众情人的卑微,却在情感的世界里高高在上,宛若女王,令斯万日日为焦虑、阴郁所困,甘愿俯首称臣。

这看似的不平等里,也有一种平衡,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又打开一扇窗”,你有财富,我有美貌;你有高贵,我有任性——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却心生向往……

爱情里,原本没有公平可言。斯万追逐奥黛特的几年里,愁肠百结,尊严也可以不要。幸福与快乐,归根结底是他自己的感觉,即便内心极度煎熬,也有不为人知的甜蜜吧!

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4)

二、还是可能的幸福

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

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幸福感将大大提升。

不说斯万与奥黛特的“不是一路”——他既深知,却不由自主,我们只能尊重他心底那无法遏制的冲动。

在两情相悦的情感世界里,没有什么人应该遭到鄙视。他们最后结婚了,奥黛特就算有些势利的盘算,也还是多少爱着斯万的。

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5)

倒是100多年前斯万身边的人们,不愿意宽容——他们嘲笑斯万、拒绝奥黛特,多年后继续拒绝他们的女儿融入他们的圈子。社会舆论以巨大的压力,将孤独的阴影始终投在斯万追求幸福的路上。

斯万幸福的最大敌人,是他的时代不与他志趣相投。换一个时代,情形将大不相同。

如此说来,我们必须向一个敢于与时代为敌的人致敬。

让我们隔着时空,向斯万道一句:“祝你幸福!”

老万的爱情(从名流与交际花之恋)(6)

斯万的爱情 Un amour de Swann (1984) 剧情 法国/西德

你喜欢看电影吗?关注我,黑喵将带给你不一样的观影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