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代室内环境营造中十分重视装饰艺术,各种艺术手法无所不用。工艺美术的繁荣带来工艺技术的进步,室内营造中工艺技术的运用使室内装修和器物制作非常华美精致。营造中把艺术和技术等同起来的做法,使得技艺愈发精绝,工艺技术的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装修呈现出精致化和多元化的趋向。

特点一:装饰性则成了一个时代意识的最突出表现

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装饰性品质而言,自古以来室内环境及其内含物就有装饰性的艺术表现,比如福扇、门窗、雕刻和陈设品的处理,历来是建筑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重点,而清朝时期,装饰性则成了一个时代意识的最突出表现。装饰性从结构到色彩,再到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用,清朝室内环境营造对装饰性的重视已不局限于某一环节,而是成为建筑及其室内环境营造的重要部分。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1)

怡红院室内结构图

在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有一段对怡红院就进行了详细描述:说着,引人进入房内。只见其中收拾的与别处不同,竟分不出间隔来。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玉的。或贮书,或设鼎,或安置笔砚,或供设瓶花,或安放盆景。其式样或圆或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2)

清 · 孙温绘《红楼梦》 “怡红院室内”

倏尔五色纱糊,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皆是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如琴、剑、悬瓶之类,俱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众人都赞:“好精致!难为怎么做的!”原来贾政走进来了,未到两层,便都迷了旧路,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及到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及至门前,忽见迎面也进来了一起人,与自己的形相一样,却是一架大玻璃镜。转过镜去,一发现门多了。贾珍笑道:“老爷随我来,从这里出去就是后院,出了后院倒比先近了。”引着贾政及众人转了两层纱厨,果得一门出去,院中满架蔷薇。转过花障,只见青溪前阻。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3)

怡红院,西洋机括镜子(参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众人诧异:“这水又从何而来?”贾珍遥指道:“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凹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至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众人听了,都道:“神妙之极!”说着,忽见大山阻路,众人都迷了路,贾珍笑道:“跟我来。”乃在前导引,众人随着,由山脚下一转,便是平坦大路,豁然大门现于面前,众人都道:“有趣,有趣!搜神夺巧,至于此极!”于是大家出来。

从怡红院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五色纱糊、满墙皆是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左瞧也有门可通,右瞧也有窗隔断,及到跟前,又被一架书挡住,回头又有窗纱明透门径、大玻璃镜的使用,可以看在室内装修中,一件物品不仅具有实际用处,还具有审美的作用。从一群跟随贾政前去参观的人的评价来说:有趣,有趣,搜神夺巧的评价来看,作为金陵四大家族的贾府,在室内装修设计上,美、有趣的追求的已经占为上风。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4)

怡红院,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

在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之中,刘姥姥于是进了房门,便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的迎出来。刘老老忙笑道:“姑娘们把我丢下了,叫我碰头碰到这里来了。”说了,只觉那女孩儿不答。刘老老便赶来拉他的手,咕咚一声却撞到板壁上,把头碰的生疼。细瞧了一瞧,原来是一幅画儿。

怡红院中的这幅“以假乱真”的美人图,正反映了西方绘画透视法在清代宫廷及上流社会之间的流行,逼真的技法让刘姥姥误以为这幅画中的美人就是大观园中的某个姑娘。让刘姥姥信以为真的当然不仅仅是一幅画,东书房的碧绿地砖、古玩墙等精巧新奇的装饰,与墙上的美人画在风格技法方面保持一致,画与实体建筑融为一体,焦点透视原理让它们共同形成一个视觉上统一的整体,因而得名“通景”。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5)

怡红院,“迎面一个女孩”(参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清宫中用于建筑室内的西洋装饰绘画多为“通景线法画”,它是将西洋题材与建筑的室内装修及陈设相结合,画中顶棚、地面、建筑以及景色与实体建筑融为一体,使其与建筑形成一个视觉上统一的整体,由此得名。通景线画法在清宫十分流行,郎世宁为首的西方画家领衔绘制了多幅的室内通景线法画,还为适应中国皇帝的审美而做出了引入中国绘画技法的改变。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6)

通景线法画

乾隆时,室内装修“造假”现象颇多,假书、假画、假门、假古董、假陈设等,真假“混搭”,都达到了足以以假乱真的效果。台湾学者吴美凤女士曾写过一篇文章《假作真时真亦假:从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档看盛清时期清宫用物之“造假”》,梳理并分析了清代雍乾时宫廷器物“造假”之风的盛行。这些“假装修”,是为了视觉需求,配合西洋绘画的透视理论,“造假”是为了营造“逼真”效果,亦是当时的审美意趣。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7)

紫禁城内乐寿堂多宝格隔断墙

特点二:最注重追求艺术品位,而不是文人趣味

清朝室内环境营造是中国古典建筑室内环境营造发展过程中最注重追求艺术品位不是文人趣味的时期。明代以前的室内环境营造和家具设计都是以“制器尚用”为原则,但到了清代,无论从室内装修的整体形式上,还是从装饰的细节处理上,都是以实用与审美并重为原则。从室内环境和家具等陈设品的装饰特征角度看,清朝时期对审美的要求甚至超过了对实用功能的强调,对审美的高度重视使室内营造走向装饰化。因此,清代室内环境的营造中,界面和构件的装修中大量运用装饰化处理手法。

一转身,方得了个小门,门上挂着葱绿撒花软帘,刘老老掀帘进去。抬头一看,只见四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竟越发把眼花了。找门出去,那里有门?左一架书、右一架屏。猛想起:“常听见富贵人家有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吗?”想毕,又伸手一抹,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的板壁,将这镜子嵌在中间的,不觉也笑了。因说:“这可怎么出去呢?”一面用手摸时,只听“硌磴”一声,又吓的不住的展眼儿。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刘老老又惊又喜,遂走出来,忽见有一副最精致的床帐。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8)

储秀宫插屏镜门

从刘姥姥进入怡红院到走到宝玉的卧室,她见识到了怡红院的装修,从面墙壁玲珑剔透,琴剑瓶炉皆贴在墙上、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四面雕空的板壁,将这镜子嵌在中间的、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可以看出,怡红院的装修从墙壁到地砖,从穿衣镜到卧室,不仅虚实结合,更是色彩丰富艳丽,足以展现室内环境营造对艺术性的追求。

特点三:室内装修中又大量引入了各种装饰手法和日用工艺品的装饰技术

在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写到:方欲走时,忽又想起一事来,因问贾珍道:“ 这些院落房宇并几案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 贾珍回道:“ 那陈设的东西早已添了许多,自然临期合式陈设。帐幔帘子,昨日听见琏兄弟说,还不全。那原是一起工程之时就画了各处的图样,量准尺寸,就打发人办去的。想必昨日得了一半。” 贾政听了,便知此事不是贾珍的首尾,便命人去唤贾琏。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袭人恐惊动了宝玉,只向他摇手儿,不叫他说话。忙将当地大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因问道:“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么精致!我就像到了天宫里的似的。”袭人微微的笑道:“这个么,是宝二爷的卧房啊。”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中,通过贾芸的眼睛,再次描述了怡红院。贾芸听见是宝玉的声音,连忙进入房内,抬头一看,只见金碧辉煌,,却看不见宝玉在那里。一回头,只见左边立着一架大穿衣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说:“请二爷里头屋里坐。”贾芸连正眼也不敢看,连忙答应了。又进一道碧纱厨,只见小小一张填漆床上,悬着大红销金撒花帐子,宝玉穿着家常衣服,着鞋,倚在床上。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9)

碧纱橱

从贾政对贾珍的询问,到贾宝玉入住后的怡红院来看,玩器古董、帐幔帘子、百合香、画图样、填漆床、大红销金撒花帐子都展示了室内装饰品类、颜色的丰富性。

室内环境营造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虽然显示了建筑自身室内空间的形式美感,但同时又包含了各类装饰的表现力。中国古代建筑的室内环境中,早期室内空间的界面上很少做装饰,主要以悬挂和遮挡的方式来分隔、装饰室内空间,如用帷帐、垂帘、屏风、玉石、金属、丝绸、幕布等来美化室内空间,或者使用少量的彩绘。

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只能算是室内陈设型的装饰,尚不能称其为装修型的装饰。到了清代,在前朝已经取得的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室内装修中又大量引入了各种装饰手法和日用工艺品的装饰技术。除了常规的雕刻和绘画技艺外,还把在家具、纺织品、瓷器、景泰蓝器皿、金属铸件、竹工艺器具、牙雕、席编、制扇、馏金物品、灯具、书画装裱、装帧等方面的技艺手法,都用到建筑室内装修上。

紫禁城内养心殿的长春书屋南墙隔断墙为楠木制作的双层板墙,内层为平板,外层板上满开形状各异的空槽,有瓶形、花瓣形、方形、圆形等。空槽的大小和形状与真实器物相似,很像是将实体器物镶嵌在墙上。可能是先按照器物的实际大小形状纹饰绘画成图片,再制作成合牌片,镶嵌在板墙的槽内,再用铜片固定,此即古玩墙。在乾隆早期,是十分流行的装饰方式,后因易变色剥落,逐渐为背部与壁贴合的壁瓶等物所替代。

古董片、古玩画都是郎世宁等西洋画家或者学西洋画的画家以及郎世宁的徒弟们采用西方透视画法,通过绘制阴影等营造出立体逼真的效果制作而成,以造成满墙都悬挂着古董的错觉。这在当时亦是十分珍奇且时髦的装饰,宫廷中的新奇物件,也出现在怡红公子的书房里,读之可见世家贵公子的审美趣好,正如脂批所云:“皆系人意想不到,目所未见之文,若云拟编虚构出来,焉能如此”。

红楼梦庭院景观(从红楼梦怡红院的四大特点看清代室内环境营造艺术的趣味性)(10)

郎世宁的画

特点四:扩展了装饰材料的品类

一时,贾琏赶来,贾政问他共有几种,现今得了几种,尚欠几种。贾琏见问,忙向靴桶取靴掖内装的一个纸折略节来,看了一看,回道:“ 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椅搭、桌围、床裙、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

大量装饰形式和工艺手法的使用,不仅使用丰富的装饰题材、纹饰,而且也大大扩展了装饰材料的品类,例如仅装饰用纸就达到余种之多,装饰用纺织品有绞、绸、纱、缎、棉布、竺布、麻布、冷布、丝绵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民间衣物用料各个品种织物,至于纺织品的颜色、织法、图案的变化则更是不胜枚举。装饰材料的多样和相应工艺技术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室内环境营造的装饰手法,开创了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环境装饰艺术的新篇章。有些室内装饰要素,如罩类、屏类、福扇类、联匾类、藻井及轩顶类、彩画类等都是清代极为发达的装饰部类,匠师们创作出了不少极为成功的佳品,是清代建筑室内环境装饰装修中最为光彩动人之处。

结语

怡红院是大观园的一角,怡红院的室内装饰也代表了大观园的装饰文化与水准。清朝前期的室内装饰对趣味性、华美性、繁华性的追求显而易见。这一方面反应了我国室内装饰发展已经到达到一定高度,一方面也反应了清朝的文化追求偏向繁华与复杂。室内装饰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经济、社会、人文的集大成者。清朝室内装饰文化反应了清朝前期经济、社会、人文的高度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