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1)

一棵龙葵从家里花盆的泥土里钻了出来。对这种四处都能肆意生长的野草谈不上讨厌,因为在家里基本上是所有的植物都养不长,能有这样一个绿色小生命来临,实在已经是个惊喜了。

龙葵实在是太普通的植物了,路边的花基、山间、田野的田埂边、垃圾桶边,就连道路上的缝隙也能不知不觉地长出一棵来。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2)

龙葵不单生长随意,生长的速度也很快。梭罗的《野果》里就这样断断续续地描述龙葵:

“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新罕布什尔的沃尔坡,龙葵果绿油油的。

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显然,克里夫这里的刚刚成熟。

一八六零年九月二十一日。布拉德家里的龙葵已经熟了一星期或者十天了。”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3)

北美龙葵成长得肆意又迅速,而我家的龙葵从发芽到叶子绿油油,再到开出小白花,最后结出黑油油的小浆果,也不过是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

龙葵,一些地方会拿它当蔬菜。一些东非区域,将龙葵同鸡肉或者猪肉一起焖炒再搭配谷物做成粥。我们江门五邑当地叫龙葵做白花菜,把龙葵的嫩叶摘下,加入鸡蛋,几滴油,一点盐,便成一个白花菜鸡蛋花汤。往日江海区的杨桃园夏天便送这个汤待客,那杨桃园边的菜田边,便处处可见龙葵的身影。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4)

龙葵蛋花汤的味道带着龙葵叶的一丝苦涩,不过,俗例以苦为甘,这一丝苦味入喉,在炎炎夏日便化作一丝清凉。但是,要记住龙葵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部分对人体有毒或有强刺激性,必须彻底煮熟了才能吃。

从前,我从来没想过要多留心观察一下龙葵。龙葵实在太常见了,四季常青,而且到哪儿都有。不过,对于这株来到我家的小龙葵,在我多次遗忘浇水的状态下,依旧开出了花,结出了果,还霸气地占满一个大花盆,倒是引起了我的注意。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5)

龙葵的叶。卵形,边缘上有不规则的小齿,呈波浪状。叶片光滑,细看会发现上面有小绒毛。

龙葵的花。白色的五个小花瓣,正面看,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五角星。小花是一簇一簇的,由平均3到6朵的小花组成。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6)

龙葵的果。没有成熟的时候,是绿色的小圆球,圆润光滑。成熟了就会变成黑紫色的浆果,丰润多汁的样子。

在南非区域会用龙葵果来制成果酱。还有人告诉我,用成熟的龙葵果加上柠檬,分别榨汁后,加入白糖和白酒密封,静置两个月后,纱布过滤便成龙葵酒。说是酸甜适口,酒的口感丰满柔和。

采摘黑色浆果(小时候经常摘着吃的黑色小浆果)(7)

在小时候就摘过龙葵的浆果,一直在可吃与可不吃的心态里犹豫,直到有一天,鼓起勇气尝了一个,那破裂之后散发的气味,带着野性,实在不那么讨喜。虽然龙葵果味道微甜,带酸,但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吸引人。总之,一试之后,从此,对之失去所有念想。

虽然我不喜欢,但却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见到龙葵后,小伙伴们吃完龙葵果后留下一手紫红的颜色。但也没什么可惜的了,可吃的东西多了去了,没必要非纠结在龙葵的果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