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张曙霞
因续订费用问题,中国知网再次陷入争议。
近日,一则落款为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在网上流传。邮件称,多轮艰苦谈判后,知网CNKI数据库依然坚持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并且在成员数量、单家价格等方面条件相当苛刻。据此,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简言之,就是续订费用高且条件苛刻,中科院打算停用中国知网,接下来考虑用维普和万方替代。
据媒体报道,4月17日,中科院相关人士证实邮件内容属实。《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就此事联系中科院方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在还没有正式通知,具体情况可以关注官方公告。”
同方知网公司方面人士则表示,暂时没接到相关通知,涉及知网和用户的合作,由销售人员负责对接,具体情况可以找中科院核实。
中科院“不堪重负”中科院要放弃知网数据库,主要原因就是知网收费太贵了。
根据网传邮件截图,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于4月8日通知称,多年来,CNKI数据库凭借其在中文期刊数据库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市场地位,对续订价格始终维持着较高涨幅。
通知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团CNKI数据库订购总费用已达到千万级别,该数据库高昂的订购费用已成为中科院集团资源引进中的“巨无霸”。
网传邮件截图,图/红星新闻
4月17日,中科院图书馆处某位负责落实此事的老师向媒体证实,网传的近“千万级别”续订费用和停用知网访问一事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积极应对因停订知网带来的影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注意到,中科院旗下多个研究院所信息中心于近日纷纷发布通知停用CNKI数据库服务。
例如,中科院声学所图书馆于4月15日在官微公号上发布的《CNKI数据库停止服务通知》称,“由于CNKI数据库价格连年上涨,超出院文献购置经费预算承受能力,因此,文献情报中心将不再订购CNKI数据库,数据库将于4月20日停止服务。”
图/中科院旗下声学所图书馆、上海药物所信息中心“药学信息资源与服务”及上海应用物理所图书馆官微截图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图书馆发布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通知的同时,还发布了一则“万方数据库培训”的直播预告。
“确实要停掉知网,有需要可以用万方和维普。”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果有查不到的文献,可以用文献原文传递等方式,“什么时候恢复不清楚,等通知吧”。
中科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科学传播与文献服务部人士则表示,目前,武汉馆还可以继续使用知网服务。
“苦知网久矣”中科院不是头一个。根据公开报道,过去10年间,已有多所高校公开表示对知网的涨价行为“不堪重负”。
比如,哈尔滨医学院图书馆曾于2014年3月11日发布说明说,“CNKI数据库自2014年1月1日起在我校暂停服务,目前为止,尚未开通,其主要原因是该数据库产品价格连年上涨,而图书馆经费有限无力承担。”不过,其中并未说明价格涨幅多少。
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则官方微博则彻底揭开了知网公司的“难看吃相”。
2016年1月7日,武汉理工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2015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合同到期,由于续订价格离谱,其与中国知网(CNKI)公司的谈判不成功。
图/武汉理工大学官方微博截图
“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声明提到。
也就是说,知网数据库价格年均涨幅已接近20%。
北京大学也曾发布因为知网涨价过高可能停用其服务的通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在官网发布中国知网即将停用的通知:“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上一年度合同截至2016年3月31日,期满后数据库商随时可能中断北大的访问服务。”
除了中科院提及的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各大高校采购知网服务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从公开信息看,大多高校年度采购费用在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之间。
例如,2022年,上海师范大学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的“中国知网”系列电子资源采购项目采购成交额为79.8万元;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采购中国知网数据库则分别花费150万元、127.85万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对比发现,相较于同类数据资源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的采购价格要显著高出不少。
例如,根据西北民族大学4月15日公布的项目中标公告,知网中标额为96.45万元,万方数据中标额为6.95万元;河北医科大学4月18日发布的中标公告显示,知网中标额为43.1万元,万方数据中标额为8万元,维普资讯中标额为14.5万元。
“知网资源还是全”“目前还是必须得用”“用习惯了”……多位高校研究者表示,彻底放弃知网数据库资源,还是不方便。
知网官方资料显示,CNKI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和发行渠道,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图/中国知网官网截图
也正因此,虽然知网有“店大欺客”之嫌,不少高校在抵制一段时间后,迫于各种需要和压力,还是再次与知网合作。
例如,武汉理工大学发布过相关暂停通知后,又曾发布微博表示,“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数据库商最终决定于2016年1月21日起,恢复开通我校中国知网数据库。”
“借鸡生蛋”惹争议知网备受学界诟病的,不只是连年涨价行为,其“未经授权收录文章,下载需付费”的做法,也引起诸多不满。
2021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一事,就引发过广泛关注。赵德馨提出,知网擅自转载他160多篇文章,自己下载还要收费,且从未收到一分钱稿费。
事件发酵后,中国知网的做法被网友们调侃是“借鸡生蛋”。
图/中国知网官网截图
此次事件以中国知网败诉撤稿并向赵德馨教授赔偿70多万元而告终。
知网发布说明称,自2019年起,中国知网已开通作者服务平台,所有作者一经实名注册,即可无限期免费使用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学术成果,并随时跟踪其研究成果产生的学术影响。
对此,不少网友并不买账,认为知网“吃相不要太难看”。有作家发声:“老教授诉知网,赔了70万,我在知网有386篇,能赔我多少?”
据了解,知网收录了大量核心期刊的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专利、海外文献等,用户下载均需付费。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注意到,普通会员在知网下载一篇论文,按页计费,比如4页的论文,按照0.5元/页的单价需花费2元。而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可以整本下载,价格在10元左右。
图/知网截图
还有网友认为,知网的做法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平台免费获取论文资源,读者要付费使用,论文作者本人却无法获得相应报酬。
对此,中国知网客服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如果是学位论文,可以联系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领取稿酬;如果是在期刊发表的论文,则中国知网不对作者个人发放稿酬,作者需要与相应的杂志社联系相关事宜。
不论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高昂的数据库服务费,还是来自个人的论文查重费以及文献下载费用,都为同方知网公司贡献了不菲的收入。
企查查资料显示,中国知网所属公司为同方知网数据出版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8日,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图/同方股份财报截图
同方股份财报显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毛利率53.93%;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96亿元,毛利率为5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