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实施中,企业价值观作为文化理念体系核心内容之一,经常引发大家热议和探讨,甚至产生较大分歧“企业价值观”这一词汇,或许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深究一下,其本质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正略咨询企业治理结构优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正略咨询企业治理结构优化(企业价值观的本质探究与应用实践)

正略咨询企业治理结构优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项目实施中,企业价值观作为文化理念体系核心内容之一,经常引发大家热议和探讨,甚至产生较大分歧。“企业价值观”这一词汇,或许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深究一下,其本质内涵是什么,如何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呢?

一、价值、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

谈企业价值观,首先,要明确其中的“价值”是一种主观的、可选择的关系范畴,是相对的,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比如一家初创的科技公司,创始人把“创新”作为企业的本位价值,那么规模、利润、效率与之相冲突时,自然让位于创新。

其次,“价值观”可通俗理解为是一种价值选择的“标准”,也可理解为选择的梯次,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诗歌《自由与爱情》中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显然其选择的价值梯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生命、爱情、自由。

那么“企业价值观”就是指企业在有效经营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基本目标。在企业发展历程中,从宏观层面看,有较为公认的几种典型企业价值观,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二、企业价值观的“四分法”

上述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定义,虽然提及了其本质内涵,但依然较为抽象。看“企业”价值观犹如看“人”之三观,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价值观究竟如何理解,更是存在种种困惑,在探讨企业价值观核心内容时,经常会思考:哪些是不可变的?哪些是可变的?不可变的逻辑是什么?可变的又因何而变?诸如此类的“灵魂拷问”。

为便于理解,使企业价值观更加具象,将之结构化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企业价值观层次的划分就是一种选择路径。结合业界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观“四分法”,通过分层定义,基本回答了上述问题。所谓的企业价值观“四分法”,就是把企业价值观分成四种,即核心价值观、目标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和附属价值观。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柯林斯和波拉斯在《基业长青》中给其定义是:核心价值观是固有的、不容亵渎的,是不能为了一时方便或短期利益而让步的。往往反映企业创始人的价值理念,“独特而顽固”,企业可不惜一切代价去恪守之。比如惠普公司颂扬的“惠普之道”就是如此。

什么是目标价值观?是指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拥有但目前暂不具备或正在倡导的判断标准。目标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补充,但不影响或不能替代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比如常说的“想要与狼共舞,必须自己成为狼”,表达了目标导向与倡导做法,但此狼与彼狼不同,此狼初心(核心价值观)不变,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什么是基本价值观?是企业和员工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判断标准,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企业在基本价值观方面较为趋同。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凭借基本价值观把一家企业与另一家区分开来。比如我们在探讨某航空公司核心价值观时,有人提出将“安全”作为选项之一,通过分析显然不妥,因为安全是该行业该企业正确的理念,但并非核心,只能作为基本价值观选项,从属于核心价值观,试问哪家航空公司敢不谈“安全”呢?

什么是附属价值观?企业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自然形成,并非领导者有意培植,反映了企业中员工的共同利益和特性,利于优秀基因传承和企业稳定,但其消极作用是可能排斥新的文化基因和发展机会。比如某具近百年历史的优秀国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深深植入于一代又一代员工的骨子里,值得传承,但同时要防止与新时代年轻员工“乐享奋斗”理念形成冲突。

三、企业价值观设计“七步成诗法”

理解了企业价值观的结构化之后,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呢?下面以正略咨询的实际案例简要展示说明。

2019年,正略咨询应邀为湖南某金控集团开展重塑企业文化与品牌体系的咨询服务,其中企业价值观方案的设计与研讨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其分析、研讨和决策过程的主要逻辑和步骤,概括而言,笔者称之为“七步成诗法”,具体步骤包括:推演、聚焦、增补、校验、升级、分层、表述。简介如下:

第一步、推演——要素分析,因子推演

总结政策环境、行业特征、国企特点、湖湘文化等方面外部影响要素,梳理出共同文化因子、趋同文化因子、个性文化因子。推演结果:(1)共同因子:创新、共赢、专业;(2)趋同因子:奋斗、价值导向、责任;(3)个性因子:略。

总结公司历史传承、管理导向、价值认同、方略引导等方面内部影响因素,梳理出共同文化因子、趋同文化因子、个性文化因子。推演结果:(1)共同因子:创新;(2)责任担当、诚信、市场化、服务;(3)个性因子:略。

综合企业文化因子梳理结果,企业价值观要素的选取,优先考虑“共赢、专业、创新”等共同因子,其次考虑“诚信、担当、市场化”等趋同因子,再次考虑“协同、以人为本”等个性因子。

第二步、聚焦——融入本我,提炼聚焦

根据价值观核心因子梳理,结合公司特质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聚焦,提炼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特色的价值观关键词。

第一、基于国有属性,通过分析研讨,提炼出“责任、担当”关键因子,确定相应关键词:担当、责任。

第二、基于集团属性,通过分析研讨,提炼出“市场化、价值创造、创新、开放”关键因子,确定相应关键词:创新。

第三、基于金融行业属性,通过分析研讨,提炼出“稳健、专业、诚信”关键因子,确定相应关键词:诚信、稳健。

第四、基于地方金控平台属性,通过分析研讨,提炼出“协同、共赢”关键因子,确定相应关键词:共赢。

第三步、增补——人本导向,衍生补充

结合调研诊断中显示的员工需求的主要价值理念进行分析,得出公司价值理念显性关键词。

此步骤主要通过综合分析国有地方金控平台定位和员工需求关键词的实质意义,得出价值理念显性关键词,包括:担当/责任 诚信 稳健 创新 以人为本 共赢。同时分析得出主要隐性关键词:开拓、公平、快乐。

第四步、校验——认知引领,范畴校验

尝试从企业自我认知方面进一步验证和校正企业价值观关键词范围。

一方面,通过调研中的成功因素分析,确定继承强化项:责任、担当。另一方面,通过调研中的制约因素分析,确定优化引导项:市场化、创新、协同、专业。同时,结合员工代表研讨显示关注点,包括:诚信、稳健、以人为本。最后选定价值观关键词范围:责任担当、专业、协同、创新、市场化、稳健、以人为本、诚信。

第五步、升级——基因剖析,传承升级

从企业文化价值因子表述的延续性方面,验证企业价值观关键词范围,即从原意和现实适用性两方面分析并提出公司2009年版本企业价值内容表述(即“自立、感恩、和谐”)的延续和优化建议。

第一、针对“自立”升级建议:自立后的继续成长,具有逻辑性;以“进取”或“增长”体现集团对市场化的倡导。更新词汇:成长。

第二、针对“感恩”升级建议:感恩仅是一种心理活动,用可以作为判断标准的“担当”来包含对社会、客户、员工、政府、合作伙伴的感恩。更新词汇:担当。

第三、针对“和谐”升级建议:和谐注重整体氛围,为了避免国企“大锅饭”印象,以“协同”来涵盖和谐的氛围意义,并可以突出金控平台所必须的协同标准。更新词汇:协同。

第六步、分层——明晰层次,强化逻辑

综上,结合企业价值观层次结构理论,进行企业价值观要素结构分析,筛选最终关键词汇范围清单。

根据企业价值观层次结构,对上述步骤中筛选的关键词汇进一步整理,分类如下:

“核心价值观”词汇备选:担当、协同、稳健;

“基本价值观”词汇备选:专业、诚信;

“目标价值观”词汇备选:创新、成长;

“附属价值观”词汇备选:诚信、以人为本。

第七步、表述——遣词释义,准确表述

结合标杆企业价值观表述中,其语言节奏和语法结构的特点,以及参考典型的表述风格,最终确定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方案。

鉴于客户对表述的简洁性要求,本次表述方案设计中,我们建议对基本价值观、附属价值观可适当隐藏,重点表述核心价值观和目标价值观。因此,企业价值观的最终表述为:

创新、协同、稳健、担当。

相应的方案释义方向要点如下(详细内容略):

创新——鼓励创新,开放包容。

协同——内外协同,共创共赢。

稳健——规范专业,稳中求进。

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责。

四、小结

通过对企业价值观设计的实际操作,总结以下几点:首先,方案设计应立足企业价值观的本质,结合内外需求,确立方案的方向和目标;其次,将抽象的内涵通过结构化路径进行转换,形成能具体实施的方法和工具,引导参与者在特定的、逻辑严密的框架中分析、研讨,集思广益;最后,还是回归其本质,通过反复提炼、升华,形成完善方案。

关于企业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各种文献资料层出不穷,本文仅立足某一视角进行了初步探究,并就亲历实施的咨询项目(部分环节)进行了一次复盘总结,希望本文提出的企业价值观“七步成诗法”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