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说一说我们开设《职场专访》这个专题的目的。

我们想给大家展示不同背景下的同学们,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能达到自己目前满意的工作状态。

为大家发现更多可能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实的职场生活,使大家清晰自己的未来规划。

同样,在这个主题下,我们不仅欢迎应届的毕业生们,同样欢迎职场工作3到5年的“前浪”,更希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嘉宾,能大家带来全新的思考职场的角度和方式。

希望更多的嘉宾能够加入职场的分享专访,文末可添加微信。


个人背景介绍:

L同学国内双非理科本科 美国某QS综排前100的金融硕士

他高考发挥失常,只上了双非本地他非常不甘心,考虑到国内考研非常困难,所以选择了出国。

但是留学之后,找工作依然受到第一学历的影响,给很多机构投递简历都石沉大海。找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才有了金融核心岗位的实习经历。

即便这样,在毕业之际,即使得到了头部投行同事的一致认可,想要入职依旧困难重重。

在实习、校招的招聘中他都一直遭受双非学历的影响,但最终,通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有幸遇到极具魄力愿意为其争取机会的领导,最终等到机会,进入了top10投行的王牌团队。

历经了千辛万苦,如今他已经在投行工作了一年多了,也顺利地做完了自己的第一个IPO项目和再融资项目。

希望学长的故事能够给金融求职者一些鼓励。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1)

下面是和L同学之间的问答

一、 金融行业招聘非常看重学历,您怎么看待双非学历求职的投行呢?

第一学历确实是一道门槛,大部分情况下你最起码得过关,才有机会做更多事情,才能够改变很多东西,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态度。

我很多时候也会想,“如果按照我当时的高考分数,我去了非一线城市的话,是能够上211学校的。如果我高考考得好一点的话,去一个“985”的大学,或许我的求职之路会比现在更好、更容易一点。”

当然,这也不是抱怨,因为能进这些学校的人,人家高考时确实发挥得更好。

最终从结果来看,我是幸运的,如今成功进入了头部的投行工作,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来自于清北复交的顶级名校硕士甚至博士。

回顾被第一学历折磨的经历,我已能坦然面对。在未来的工作中,双非学历的背景只会让我更加的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学历,尽可能地遮住第一学历的劣势。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双非学历想进入金融行业,注定是一条荆棘之路,像金融小百科和小金子老师都说过相关的内容,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可以去听听。

我觉得双非学历虽然影响很大,但是我们也是有选择的。明确自己的目标之后,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突破各种人为设定的条件。

比如说你在实习的时候就能完整地达到一个正式员工的工作水平,大部分985、211的同学跟你一比,都幼稚得不行,领导自然更想要你,会全力去帮你争取。

如果你的第一学历没有那么亮丽,也不必妄自菲薄,后天的努力依然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2)

来自《平凡的荣耀》的剧照

二、您在正式入职之前的实习和学习是怎样安排的?

总的来说,我一共做了四份实习。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尤其是头部企业是非常看重学历的,对一本双非的我来说,要想进去实习非常难。

找第一份实习的时候,我给了很多的金融机构投递了简历,算下来至少有200多份简历,都毫无音信。

那段时间我很焦虑,特别是看到以前的高中好哥们都在名校,去了顶尖的机构实习,我更觉压力山大,日以继夜难以入眠。

这个时候才感受到双非学历想要找到对应的实习,实在是太难了。

最后,我的第一份实习还是金融小伙伴的老师推荐的,到一家证券公司的研究所工作。

能够拥有一份相对应的实习,我非常地激动,也很感激,去之前,我再三向对方保证,自己可以24小时到岗,一周可以工作7天。

我想表明只要有实习机会,我就会非常的努力。

2019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实习。和我同时进去的都是来自清北、人大、央财的实习生,只有我是双非学历,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不能被别人看贬、不能给介绍人丢脸。

实习助理的工作很琐碎,当时需要跑很多地方做调研,当时卖场的促销阿姨经常会误解我们是竞争对手或厂家的人而赶我们离开,不让拍照,不难想象这个工作很枯燥还经常费力不讨好,没有实习生愿意做。

我很珍惜实习的机会,想着年纪轻轻的吃点苦算什么。每天跟卖场的促销阿姨套近乎,跟她聊天,也许是她觉得大学生出来实习也不容易吧,她慢慢接受了我,而且还把她了解的产品情况都告诉了我。

实习的生活持续了两个多月,大家都觉得我办事认真、靠谱,我才慢慢被大家接受认可。

公司团队的首席研究员找到了我,他带着我做调研,他耐心地给予我指导,并帮助我独立完成了一篇关于企业发展的深度报告,一切都让我受益匪浅。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3)

来自《输赢》的剧照

有了第一份实习的经历,我想去投行实习,投递简历开始有更好的回应。

我的第二份实习就是在北京的一个大型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做实习生。

我很清晰地记得当时面试负责人留了一项作业作为笔试题目。

我很认真地完成了题目,连格式、字体、装订也丝毫不敢马虎,最后我是从清北复交等20多个候选人中被留下来。

不过,入职前,分析师老师明确地告诉我:

第一,我们就要了你一个,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第二,你本科是双非院校,不符合我们招聘最低门槛,没有留用机会。

即便如此,我还是很珍惜,认真做好每天的每一件事,我想的是即便不能留下,这份经历也弥足珍贵。

投行的实习工作,除了录银行流水、上门走访、跑函证,检查数据等基础工作外,负责人开始带我做更多案例研究,教我了解客户在上市过程中的想法,他们的想法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否有执行的必要性可行性……

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并告诉对方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每个时间节点内应该做哪些事情、这些过程中又需要律师跟会计怎么配合……

这次的实习时间将近一年,培养了我很多能力,让我对于国内投资银行业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在经历了两份实习之后,我去了第三份实习,也是另外一家头部券商投行的实习,又度过了3个月,深度参与了某企业IPO项目。

最后,看到了现在公司招聘留用实习生,因为我之前长达两年的实习经历,领导也觉得我的实习经历非常过硬,才招了我去实习留用。

每一份实习都让我成长,每一次认真都有回报,学无止境,我相信我留学归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4)

来自《没有工作的一年》剧照

三、因为疫情,您要一边上网课,一边实习,您是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呢?

猝不及防地,2020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轨迹。

本来我是要前往美国大学攻读金融学了,但是武汉疫情在全国范围蔓延,签证停办,我只能在国内线上上课。

因为课程改为国内网课形式,我就有机会去备考CPA考试,而我也到了现在工作的这家头部证券公司实习。

我当时是一边上课一边工作,白天竭尽全力地完成公司的每一项工作,不遗余力,晚上全力以赴完成学校网络课程,通宵完成课程作业,周末进行CPA考试复习及学校考试,咬牙坚持熬过这段关键且漫长的时光。

就是这样,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当时确实很累很累,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想要得到这份工作。

本来我是能够在这个公司留用的,因为当时领导认为我的能力已经达到一个正式员工的水平,这当然取决于我前面的三段投行相关的实习经历和自身的努力。

但是,无论暑期还是校招,公司的人力还是坚持不能放宽对本科的要求,这个消息给当时的我泼了一盆冷水,我以为我努力提升就能够改变双非学历的命运,没想到还是被第一学历绊住了脚步。

尽管领导亲自出面为我争取说好话,但仍然过不了HR那一关,对于头部机构而言学历是个死门槛。从2021年1月到6月,我慢慢心灰意冷,觉得自己熬不过去了。

在这期间,我不停地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不仅仅是一些大机构,包括一些很小的机构也会因为本科学历且临近毕业而拒绝我。甚至公司也建议我要去其他中介机构待一段时间,团队再通过社招的方式把我招回来。

然而,团队不断想办法,包括不断给更高级别的领导进行反馈,最终,凭借领导的争取、同事们的信任、客户的口碑,在毕业一个月之后,我等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公司正式录用了。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5)

来自《请叫我总监》的剧照

四、您当时找实习遇到了什么困难?并且您觉得实习中怎样做才能让领导觉得靠谱?

我觉得对于第一学历最大的困难,就是投出去的简历杳无音讯,即便简历上有些优秀的地方,也会因为第一学历被筛下去。

我工作了之后,才明白机构的人力部门卡学历,是为了节省招聘花费的时间成本。

这样做,确实会导致找实习时简历的通过率很低,这个时候,你只能海投简历,或者像我一样找到金融小伙伴的老师,提升能力,当自己的能力达到机构标准的时候,金融小伙伴的老师也会推荐不错的实习机会的。

在实习中,我觉得就是把每一件事情,每一件工作都做好,做到极致,做到超越领导,超越老板跟同事们的期待值,就不断的去拔高他们期待,并且能够达到一个正式员工的能力,你的靠谱就显而易见。

举个例子:比如说,领导让你去写招股书,他可能最初的期望是锻炼你,并没有抱任何期望,但如果你写完的招股书,可直接用,这个时候就超出了领导的期望,领导就会觉得你非常靠谱。

还有比如查找案例,不要仅仅局限在简单地查找案例上,要分析领导为什么让你查找这个案例?不要局限于工作的表面,要去延伸这些案例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和多套解决方案及各方中介应当完成的事项。

还有比如简单的客户走访,在完成走访工作的同时,还能发现优质潜在客户并建立积极联系,协助领导推进甚至落实潜在项目储备,也是超预期。

说白了就是站在正式员工或者更高层次的领导角度去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尝试逐步去胜任更困难的工作,而不是仅限于领导交代的工作。

在工作中把问题想在领导的前面,不仅仅节省领导的时间,而且也能提升并证明自身的能力。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6)

来自《我的前半生》的剧照

五、 现在您每天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呢?您觉得理工科背景对你的投行工作有没有帮助?

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负责IPO、再融资、并购重组项目、相关股权融资项目。

这个项目的业务与技术部分,主要就是研究公司的行业,还有公司具体的业务产品,还有具体的业务技术发展水平。

研究硬科技,我作为理工科有的一些思维逻辑方式,是能够解决工作中绝大多数问题。

现在,理工科背景在金融行业是越来越吃香了,理工科在数学、逻辑思维、数据分析、建模和计算机上更强,而这些正是金融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

而且,行业变化很快,在产业投资的时候,需要理工科背景的支撑。

如果你够细心的话,可以从各个JD中看到,理工科背景、复合背景的的人才优先越来越明显。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7)

来自《当你沉睡时》的剧照

六、看您现在也开始招实习生了,那您认为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投行?

我觉得适合做投行的人,一个是靠谱,做事认真细心不出错;二是抗压能力强,因为投行工作压力大,需要较强的抗压能力。

我在招实习生的时候,免不了看的还是学历,通过学历的筛选可以节省招聘的时间成本,学历是筛选人才最快的途径。

我在看简历的时候就能够快速判断出是不是想做投行,有的简历本科是普通的211,985硕士,有一些投行的实习经历,这样的简历我基本上都会给一个面试机会。

如果学历不好,加上实习经历很杂,必然是被筛掉的。

想进投行,首先肯定是要求名校背景,学校是作为入行的平台基础,以我面试各种人的情况来看,确实好的学校背景真的是能够起很大的作用。

在学历过关的情况下,看重的就是能力了,如果说你的能力不行,即便是清北复交,我要你来做不了事情也没用。

所以说,名校背景是一道靠谱性的筛选,最重要的是要有相关长期且深度的实习经历或者所面试岗位熟练的能力,在实习的时候,认真靠谱,领导认可,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历上的瑕疵。

进头部投行需要什么学历(从双非本进入头部投行)(8)

来自《致青春》剧照

七、最后,给如果是想做投行的,双非学历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吧!

首先就是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要做投行,可以先去投行实习三四个月,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判断,包括自己的能力,对于生活、工作上的时间分配。这是最重要的,不然之后工作中会过的非常痛苦。

要想清楚没有名校学历,想走这条路,注定是“荆棘之路”。起步就是地狱模式,你几乎没有任何筹码可以浪费。

其次就是你不可能像名校同学一样去体验生活,我们必须尽快定好方向,然后在这个细分方向全力以赴,以超越同龄人的速度疯狂成长。

像是我知道的一些双非的同学,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脏活累活不拒绝,基础的事情做到完美状态,比如说会计师、评级机构,名校同学可能觉得逼格不够高,而且异常辛苦,并不愿意去,这就是最典型的“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是去锻炼几年之后出来的竞争力是完全不一样,这也是很多双非学历同学的跳板。

总的来说,最终能否去到好的工作,实力和运气缺一不可,双非同学就是要比名校的同学付出更多,才有逆袭的机会。这真的很正常,如果在招聘的时候完全一致对待,反而不公平。不然人家当年考试就不会那么难。

但是,虽然双非学历处于劣势,你就要更早地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提早做好准备,达到更高的能力水准,这样才能够把别人PK下去。

总结

学长用他的努力告诉我们,即便双非学历的背景,前进的路途泥泞,但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能力的认可和未来。

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努力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迫随遇而安。

我们所看到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身怀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所有的优秀光芒,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想要分享自己经历的嘉宾,可以私信小编

麻烦备注:职场专访 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