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欧洲的一个考古组织在探寻古遗迹时,在一个洞穴中发现了成群的壁画。据推断,这个洞穴的形成年代十分久远,大约能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壁画的斑驳程度上来看,考古学家们基本推断,壁画的形成时间至少也有几千年了。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

为了搞清楚壁画的准确形成年代,考古学家们在这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调查走访,查阅古籍等方法,最终确定洞穴内的壁画可能创作于两万年前并且这些壁画还不是同一时间完成的,有多次绘制的痕迹。

在这两万年的时间内,洞穴所在的位置曾经被海水覆盖过,这些壁画曾被长时间地浸泡。那么这些壁画是如何保存下来的?为什么历经海水侵蚀还能够保存得相对完整?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2)

大约500万年前,人类诞生,在这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利用聪明的大脑创造了无尽的文化财富,壁画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壁画作为一种墙壁上的艺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和人文情况。从壁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以前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养什么样的家畜等等。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3)

壁画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会在墙壁上、洞壁上画各种表示记事的符号和图案,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像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都曾有壁画留存,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也曾留下了众多的有关宗教的壁画,米开朗琪罗就曾用四年的心血在西斯廷教堂的屋顶绘制了《创世纪》壁画,成为世界上流传不朽的名作。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4)

我国也不例外,自周代以来,我国的先人们就在宫殿的墙上绘制精美的壁画,彰显国力。去世后还会在墓室里绘制墓主人的生平重大事件,作为后人参考的一种资料。我国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还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其壁画之精美,创作之精细,影响之深远,意义之重大,都是不可估量的。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5)

但是纵观世界上的所有壁画,不管是几千年还是几万年前制作的,无一例外,几乎全能保存下来,有的甚至被风沙、海水侵蚀过,是什么工艺能够让它们得以保存呢?

提到壁画,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视剧中那些一暴露在空气中就迅速氧化消失的场景,这是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壁画现世时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壁画都不会消失得那么干净,即便是风吹日晒,也能留下斑驳的痕迹,有的甚至连颜色都不会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绘画技法,二是绘画材料。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6)

与众不同的绘制技法

按照目前对壁画的研究,考古学家们把壁画分为了两类,一类是绘画型,一类是绘画技艺型绘画型很好理解,就是直接用颜料画在平整的墙面上,优秀的画手一般都能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和现在我们画黑板报一样。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7)

绘画型壁画也有好几种分类画法,第一种就是干壁画,用泥巴和石灰浆混合在一起,绘制材料比较干,绘制的墙面也必须是干燥的,因此取名为“干壁画”。

第二种是湿壁画,就是先把墙面打湿,等到它半干较黏的时候,用清石灰水调一下带颜色的颜料,然后一次性地画在墙壁上。这种画法比较考验画师的速度,因为墙壁一旦干掉,那画出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8)

第三种是蛋彩画,就是用鸡蛋清做调和剂,将颜料搅开,画在干燥的墙面上。用这个方法绘制的壁画,颜色鲜艳,容易干,还异常的坚固。

第四种就是蜡画,将融化掉的蜡与颜料混在一起,先绘制在墙面上,绘制完毕后统一用火烤一下,蜡微微融化,壁画会变得更加油亮,颜色格外鲜艳。这样会延长壁画掉色的时间,能让壁画历经千年仍旧能清晰地看出颜色。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9)

绘画技艺型就是指加入工艺手段的壁画方式,这个工艺手段就是雕刻,这种壁画方式能达到平面壁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会格外立体。因其雕刻的特点,所以绘画技艺型的壁画比平面壁画更容易保存下来。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0)

这种壁画一般都是在原有墙面的基础上,用水泥掺着石灰、石英砂、白垩土等建筑材料,人为的先制造一块新的墙面,在这个新的墙面上雕刻,然后再将颜料涂在表层。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新墙面的建筑材料中掺上不同颜色的颜料,一层一层地造新墙,等它半干的时候,一块一块地剥出不同颜色的涂层,然后雕刻成壁画。这样的方式即使是最上层被侵蚀了,下面一层也还能看出壁画原有的样子。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1)

与众不同的绘画材料

一般能历经千万年不掉色的壁画,所用的颜料里都掺杂了几种特殊的矿物材料。就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来说,历经1200多年,还能维持如此原始的样貌,就是因为它的绘制材料不同。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2)

甘肃的地质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的矿物岩石标本,这些矿物岩石都是当地的特色岩石,在它们的身上能够提炼出一种矿物颜料,将这种矿物颜料和普通的石灰、水泥等混合在一起,所绘制的壁画稳定性非常高,不会因为遇空气氧化而变色,也不会因海水侵蚀而破败。

北宋时期著名的《千里江山图》就是用这种矿物颜料所绘制的,以至于现在仍能见到那浓翠欲滴的一抹青绿。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3)

而且,矿物材料显色度高、黏性好,不同的矿物岩石能够提取出不同颜色的材料。在几千年前甚至是几万年前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除了黑白灰之外的其他颜色相对来说比较难得,将它们研磨、提取,制造出五颜六色的颜料,所绘制的壁画比起普通的壁画要更精美。

远古洞窟 洞穴上竟有远古壁画(14)

正是由于绘画技艺和绘画材料的特殊性,使得千百年前的壁画无论是经历海水侵蚀还是风吹日晒都能够一直保留下来,让我们看到那个文化、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这是先人的智慧,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在参观壁画时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到这些人类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李岩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知网 2021-12-11

李娜 《中国古代壁画颜料变色问题研究》 知网 2021-12-31

万壮 《古代壁画的侵蚀现象与当代仿古情结》 知网 2011-01-15

常晶晶 《古代壁画中颜料及染料的拉曼光谱研究》 知网 2010-04-01

张昕昉 《传统矿物质颜料在当代重彩绘画中的应用》 知网 2014-05-10

作者:小阿部 审核henna 校稿编辑: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