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臣(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研究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工匠精神激励奋斗者干出不平凡业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弘扬工匠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工匠精神激励奋斗者干出不平凡业绩

弘扬工匠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工匠精神激励奋斗者干出不平凡业绩

作者:陈臣(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五一劳动节,是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也是致敬“工匠”们的节日。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工匠精神的激励作用,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执着专注——道技合一的理想境界

执着专注是工匠们锲而不舍、心无旁鹜、倾情投入的精神体现。匠人易得,匠心难练。“佝偻承蜩”的故事以小喻大,告诉我们“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正所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梓庆削木为鐻,“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生动展现了匠人是如何领悟“道”的真谛,进而达到“道”的境界的;疱丁解牛“以神遇而不能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既尊重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又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对执着专注所达到的道技合一理想境界的形象表达。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工匠们只有将自己有限的精力专注到所从事的行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日积月累方能成就伟业。新时代大国工匠们要保持初心不改,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奉献毕生才智,为“择一事终一生”作出时代注脚。

精益求精——尚巧达善的价值追求

精益求精是工匠们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力求完美的精神体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现的就是工匠们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时尚巧达善的价值追求;《核舟记》中,“技亦灵怪”的奇巧之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让人看罢对古代雕刻艺术的精美绝伦赞叹不已;“炉火纯青”一词正是源自于冶炼锻造,而后泛指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精湛高超的境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生动体现在工匠们以近乎严苛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不断改进产品的工艺,雕琢自己的产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工匠们更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使工匠精神在提质增效主战场上闪耀光辉,让“精耕细作”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一丝不苟——严谨敬业的职业态度

一丝不苟是工匠们敬业担当、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精神体现。工匠们深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岗位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中国古代劳动者非常注重细节,很早就建立了以“物勒工名,以考其诚”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体系,还有国家级“质量档案”骨签(注:即为古代记录各地工官和中央某些属官向中央“供进之器”详细信息之物)可进行质量溯源。孔子主张“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教导我们做事要严肃认真、恭敬谦逊;韩非子的“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告诉我们不能投机取巧,要耐心坚守。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培厚工匠精神的土壤,推动更多工匠竞相涌现,并号召工匠们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倾注匠心,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精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追求卓越——崇德尚技的进取意识

追求卓越是工匠们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开拓创新的精神体现。这既体现在道德境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体现在技艺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品高才能致远,“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干是德行的辅助,德行是才干的统领。同时,“不日新者必日退”,工匠们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追求至善至美境界。开宝寺塔刚建成的时候,“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面对人们的不解,都料匠预浩解释道:“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建筑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变则通,通则久”,工匠们不断创新才能打造有生命、有灵魂的产品,才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铸就新的历史伟业,使“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彰显时代价值。

工匠精神是敬业态度、担当精神、严谨作风与卓越品质的综合涵养和素质积淀,其精神品质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工匠精神庚续文化根脉,紧抓时代特征,也必将激励着新时代奋斗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