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对于社会保险存在很大的质疑,认为投资回报率低,社保基金池子资金不充实,社保本质是寅吃卯粮等质疑。甚至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投资水平很高,可能通过投资或者购买商业保险来替代社会保险。这是真的么?

交个人社保和不交社保有什么区别(社保保险的本质是什么)(1)

其中的数据来源很多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据此得出依赖商业保险,而放弃社会保险的结论。我觉得都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这个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看到我国社会保险的本质。我国社会保险金的计算标准是双标定,而不是单标定。社会保险双标定的意思是,由于其是由当期缴费来支付当期退休金,要满足国家稳定的要求,所以社会保险金计算既标定本金收益,也标定基础保险金的实际支付水平。我们现在基础养老金的支付标准,就是所在城市当年的平均工资,而不是你池子放的钱的实际收益率。与之相对的是商业保险,其收益金返还是典型单标定,也就是只考虑本金收益,不会考虑通货膨胀等其它因素。

当然有些人分析一下,觉得这里面存在不公平,社保不仅是社会保险的手段,还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收入再分配。这是真的么?我觉得可以说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

而对于按照实际工资标准来支付高标准社保保费人群来说,他们多缴部分的保费的收益率是显著低于同期商业保险的,其实际上用于补贴了低保人群。当然这部分缴费人群多数是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就业。这些就业主体对按法律要求尽社会责任是敏感的,对于规范管理的成本是不敏感的,吃亏也就吃亏了。而对于支付最低标准社保保费人群来说,是国企收益、烟草销售收入、国企利润、高保费人群对于他们进行了实质性补贴,实际上是占便宜的。下面有个图很直观地显示了这个收入再分配的过程:

交个人社保和不交社保有什么区别(社保保险的本质是什么)(2)

社保保费缴纳在最高限额之下是按照上一年度实际收入工资总额进行缴纳的,工资、养老保费是同比例关系增长,但是养老金的增长比例却显著低于工资和保费和增长水平。这就造成了图中社保平均工资之上的阴影面积,对于社会平均工资之下的阴影面积进行了补贴(未考虑社保基金其实充实渠道影响),从而进行了收入再分配。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对于我们现政权不是特别没有信心,而对于自己的投资水平也不是特别自信的话,必须要按照最低标准投保社会保险,搭上国家社会福利的车,避免基础性风险。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商业保险。

实际大多数人也是这么操作的,大部分个人灵活就业人群、私企、民企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社会保险。就是既要防风险,又要防吃亏的理性操作。

当然国家自然能看出这个操作中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曾经对于社保缴费进行过集中稽查,想要纠正多数企业只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的问题,来增加社保资金,避免占便宜人群成为大多数。但后来发现,这样做对于利润率比较低的企业影响较大,也就不了了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