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压寨夫人颜值(美女才女命运多舛的)(1)

史咏梅像

舒芜是当代著名文人,桐城人。旧时桐城、枞阳本为一县,解放后分置。《舒芜晚年随想录》的《压寨夫人》,记录的便是枞阳刘东雄、史咏梅夫妇的生平际遇:

“史咏梅,1922年出生于枞阳县史李庄(该村居民主要为史、李二姓,距敝乡仅数华里),她的一生因与土匪刘小癞痢有关而为乡里传闻。史咏梅父母生子女八人,除史咏梅外,其余七人皆先后去世,故父母视之如掌上明珠。入著名的浮山中学(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曾在此任美术教员,周恩来养女孙维世曾在此读书)读书。19437月,就在她中学将要毕业时,被当时驻军枞阳镇的国民党抗日江防支队独立大队长刘东雄(俗称“刘小癞痢”)盯上,先后三次抢亲,最后一次以杀害史李庄全村男女老少相威胁。为救全村父老,史母将女儿从仓库夹墙中叫出,无奈作生死哭别。解放前夕,刘小癞痢潜逃台湾,史咏梅以“助夫潜逃”为由,被判刑二十余年,年过半百方才出狱。出狱后,流落长沙洲(长江江心洲),境遇凄惨,据传以卖身为生。史咏梅与刘东雄育有三子,二女,其幼子在监狱中被人领养,下落不明。

枞阳县城近景

刘东雄(19181992),外号“刘小拉瓜”,枞阳桂家坝(今汤沟镇桂坝村)人。“拉瓜”在枞阳方言中,主要意思是邋遢。癞痢,指的是秃疮,俗称“癞痢”。刘东雄外号“刘小拉瓜”,而不是“刘小癞痢”。据熟悉刘东雄的地方人士介绍,刘东雄长得很高,仪表堂堂,虽不识字,倒像个白面书生。

日军占领枞阳地区,十八岁的刘东雄被日本兵拉夫。刘东雄为日军去抬猪时,途中不小心将猪弄跑了。刘东雄非常害怕,吓得不敢回家,于是跑到民国桐城县的东南大队当兵,一直干到桐城东南大队的中队长。

刘东雄表现不俗,1942年被选调到立煌县受训。立煌县是民国著名将领卫立煌的故乡,即今安徽金寨县。受训结束后,桐城东南大队溃灭,刘东雄无队可归。此时,安徽省城安庆成立了汪伪政权,建国军独立步兵团团长刘迈将刘东雄收留,并让其担任副团长。不久,刘东雄又被送到南京将校团学习。学习结束后,经新四军动员,刘东雄率原桐城东南大队残部投奔了新四军。

100岁压寨夫人颜值(美女才女命运多舛的)(2)

水圩谢氏宗祠——江北新四军驻地

加入新四军后,刘东雄部进入枞阳水圩(今枞阳县陈瑶湖镇水圩村)。江北新四军师部驻无为,师长曾希圣拟将刘东雄部改编,并派往外地,刘东雄心生不满,背叛新四军逃回老家。

桐城当局获悉刘东雄背叛新四军后,将其收编,委派刘东雄担任桐城县独立警保大队(后改为自保大队)大队长,刘东雄从此与新四军为敌。

日军投降后,刘东雄部被地方当局解散,但刘东雄拒绝交出武器,从此横行于地方。随着内战形势的紧张,地方当局重新让刘东雄出任桐城县联防大队大队长。1948年,刘东雄部又被改编为桐城县第二自卫团,下辖三个营,刘东雄担任桐城县第二自卫团团长。1949年春,解放军大军南下,秘密联络刘东雄,策动其率部起义。刘东雄答应弃暗投明,最终又惧怕他与我军历史上的血债,担心日后遭到清算。解放军进攻枞阳镇时,刘东雄部的两个营起义,刘则亲率一营与解放军对抗,为解放军击溃。刘东雄逃窜过江,1950年到达香港,后在香港经营电影业,晓有所成。

史咏梅(19222005),枞阳县史李庄人。史咏梅父母生有子女八人,除史咏梅外,其余七人皆先后去世,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史咏梅就学于著名的浮山中学,19437月高中毕业。地方著名的才女、美女,刘东雄对史咏梅倾慕已久,以史咏梅“私通新四军”为名相要挟,强抢史咏梅,逼其与之成婚,史咏梅被迫成为“压寨夫人”。

1949年春,刘东雄部被解放军击溃后,史咏梅随刘东雄逃至江南,在青阳境内与刘东雄走失,史咏梅返回了家乡。因“反革命历史犯”,史咏梅被判刑十五年。史咏梅狱中拒绝认罪而自杀,由此被加刑三年。史咏梅刑满后无家可归,又留在监狱两年——二十八岁入狱,五十岁出狱,史咏梅可谓命运多舛。

史咏梅与刘东雄育有三子二女,入狱时幼子仅十个月。幼子随史咏梅在监狱,四岁时被送孤儿院,后下落不明。家中的另四个子女,也因史咏梅入狱而流浪街头。

史咏梅《狱中泪》云:“白发呼儿应解鞍,红颜孤枕怨衾寒。湘江竹上痕犹在,战地碑前洒不干。人去灞桥情脉脉,歌传楚帐夜阑阑。世间多少伤心泪,难比囚娘泪更酸。”

100岁压寨夫人颜值(美女才女命运多舛的)(3)

史咏梅诗集书影

改革开放后,史咏梅被结合进枞阳县政协。1991年,史咏梅曾率子女前往广东与刘东雄相见。刘东雄原配钱氏,育有二女。在香港,刘东雄再娶唐氏,育有一女。晚年的史咏梅身体多病,吟诗作画度日,著有诗集《咏梅吟草》、《咏梅吟草续集》等。2005年,史咏梅安然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