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2021上半年什么剧最火,《觉醒年代》榜上有名。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

不少网友表示,“从没想过自己看主旋律会看到哭。”

我也是啊!

就说巴黎和会那一段,三位外交官陆征祥、顾维钧和王正廷,堆着笑脸去找美英法三国,为了在青岛问题上争取他们的同情与支持。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

“我们会彻夜守在电话机旁。” 这句话好卑微,让我好难过。

低三下四求人的姿态,他们眼中的绝望,甚至是屈辱,通过镜头展现得淋漓尽致。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3)

而第一次知道这部剧,是在微博看到一截片段,毛润之首次出场。

网友是这么配文的,“他自风雨和苦难中而来,如光般耀眼。”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4)

当时觉得特别感动,再加上网友倾力推荐,就这么追了。(咋又是网友推荐哈哈哈)

事实证明,好剧一传十、十传百。从剧刚播完时的豆瓣评价2万多人,到现在已有超过30万人,评分高达9.3。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5)

而剧情也是回望百年近代史影视化相对较少的一类。从1915年至1921年,从《青年杂志》到《新青年》成为我党刊物,着重介绍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我党成立的历史。

主角陈独秀与李大钊,可能上学时书本上关于他们的讲解都不算特别仔细,所以,这样一部主讲南陈北李的剧集就更值得我们的关注。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6)

良心制作、神仙选角

因为剧太好看,《觉醒年代》频繁上了热搜,网友们或是夸奖良心制作,或是称赞神仙选角。

我想《觉醒年代》的成功,和导演、编剧、演员以及每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分不开关系。

编剧龙平平透露,觉醒剧本是他们从2014年10月份开始写的,直到去5月才完成,前前后后总共花了六年时间,修改了九次才完成。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7)

而且龙编剧在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研究党史的工作,时间 专业,很难不打磨出优质的剧本。

选角方面,相信朋友们都被剧中鲁迅先生书写狂人日记给震撼到了。

为了演好那一段戏,演员曹磊在一接到鲁迅这一角色之后,就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帖子打基础,之后又接着模仿鲁迅的笔记。

这些散落在地上的纸张,全是曹磊本人手写完成。就连这、趴着写也是曹磊的想法,更能体现出鲁迅当时的痛快。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8)

而且由于鲁迅先生常年抽烟,手指必有烟渍,为了更加贴合角色的形象,曹磊还将自己的指甲涂满了烟渍,这是连导演都未注意到的细节。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9)

说真的,这才是作为演员的自觉啊,演技过关,将自己完全带入角色之中,“我即是他,他即是我。” 如此,观众怎会不入戏呢。

不只迅哥儿,张桐饰演的李大钊也深入人心。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0)

说实话,我一开始没get到张桐的演技,但越到后面越觉得,这就是大钊同志本人啊,形虽不像却神似。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1)

李大钊本人

在他向长辛店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在他于海边目睹灾民的惨状时,眼神的坚毅让我相信,这样的人,跟着他走不会错。

剧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年轻演员,这是剧方在给新人演员机会。

有网友说过这么一句话,“看完觉醒年代,没人不爱陈延年。”

张晚意和延年一样,有着坚定的眼神,有着处变而不惊的精气神,如此重要的角色和戏份,个人觉得,张晚意演绎得很合格。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2)

而最最让我们破防的,就是延年乔年奔赴刑场的画面,他们脚上带着镣铐,脸上却带着笑容,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

人物形象十分立体。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3)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4)

再多说一句,选角最像的就是溥仪了吧,这真的不是一个人吗?导演组上哪儿找的小演员啊!

图左为溥仪,图右是剧中小演员。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5)

在场景制作方面,剧组也用尽了心思。

剧中的《新青年》编辑部,是仿照旧址修建而成。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6)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7)

新青年旧址

单说门前的车轴印,是工作人员用渣土黄土加碎石子叠在一起,总共用了38辆8吨以上的马车来来回回压了三天形成的。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8)

为了一比一复原红楼,美术组数次前往北大红楼量尺寸拍照片。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19)

剧中北大红楼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0)

真实北大红楼

只有处在更为真实的场景之中,才能让演员更加进入状态,让观众更加感同身受。(不过受资金限制,只修建了一层,剩下的四层是靠特效来展现的。)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1)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很小的细节,比如蔡元培吃饭用的铝饭盒,剧里出现的暖水壶,有些一扫而过的镜头都必须精益求精。

导演张永新表示,就连新闻报纸都是团队找了新闻单位用新闻纸复刻的。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2)

整部剧的色调看起来也很符合剧本严肃的基调,以灰色为主,没有过度曝光,打在每个角色身上都恰到好处。

也许其中一些细节制作我们看剧时不曾注意(毕竟就算细节控也做不到扒清所有的细节嘛),但这样的高水准,谁不爱?!

先辈们是活生生的人

会笑也会哭

在打开《觉醒年代》之前,我本以为这部剧讲的仍是百年前的各种大事,例如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和我党成立等。

但看完43集之后才明白,先辈的思想是怎么样逐步发生变化的。

延年一开始信奉无政府主义,还和同学们一起创建了工读互助社第一实验小组,开食堂、放电影等等。

但互助社的解散证明了无政府主义不能救中国。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3)

这样的思想转变,刚好是他们的日常。

我们通过屏幕观看的是这43集的电视剧,更是先辈们为了新的中国而殚精竭虑的每一天。

曾经提起抗战剧,可能我们第一想到的会是手撕鬼子这样让人贻笑大方的闹剧,或者是各种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如今,主旋律作品也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将那个时代的人们具体刻画出来,形成一种“接地气”的模样,讲述他们平时的生活,这正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4)

李大钊一家人在唠嗑

先辈们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几个字、几段话,而是变成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啊,你看,先辈怎么会没有情绪呢,他们会笑也会哭。”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5)

同学们为了不同的见解而互相争论

这样的主旋律,真正走进了年轻人的心里,因先辈喜而喜,因先辈忧而忧。

剧名觉醒两个字也取得非常合适,我们需要知道革命胜利的结果,也需要了解革命的过程,思想的碰撞、思想的觉醒,这也正是革命的一部分。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6)

很多主旋律作品会用战争和流血表述百年前的历史。诚然,革命需要流血,革命需要战争,但《觉醒年代》却讲述了为什么要革命,如何去革命。

为什么要革命?因为他们看到了苦难的人民。

如何去革命?传播思想,发动民众。学生们去街上发传单,大钊同志去长辛店给工人讲解马克思主义。

两个问句,《觉醒年代》用一帧帧画面生动地向我们诠释了答案。

百年前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日新月异的新生活;百年后的我们,更应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今天。

曾经听的是旋律现在听的是情怀(主旋律也能走进年轻人的心里)(27)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以李大钊《青春》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