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久不见。几个月前就加班加点看完了《觉醒年代》,看完后心有千千结,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一直到现在才提笔写点什么。

几个月过后,对这部剧的一些想法反而沉淀得更加清晰,一些直观印象逐渐模糊,但有一个形象却在心中越来越明朗,他就是:辜鸿铭。这是本剧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是深刻理解这部剧的一个着眼点。

中学历史对辜鸿铭的描写是: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履历丰富,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士在北洋。从学术观点来看,他致力于捍卫、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1)

辜鸿铭照片

《觉醒年代》对辜鸿铭的形象进行了更立体的还原:一方面,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梳前清辫子,穿马褂,出行有两个仆人随从(一个帮他拿水烟袋、一个帮他拿茶壶),家里还几位青春貌美的妾室伺候吃穿用度。

辜鸿铭清高桀骜,特立独行,每每与陈独秀主张的新文化叫板,可谓“抱残守缺”。张勋复辟时,辜鸿铭参与了末代皇帝溥仪的“御前会议”,还领了个外交部的差事。电视剧的前半段,辜鸿铭被当做“反派角色”来塑造——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生活腐化堕落,逆历史潮流。可随着剧集的发展,辜鸿铭的另一面逐渐显现出来。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2)

辜鸿铭电视剧形象

第十一集是辜鸿铭的高光时刻,他的一段爱国演讲,成为全剧的一个小高潮,且摘录几段共赏。

辜鸿铭谈如何受到西方人尊重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毛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英语,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他们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辜鸿铭谈中国人的“温良”品质

“美国人纯朴、博大,但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不纯朴……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在全世界都公认的,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他们会将心比心,以己及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儿,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

听完辜鸿铭的演讲,才发现原来他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也在探索国家的未来,他骨子里其实隐藏着一颗爱国心。

辜鸿铭的这些见解可谓是让当时对自身民族性存疑的同胞为之一振,令先进派客观地审视、汲取中西文化之所长,而他所说的中国人独有的“温良”品质恰是该剧向我们传达的一种精神,是我们看剧时为之触动、共鸣的力量之源。

|《觉醒年代》通过生动的细节,向我们展现了“温良”中国人所特有的风采

举几个例子:

恪守礼仪,互相尊重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过去的人是如何恪守礼仪的呢,电视剧进行了生动地再现,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便是贯穿全剧的“鞠躬礼”。时人不管年龄大小、地位高低、立场异同,都会保持基本的礼仪,哪怕是面对对手,也会通过鞠躬行礼表达尊敬。比如,陈独秀和辜鸿铭在思想上有分歧,但却也是彼此尊敬,以礼相待,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人尚礼的传统。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3)

《觉醒年代》中的鞠躬礼

崇文尚德,礼贤下士

中国素有崇文尚德,礼贤下士的传统。对于品德高尚的名士,哪怕生活上并不富有,但却受到极高的优待。剧中,陈独秀与李大钊在日本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李大钊临别时还特别送了陈独秀一件大衣;蔡元培校长不惜三次到客栈请陈独秀出山做北大文科学长,许以优渥待遇;陈独秀不顾身份亲自从北京赶到上海接后生胡适到北大任教,这些无不是崇文尚德、礼贤下士最好的体现。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4)

蔡元培冒雪三请陈独秀

文人风骨,家国担当

中国文人素来讲究风骨与家国担当,比如,陈独秀、李大钊、陈延年等伟人都保持着自己的风骨,纵使居无定所,也不忘怀揣一颗滚烫的爱国心,探寻救国救民之路,当看到李大钊为了理想而拒绝高官厚禄,当看到陈独秀为了理想而遭到坏人频频骚扰,当看到陈延年为了理想而严格自律,怎能不心生敬意,为之感动!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5)

陈独秀、李大钊等伟人身上显露出文人风骨与家国担当

中国百姓的宽容纯朴、深明大义

剧的亮点还在于对中国百姓的赞美,正如辜鸿铭所说中国人具有“同情”的力量,伟人们得以为国家效力,也得益于家人在背后的无私支持,比如,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朴实无华,但却深明大义,为了丈夫安心求学而独自操劳家事,同时,义无反顾支持丈夫的救国理想(赵纫兰去世后,国家为感激其贡献,将她追认为党员),当看到李大钊求学归来,因所去时间太久,孩子们都不认识他这个父亲时,真是令人泪目。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6)

李大钊留学归来,孩子竟不认识父亲,令人泪目

……

能把剧演得这么富有历史质感,也再次证明剧方对人物形象还原的到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率真执着的陈独秀;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7)

陈独秀照片和电视剧形象

敦厚谦和的李大钊;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8)

李大钊照片和电视剧形象

儒雅睿智的蔡元培;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9)

蔡元培照片和电视剧形象

清高耿直的鲁迅;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10)

鲁迅照片和电视剧形象

……

这部剧的主创团队通过对人物形象与个性的精确把握、演绎,打破了刻板的影视形象,使人物变得鲜活而有烟火气,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倍感亲切。每每令我惊叹这简直就是把历史书上的人物搬下来一般啊!

再说回到辜鸿铭,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他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君子,也在探索国家的未来,骨子里隐藏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和当时的守旧派黄侃、刘师培,以及老一辈的林纾一样,共同构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坚定守卫。今天再来看,这不是一种落后,也不代表退步,而是:大变革时代,对内心认定的某种东西的坚守,有其可贵之处。

《觉醒年代》讲述的就是100多年前精英知识分子群体探索国家命运、办报纸杂志、改良学风、进行社会模式和体制的试验等,100年后,我们已经知道了哪种尝试是更科学的、获得历史证明的路径,但在电视剧的演绎中,另一种尝试(或者说“反派”)也有其可贵之处,也被充分尊重和肯定,这是本剧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各种形式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好剧是丰富的、立体的。6月10日,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礼上,《觉醒年代》大放异彩,导演张永新、编剧龙平平、男主于和伟分别荣获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对于这一结果,向来挑剔的网友竟几乎一致表达了祝贺,这既是对获奖者的肯定,也反映出大家对《觉醒年代》这部剧的喜爱。当然,这部剧也有瑕疵,但已经瑕不掩瑜。

觉醒年代最扎心的一幕(觉醒年代里令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11)

《觉醒年代》海报

如今,时代高速发展,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世界大变局的时代,很多年轻人因为各种压力而迷茫、不知所从,“丧文化”、“躺平”等思想盛行。《觉醒年代》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觉醒年代》通过生动的细节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风范。如今,时代高速发展,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很多年轻人因为各种压力而迷茫、不知所从,“丧文化”、“躺平”等思想盛行。《觉醒年代》无疑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知道该如何去看待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如何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如何做一个真正的、有理想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