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1)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2)

黑天鹅蛋糕艺术馆内的作品。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3)

图为罗红。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4)

以“生命的感动”为主题的黑天鹅蛋糕艺术馆。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5)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6)

画廊。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7)

艺术馆外的现代园林区。

北京罗红摄影艺术馆原(美的感动罗红摄影艺术馆印象)(8)

罗红摄影作品。

8月10日,历时6年建造而成的罗红艺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个坐落在天竺镇,占地面积80亩的艺术区,更像是喧嚣城市中一片宁静绿地。

关于作品

罗红曾去过38次非洲,2次南极,4次北极。用20年时间,数十万张照片记录下美丽神奇、充满力量的大自然。

“开始的时候,摄影只是我的一个梦想。”罗红说,“后来变成了一种信念,要用自然的大美,唤醒人们善待自然,善待万物,也善待我们的子孙后代。”

在二楼罗红摄影艺术馆画廊里,罗红的150多幅摄影作品被分为三个区域。A区为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B区是纳纯湖专区,C区为南极的帝企鹅和北极的棕熊区。

罗红的作品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美。为了呈现非洲草原的波澜壮阔,2003年起罗红开始尝试直升机航拍。

对拍摄极致美的追求,以及大景别的高难度要求,让罗红的摄影之路充满冒险和挑战。在非洲,飞机离动物的距离以及追赶动物拍摄的时间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摄影师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构图。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罗红要求把直升飞机的门卸掉,把自己吊在飞机座位上,探出身体拍摄。在2至3小时的拍摄过程中,要长时间举着相机镜头。每次下飞机之后,除了胳膊抬不起来之外,还要忍受长时间颠簸带来的头晕目眩,翻胃作呕。

在冰岛拍摄火山喷发的时候,直升机飞临火山口上空,不断上升的炽热气流和有毒气体,让直升机内警报大作。为了拍摄到壮阔的景观,罗红不断地让飞行员低一点儿,再低一点儿。当警报到达极值时,他让飞行员把直升机开远一些,让毒气散一散再回去拍。连续往返三次,直到拍到自己满意的作品,他才让飞行员驶离。

也正是这份执着,才有了夕阳下长颈鹿的美好剪影,纳纯湖难得一见的泼墨水彩,以及那些云朵在湖面形成的言语无法形容的斑斓。

关于艺术馆

罗红摄影艺术馆的主体建筑外观由澳大利亚设计师设计,内部包含罗红摄影艺术馆画廊、东方园林群和黑天鹅蛋糕艺术馆三大部分,耗时六年,花费5亿多元。

一层黑天鹅艺术馆内,以“生命的感动”为主题的黑天鹅蛋糕艺术馆由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设计完成,该展馆延续了设计师一贯的简约风格,整体以白色和透明为主。28万根水晶条打造的snowflake空间,使访客仿佛行走于冰雪般的透明宫殿。

艺术馆外,现代园林的部分最是巧思诙谐。微型山水间水气萦绕,湖内锦鲤与湖面黑天鹅和谐共存,移步异景,如梦似幻。据艺术馆的工作人员介绍,整片园林都是由韩国园林世家传人金社长设计规划。“北京山少水少,希望这里成为北京一个花鸟鱼兽都能共同生存的空间。”金社长说。

为了呈现春夏云山雾绕,冬日雪压青松的意境,罗红还邀请一批传统石艺匠人雕琢石艺。历时3年,一锤一锤,纯手工打磨,为园林内的每一块石都赋予了灵魂。园林中的奇石或小巧玲珑,或千姿百态,与青松、云雾相互辉映,为访客营造出如临仙境的美感。

关于青少年

罗红曾在国外的一家艺术馆中看到一个孩子在现场临摹一幅作品,孩子对艺术的渴望震撼了罗红。2008年,他发起并资助“中国儿童环保教育计划”。这一计划一实施就是5年,共有2300万中国儿童参与其中。每年罗红都会带着20名“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一等奖的孩子前往肯尼亚参观野生动物保护区,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丽,让热爱大自然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罗红说,罗红摄影艺术馆不仅是安放他作品和灵魂的地方,也是孩子了解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地方,因此为了满足孩子对艺术的追求,罗红艺术馆规定15岁以下青少年免费参观,不分国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