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唢呐公婆吹

于都县是全国闻名的唢呐之乡,于都客家唢呐有与其他唢呐完全不同的演奏形式,即“公婆吹”,吹奏时,采用两种型号各异的唢呐,“公”唢呐音色低沉浑厚,“婆”唢呐高亢嘹亮,交替进行吹奏,相互辉映,妙趣横生。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1)

据于都县志载:明太祖二十六年(1364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其中的龙笛便是唢呐,又名木笛、海笛,或称喇叭。实际上,唢呐在民间的流传,远比朝延颁布“乐器于天下”先,约在西晋时期(265~420年)年便由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2)

经过又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公婆吹形成了一套鲜明的艺术特征:

一、公婆吹结构独特,公吹长70厘米,七孔,比一般唢呐长30厘米左右,在喇叭口上节加5寸长的铜管,发音响亮雄厚;婆吹长74厘米,六孔,比一般大唢呐长34厘米,它的特点是在天心处加上一节两寸左右长的黄竹简,喇叭口处加5厘米左右的铜节,吹奏起来发音粗犷,低音浑厚,有男低音似的磁性效果。

二、公婆吹音域宽广,定音合理。公婆为纯五度定音(简音)如公吹5、婆吹1,公吹6、婆吹2,高低音独奏、轮奏、合奏,旋奏正、反、斜、合产生出来的旋律及和声效果独特。

三、公婆吹演奏风格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欢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悲调深沉哀怨,如泣如诉;齐奏时,八度音程相距演奏,非常厚实,对奏时,音程五度配置,一问一答,犹如山歌对唱;轮奏时,音域拉开二到三个八度,高低分明。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3)

四、公婆吹的器乐配备,有吹有打,一般配有二吹或一鼓、一小锣、一小钹、一大钹、一大锣,根据场面的需要,制造出多种复杂的效果和气氛。

五、公婆吹的演奏形式,可坐,可立,可行。一般是室内坐,室外站,行路吹打,边吹边走,有时迎亲行程几十里,翻山越岭,过桥度河,轮吹不停,一路曲声,一路欢乐。

六、公婆吹曲牌众多,共有280多首,最常用的有宽田班的[乾调][中调][高调][反合调][满升调];靖石班的[四季调] [反合调][尺子调][五尺调];禾丰班的[赵山坡][鹧鸪梅][大龙队][七五三二一]等。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4)

七、公婆吹群众基础深厚,应用广泛。百姓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接送贵宾等都喜欢请上一对公婆吹热闹助兴,吹打手们有个顺口溜:“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八、公婆吹的演奏技巧丰富。靖石班的刘福长师傅,可用鼻子吹奏,并能同时演奏两支唢呐;禾丰班的曾繁禄师傅,颤音、倚音、滑音、单音、单吐、双吐、花舌各种技巧运用自如,模仿各种鸟叫声来丰富乐曲的演奏;禾丰班的鼓手师傅邱奇标表现力极强,在一个鼓上他能用手打脚踩不同方位奏出轮奏高低效果。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5)

唢呐公婆吹,是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于研究中原文化和赣南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1992年,于都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

江西于都唢呐班子(江西非物质遗产之赣州)(6)

掌上南昌!南昌最大的生活服务平台,每天掌哥都会向您推荐南昌好恰个好捏个好看个,一起聊南昌的大事小事!

关注:掌上南昌 nclifes 有多种优惠福利不定期发放。 生活一手掌握!

欢迎吐槽小编,就是耐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