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已过,农历四月份已经过半,农村已经进入夏收夏种繁忙模式。目前,我们这里,小麦已经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插秧。由于豫南地区近期降雨很少,干旱严重,早稻田多数严重缺水,麦茬田农民也在等水插秧。昨天跟老农攀谈,他对我们讲:“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为赶时节,麦子是收了,可秧却插不上,进入六月三伏天后,啥子事都干不成了”。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1)

老农的感慨是有道理的,农村的夏季农忙季节主要是在农历五月份前后,农事不等人,农历五月开始是收获播种,接着是田间管理。到了六月份,天是娃娃脸,说变就变,尤其是进入三伏高温天气,坐在家里吹着风扇还大汗淋漓,更不用说干体力活了,很容易中暑。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2)

老农念叨的:“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是老一辈人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用谚语的形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指导他们的生产生活,可以少走弯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是对夏季天气将要过去的描述,同时还提醒夏末秋初预防“秋老虎”的存在。那么,这些农村谚语都有什么讲究呢?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3)

我们先来解读“五月不起房,六月不搬家”的意思

农民在生活中,大事小事总喜欢讨个好彩头,尤其是建房这种人生大事。农村建房一般情况也会请人看日子,因为五同“无”谐音有忌讳。还有就是,有些地方把五月叫做“毒五月”,所以农民一般都不会选择在五月盖房。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4)

另外,农民过去经济收入很低,都没有积蓄,吃饭花钱都靠种粮食。五月是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农民手头都比较紧张,盖房要请人帮忙管饭,家里的粮食都不够自家吃了,盖房子就不现实,那时大多数家庭情况都一样,想借粮也很难。

从季节上讲,五月初“芒种”进入农忙季节,五月是农民抢收抢种时间。之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天气变化无常,农民要赶天夺时抢收抢种,农事不能拖后。农村盖房的匠人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都忙着抢收抢种,因此农忙时节不会考虑盖房,时间久了五月不起房就成了民俗。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5)

六月不搬家,是因为六月的天气变化无常。农历六月天,天气变化无常,经常是突降雷雨大风,一会又出了太阳。过去没有准确的天气预报,农民只有根据季节和看云识天气,而且过去搬家交通也不方便,用时较长,并且刚收获不久屋里堆满了粮食。再说六月是高温天气,容易中暑,所以民间有六月不搬家之说。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6)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又有什么讲究呢?

“七月流火”的字面意思,可能让人误认为是天气很炎热,有“下火”的感觉。其实,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农历七月天气进入转凉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就可以看见天上的“大火”星星从西方落下去。

过去,大气层没有染污,大白天经常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有颗名为“大火”的星星,到了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称为“七月流火”。

八月未央,就是说八月份热天尚未完全结束,注意夏末秋初的高温天气。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7)

由此可见,两句谚语对一年中的夏季作了很恰当概括:五月农忙集中精力夏收夏种,六月天热歇伏对抗恶劣天气,七月天气开始转凉,八月热天仍未完全结束,注意预防“秋老虎”。强调农村不在五月盖房子,六月不适合搬家。

五月穷六月尽有这样说法吗(农谚五月不起房)(8)

当然,俗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现在虽然没有了那些讲究和忌讳,但有些东西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