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茶有道道,点击上方“关注”,我们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茶马古道滇藏线专题从普洱开始,沿着滇藏线一路北上,寻访古驿道沿线周围的重要城镇。我们希望通过这条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和沿途周围的绮丽秀美景观和风土人情前面我们在迪庆州分享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我们继续前往维西

维西傈僳族自始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中缅边境仅十余公里,它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连接西藏与内地,是从滇入藏、入缅的咽喉。这里是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被誉为“药材之乡”、“中国兰花之乡”、“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天然杜鹃花园”和“中国傈僳族文化发祥地”。这里生活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特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块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

维西县叶枝镇 澜沧江岸边的梯田

维西和香格里拉一样同属迪庆州,同样值得关注。跟香格里拉比起来,维西很低调,但颜值却也是世界级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低调的绝美之地吧!离开香格里拉市,走国道G214(西景线),过拿么古大桥2公里后,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215(香维线),一直到维西县城。沿途会经过达摩祖师洞、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可先停车前往游览。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

古老的祭祀礼仪舞蹈——神川热巴

据说,从布达拉宫红顶往东南望,能看到两个美景,其一,为伟岸的卡瓦格博雪山;其二,为心中的维西——腊普神川。千百万年以来,当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这三条古老的河流,从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喷薄而出,孕育了亚洲大陆板块;维西县,正处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三江并流”腹地,也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拥有多层次的自然人文景观,气势磅礴的碧落雪山冰川,蔚蓝壮观的澜沧江、金沙江峡谷,风光迷人的湖泊草甸,美不胜收的歌舞节庆,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叹为观止的民族工艺。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

塔城的春季田园风光

塔城古称“喇普”,藏语意为神川,清澈的腊普河从这里流过,注入奔腾的金沙江,孕育了一代又代勤劳质朴、能歌善舞的塔城儿女。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临西县,此为维西设治之始,治所罗衰间之地,即在今塔城镇内。塔城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被誉为“鸡鸣四县”的维西、香格里拉、德钦、玉龙的交界处。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5)

塔城的秋季田园风光

在香格里拉之心塔城,每天可以欣赏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新田园风光,春季田间地头披着一件件翠绿的外衣,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秋季,这里又换成金色秋装。这里的人们过着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温情待客的生活。从高空俯瞰这里的乡村田野,一片绿意盎然,菜地、稻田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与此同时,农田与周围的群山、房屋、树木、道路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


地处三江并流腹地,香格里拉之心的维西,境内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维西县依托区域优势、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深挖乡村旅游资源潜力,精心打造乡村旅游产品。下面我们精选一些分享给大家!

同乐村

叶枝镇同乐村是维西县最具代表性和最古老的傈僳族山寨。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傈傈族风格的建筑——木楞房,他们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不上漆,不用铁钉,用木料来相互嵌入牵制。就连屋顶上的瓦片也是木板的,这些厚实的木板上压着石头用来固定。一间一间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还是傈僳族特色舞蹈“阿尺木刮”的发源地、傈僳族音节文字创始人汪忍波的家乡。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6)

同乐村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7)

同乐村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8)

同乐村木屋前的傈僳族妇女

该村依山就势而建,木楞房鳞次栉比,是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在村子对面可拍摄同乐村全景,木楞房子就在田地和树木之中,偶见炊烟从瓦楞房子的木板顶上升起,富有诗意。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9)

同乐村的木楞房子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0)

同乐村的木楞房子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1)

同乐村的清晨

傈僳族人,有独有的憨然与真率,笑容里蕴藏着特有的性感。他们静享安然,隐于山林。从狩猎生活转换过来的傈僳族先民迁徙到澜沧江边后,开始了农耕兼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他们也兼种药材,于是就形成了高山牧场、高半山药药材地、半山旱地、江边河谷稻田合而为一的立体作业形式。傈僳族是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服饰特点为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2)

傈僳族服饰

同乐村是傈僳族三大支系的花傈僳,他们信仰大自然崇拜,崇拜山羊,所以男子头上羽毛其实象征山羊的角,女装的帽子尖角象征雪山,银圆片象征太阳月亮,小贝壳象征满天繁星,戴着这样的帽子可以辟邪驱鬼,大红的衣服背心代表象大红公鸡,白色的纯麻外套象征白兔。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3)

傈僳族歌舞

傈僳族特色舞蹈“阿尺目刮”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是模拟山羊的动作和叫声而产生的傈僳族传统特色歌舞,唱腔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舞步也是模仿山羊的动作,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4)

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

每每有游客来到同乐村,进入村中的打麦场,便会有40多名衣着傈僳族盛装的村民端着同心酒,唱着祝酒歌,扭着轻快的锅庄舞步迎上来。他们的傈僳语歌唱时而叠音震颤,时而绵长悠扬。他们的舞步时而轻快飘逸,时而厚重雄浑,在半圆和圆之间随着拍子不断变化着形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

洛通社

在云南北部的大山里,有一个被1000多棵大核桃树包围着的小村庄,叫洛通社。这里鲜少人知,十几年来,只有不到一千多人去过,所以保留着最原始的美。村子背后是神山农布格切,是村民祈福的地方,沿着山路往上爬,就能找到9个稀奇古怪的的高山湖泊,每个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传说。2005年,洛通社就是因为这“九湖一山”,第一次被游客发现。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5)

洛通社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6)

洛通社

想揭开九湖一山的真面目,需要挑战一条极为难得的徒步路线——神山农布格切山。尽管要经历一天一夜才能到达,但是沿途散落在神山周围的9个神秘的高山湖泊,可以眺望到梅里雪山的山顶,一定让你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7)

洛通社的高山湖泊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8)

远处是神山农布格切山

也许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只有那些不经开发且保留着最自然状态的地方,才是最纯粹的天堂。对于户外爱好者而言,这里可是一条极为难得的徒步线路,而艰难的路况却正好保护着这片土地美好如初。

启别村

启别村,一个隐世小村落,被入选了“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内有著名的藏传佛教信徒朝圣地达摩祖师洞、中国美丽田园哈达、民宿酒店哈布达云谷等等。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19)

启别村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0)

达摩祖师洞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1)

千年银杏王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2)

金灿灿的银杏叶

启别村还有一棵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圣树千年银杏王。每年的秋季,这里金灿灿的银杏叶与古朴的山村相映成辉,美得让人心醉。

塔城田园风光

维西县塔城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被誉为“鸡鸣四县”的维西、香格里拉、德钦、玉龙的交界处。金沙江、怒江在这里交汇,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的三江腹地。同时塔城还有“香格里拉之心”、“鱼米之乡”的美誉。人们在陡峭起伏的山腰间开凿出梯田,让深山里泛起了稻浪;在低缓的谷地种植玫瑰,给山野间平添一份浪漫与鲜艳;每年稻黄时,秋色别样美!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3)

塔城梯田景观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4)

塔城乡村田园风光

新化湖

新化湖因位于维登乡新化村境内而得名,景区集雪山、湖泊、草甸、峡谷、高山花卉、原始森林为一体。“三江并流”区特有的地理地质结构,形成了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新化湖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海拔3200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让它形成了“呼风唤雨”神秘的自然现象,且湖水四季清澈见底。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5)

新化湖景观

从湖边的茶马古道往上西行至山脊,站在海拔4300多米的峰顶眺望四周,皑皑白雪的碧罗雪山及澜沧江与怒江平行并流的奇观尽收眼底,下望新化湖等湖泊群,宛如珍珠散落群山之间,晶莹剔透。走近湖边,瀑布飞悬其间。

南极洛

南极洛又称南姐洛,是傈僳语的音译,意思是“放牛羊的地方”。它是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雪山、草甸、森林、瀑布装扮着这片“秘境”之地。也是贡山县与维西县的分界线。这里的气候较于凉爽,景色以高山湖泊为主。因地处偏僻,道路难行,这里至今人迹罕至,被称为“天神的后花园”。这些高原冰蚀湖泊,传说是卡瓦格博山神从燕子崖前往梅里雪山途经南极洛时散落在尘世的佛珠。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6)

南极洛“天眼”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7)

南极洛“金字塔”

南极洛,有人称之为上帝遗落人间的眼泪,说是“天堂之眼”并不为过;其区域内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就超过10座,而最高峰老窝山海拔已达4435米。南极洛山上有一系列雪山湖泊安静地呆在山脚下,像天上散落到人间的珍珠。有人说这里有10个,还有说有16个,其他隐秘在山中的湖就需要你徒步登山亲自去寻访。山脚下的心湖则充满浪漫气息,心形的形状让它成为这些湖泊中最美的一个,据说在这里求婚百分百会成功哦!因为这里湖泊太多,当地人干脆将这些湖泊编号,方便导游指引。南极洛1-2-3号湖是连在一起,最顶端的叫1号湖,中间的叫2号湖,最下面的才叫3号湖。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8)

南极洛的1号湖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29)

南极洛的2号湖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0)

南极洛的3号湖(心湖)

特别提醒:1、因这里还未开发区,需要当地向导开车带领,海拔较高,有高反的朋友需要做好药物氧气准备;2、这里极其偏僻,所以出发前带好需要的干粮零食,以及生活必需品;3、旺季房源紧张,需提前联系好,住宿条件比较有限;4、只有移动信号,信号也不强。

达摩祖师洞

达摩祖师洞位于维西县塔城乡其宗村东面约6公里处的高山崖壁上,为天生岩洞,藏传佛教传入迪庆后,民间传说达摩祖师在此山洞中面壁十年而成佛,在洞壁上留下面壁影像、留下顿足成洼圣迹,此洞由此便得名达摩祖师洞。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1)

达摩祖师洞

大约在清初,信仰佛教的人们沿崖壁叠木为基,依洞筑成禅房数间,达摩祖师洞就成为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和修炼的场所。达摩祖师洞在历史上几经毁坏而又重修,人们始终把此当作一个佛教朝拜圣地。

康普寿国寺

寿国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历时5年建成,清乾隆十年(1745)因失火被焚毁,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迁至现址重建,寿国寺在清代的修建,是作为拥护汉族中央王朝派流官治理维西的一种行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2)

康普寿国寺

该寺位于澜沧江东岸的康普岔枝村,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由山门、正殿、侧殿组合成一座四合院,2006年5月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

滇金丝猴国家公园是迪庆州三大国家公园之一,合围面积334.16平方公里,位于维西县塔城镇境内。滇金丝猴是中国云南特有物种,特级保护动物,生活在三江并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与大熊猫并称国宝。她是世间最美动物之一,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松萝、苔藓、植物嫩芽、果实是她的主要食物,现今公园内共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共8个野生群,数量大约有800-1000只左右。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3)

滇金丝猴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4)

滇金丝猴

雪龙山

“雪龙山上雪溶湖,水如碧玉花似锦。”雪龙山位于维西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海拔3909米。山顶有一雪溶湖,水面面积1500米,此处被称为雪龙山天池。雪龙山天池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天然杜鹃花园,林间长满了紫玉盘、亮鳞、红棕、团花、黄杯等名贵杜鹃花,整片林子郁郁葱葱,花团锦簇。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5)

雪龙山天池的杜鹃花

攀天阁——世界高海拔产稻区

攀天阁乡位于维西县城以北,距离县城只有30多公里。“攀天阁”为纳西语,意为牧牛场。毗邻滇金丝猴的家园萨玛阁,位置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隶属著名旅游品牌香格里拉的一部分。由于其位于香格里拉大山脉里面,山路崎岖弯多,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是一片典型的亚高山盆地。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栽培,是世界高海拔产稻区。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世界最高海拔水稻——黑谷”的生产地。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6)

攀天阁 世界高海拔产稻区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7)

攀天阁 世界高海拔产稻区

攀天阁是普米族聚居区,原为沼泽地。明末清初,攀天阁居民将天湖引干后开凿了水田,形成了今天的“高海拔产稻区”——攀天阁坝子。秋收时节,在如此高海拔区域,你可曾想到,大片金色稻浪翻滚,清风捎来阵阵稻香。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8)

原始古老的水稻品种——黑谷

黑谷是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原始古老的水稻品种,因稻谷呈黑色而得名。产自云南迪庆州维西县攀天阁乡, 海拔2680米,面积2200亩,实际种植1600亩。3月至4月下种,10月收割,生长期长达227天。因为生长环境纯天然,无污染,保证了“老黑谷”入列有机食品。攀天阁老黑谷米壳呈黑色,米粒润红饱满, 味道醇香,香糯可口。营养丰富,氨基酸、多酚,黄酮含量极高。老黑谷米是普米族、纳西族群众,招待和馈赠亲友的常选佳品。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39)

老黑谷米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0)

老黑谷米饭

每年10月初,攀天阁坝子成为金色的海洋,一年一度的黑谷节就隆重登场了。家家户户都会拿出自家珍藏的珍贵食材,在稻田中心摆出长街宴招待来自远方的朋友。记得那个时节去维西攀天阁坝子走走,这里除了老黑谷米还有著名的特产那米鸡(俗称“维西飞鸡”、“裤带鸡”)、青刺果油、糯山药等等。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1)

攀天阁坝子稻田中心的长街宴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2)

攀天阁坝子稻田中心的长街宴

维西的丰收节

维西是个少数民族和谐共处的乐土;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融合。这里有藏族的转山节、赛马节、丹巴节;纳西族的有二月八、谷次次;傈僳族的阔什节、刀杆节、收获节......古老丰富的节日;传统的民间歌舞在这里都能看得到。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3)

维西丰收节歌舞表演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4)

维西丰收节歌舞表演

一年一度的维西丰收节热闹非凡,与平时我们印象里金秋丰收时节不同,12月才是当地人心中一年到头最沉甸甸的收获季节,维西各个村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丰收节,以此表达对大自然馈赠的感谢。维西丰收节以塔城的丰收节最为盛大;每年都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分享一场文化盛宴。

滇藏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45)

高原玫瑰酱

在丰收节活动期间,塔城会邀请全县歌舞队前来同庆同乐、嘉宾旅客可以欣赏到敬酒歌、阿尺目刮、塔城热巴等非遗作品的表演,热闹非凡、引人入胜,充分展现着当地人的能歌善舞。丰收季自然少不了各种特色的当地食品,清甜的生吃小栗子、无公害纯天然的苦瓜酒、还有香气扑鼻的高原玫瑰酱......塔城丰收盛宴,喜迎天下宾客!

《寻访茶马古道滇藏线系列》迪庆段导航第1站:香格里拉;第2站:独克宗古城;第3站:维西县;第4站:德钦县

#茶有道道# 为你传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申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纠错改正本文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整理分类给大家阅读参考,如引用等有错误请评论区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