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提到的心性修炼的方面 浅论礼记.中庸中的素位而行(1)

一、何为素位而行

《礼记·中庸》里记载:“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意思是说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愿去做本分以外的事。

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时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君子无论在处在什么地位都能怡然自得。

所谓素位而行,我认为就是安守本分,做本分人,尽本分事,做最好的自己。清朝的金缨特别强调这件事,他认为:“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功夫。”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处处做到安于本分,把素位而行尽到极致,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都做最好的自己,就应该算是不平凡的人了。

记得《止学》里有句名言: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有大智慧的人懂得在哪里停止,而耍小聪明的人则只知道机关算计。素位而行,是一个人“知止”后的生命自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将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停止,做最好的自己,才会安下心来,成就一番事业。

记得有一则故事,一名行者经历百般艰辛,踏遍千山万水,终于见到一名得道高僧,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后,砍柴即是砍柴,挑水即是挑水,做饭即是做饭。”这是多么智慧的人生态度啊,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喜悦!

是啊,专心地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与奉献。

砍好自己的柴,担好肩上的水,做好大家的饭,无不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如果工作的时候想着其它的事情,难免会有所懈怠,甚或造成无法补救的事故。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了,那方面必然想得就少。当充盈自己大脑的都是一些杂乱无关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必然不会产生,工作效率也从而大打折扣。

同时,砍柴、担水、做饭,做最好的自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别人讲得再多,谈得再好,最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判断与选择。每个人都必须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与能力,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到底是要选择砍柴?还是要担水?亦或是做饭?只有详细地了解外在环境与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好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如果只是一味地被动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抱着一颗得过且过的态度讨生活,而不尽心竭力、积极上进,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是碌碌无为,业绩平平。

中庸提到的心性修炼的方面 浅论礼记.中庸中的素位而行(2)

二、把素位而行做到实处

素位而行,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做个有心人。

孔子曾经说过:“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人们没有不吃饭的,但很少有人知道食物的味道。的确,如果没有心,即使把泰山放到一个人的面前,他也未必知晓。

而如果有心,即使是一缕清风拂过脸庞,你也会乐在其中。其实得道与否,就看你能否念念专注,活在当下。对于得道的人,他的内心是澄明的,能够照彻万物,洞悉一切。

我常常想,为什么有的人身上的故事那么多,面对众人总能侃侃而谈,而有的人却只是寥寥数语,甚或半天讲不出一句话。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厚度问题。

如果你事事留心,处处在意,随着时光的推移,日积月累,你的人生必然厚重多彩;而如果你对什么都心不在焉、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你的人生就只会薄如纸,淡如纱,索然无味。

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心”了,才能对每项工作有所意识,才能了解方向、理解内涵,也才能在大的方面不走错路,在新的方面跟上潮流,不断学习新事物,创造新佳绩。

中庸提到的心性修炼的方面 浅论礼记.中庸中的素位而行(3)

其次,做个“用心”人。

“用心”是基础,用心就是开动脑筋、主动钻研。我们做每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心不在焉,心猿意马,都是无法实现精益求精的。麻木、麻痹、怕麻烦等“三麻”思想常常是我们遇到困难时候容易产生的思想,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毛主席曾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退缩是一种习惯,奋进也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了迎难而上、攻坚克顽的时候,便会乐在其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中庸提到的心性修炼的方面 浅论礼记.中庸中的素位而行(4)

最后,做个“细心”人。

“细心”是保证。我认为,“细心”首先要求我们考虑问题要周到,懂得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把每个环节都想到,把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同时,“细心”还要求我们在一些司空见惯的“规定动作”上深入思索、下足功夫、“小题大做”,凡事多想一步,想深一步,超前一步,把工作向前推进一步。此外,也是最重要的,“细心”还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作风。

想想自己的过往,读书的时候不专心,老想着书外的天地;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偷偷玩手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工作,还总是抱怨工资太低,条件太苦。

面对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我想自己不能再朝三暮四地讨生活了,必须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以精一的态度来生活、工作,无论是吃饭、说话,还是上班、睡觉,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专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

中庸提到的心性修炼的方面 浅论礼记.中庸中的素位而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