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经常听说模型,到底是什么模型、模型这个概念有多重要、怎么利用模型?可以说,你现在接触的所有物理知识,都是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的。所以,研究物理学,建立模型是一个基础。那什么是建立模型呢?就是在处理某个实际问题的时候,把目标的变化用数学关系描绘出来,这就是建立模型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核心问题:目标、变化、关系。本系列专题我们就从模型的角度来总结高考物理的解题方法。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

疫情严重,作为一名教师,虽不能冲上一线,但也愿尽自己微薄之力。各地大中小幼院校,推迟开学,从今天起本人专栏免费(由于不能改成0元,故定价0.01)提供给各位学子,直至疫情结束!并愿意为大家提供免费答疑,私信即可,有问必回!各位学子加油!武汉加油!

模型14:碰撞

模型的三个核心:

目标:解决碰撞问题中的速度、动量、能量问题

变化:不同速度不同形式碰撞

关系: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或损失

碰撞问题是动量守恒的典型题目,高考几乎也是从不缺席。同学们需要掌握3种碰撞形式,由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通常还要结合机械能守恒(或变化),所以有些固定模型下的推算结论建议记下,以便考场上省下一些时间。

碰撞指的是物体间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在碰撞过程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故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碰撞问题。

(1)动量守恒,即p1+p2=p′1+p′2.

(2)动能不增加,即Ek1+Ek2≥E′k1+E′k2或【(P1平方)/2m1】+【(P2平方)/2m2】≥【(P′1平方)/2m1】+【(P′2平方)/2m2】

(3)速度要符合情景:如果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后面的物体速度必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即v后>v前,否则无法实现碰撞.碰撞后,原来在前面的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且原来在前面的物体速度大于或等于原来在后面的物体的速度,即v′前≥v′后,否则碰撞没有结束.如果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则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除非两物体碰撞后速度均为零.

(1)弹性碰撞:这种碰撞的特点是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相互作用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是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2)

(2)非弹性碰撞:在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只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3)

(3)完全非弹性碰撞:这种碰撞的特点是系统的机械能损失最大,作用后两物体粘在一起,速度相等,相互作用过程中只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4)

以上就是碰撞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同学们掌握不同情境下碰撞中动量和机械能的变化。下面为各位学子精选了例题以及相关的变式训练(保存后可打印),配有详细的解析过程。希望同学们认真练习,如果有疑问,欢迎私信。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5)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6)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7)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8)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9)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0)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1)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2)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3)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4)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5)

高考物理动态平衡图解题讲解(高考物理模型方法)(16)


此模型是《高中物理模型方法解析》的第14个模型,之前的模型总结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往期回顾

感谢阅读,更多高中物理干货持续更新,欢迎点击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