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咖啡的主产区,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98%以上,其中普洱、保山、临沧、西双版纳、德宏一带出产的小粒种咖啡品质优异,享誉海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云南已形成完整的咖啡产业体系。

云南咖啡豆一览表(云南咖啡豆是否困在香精里)(1)

普洱市孟连县佤族咖农们正在翻晒咖啡豆,准备制作精品咖啡(罗恒礼 摄)

近日,一篇名为《云南咖啡豆,困在香精里》的文章在国内咖啡行业和咖啡爱好者中引发高度关注。云南咖啡豆是否存在“香精豆”?云南咖啡豆的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连日来,中国日报云南站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及云南咖啡从业者,一起探讨云南咖啡豆的真实现状。

云南咖啡豆一览表(云南咖啡豆是否困在香精里)(2)

新寨万亩咖啡园(供图)

李荣福:此事涉嫌“网络造谣”

在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看来,此事涉嫌“网络造谣”,政府应安排相关部门核查,若造谣属实,要责令对方陈清事实,并做出相应处罚。

“云南咖啡通常指原料(即咖啡生豆),生豆是无法添加‘香精’的,也没有在生豆里添加香精的利益驱使条件和动机,至于咖啡焙炒厂商或咖啡吧人为添加,这属于当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应加强监管,这与云南咖啡豆没有必然联系。”李荣福说。

据李荣福介绍,咖啡精油是价值很高的食品添加产品,目前主要用于烟草增香等高端消费品上,个别技术先进的国际咖啡大品牌少量提取使用咖啡精油,这对人体无害。目前没有发现人工合成的开发咖啡味的香精产品,至于添加非咖啡味的“香精”,若不违反《国家食品药品安全法》的标准和规定,那也不能说明云南咖啡豆有问题。

黄家雄:咖啡添加化学香精肯定不行

“咖啡香精豆这篇文章对云南咖啡豆有一定负面影响,关键是标题容易误导消费者,感觉‘云南豆=香精豆’。在云南,我见过在鲜果加工过程用柑橘、百香果、蜂蜜等与咖啡豆或果一起发酵的,但没有见过添加化学香精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首席咖啡专家黄家雄研究员说。

在黄家雄看来,喝咖啡就是要喝咖啡的本味或原味,没必要添加任何外来物质。当然,市场或客户特殊需求,为增加的咖啡风味,添加纯天然水果、香料发酵无可厚非,但添加化学香精肯定不行!

云南咖啡豆一览表(云南咖啡豆是否困在香精里)(3)

孟连县富岩信岗茶咖庄园的咖农正在收集采摘下来的咖啡豆(卢磊 摄)

云南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绝对不允许咖啡“香精豆”在市场上流通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如普洱茶一般,云南咖啡也呈现出了不同地域不同的风味,加之咖啡豆的品质总体来说都很好,我们只要将咖啡最自然的本味呈现出来就有自己的特色,不需要再去做所谓的‘风味’”。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多年来,从协会本身和个人来讲,咖啡“香精豆”在市场上流通是不允许的。

据省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咖企或咖啡庄园尝试对咖啡进行“独特风味”发酵处理,一般将这种发酵处理过的咖啡称为“风味咖啡”,但这种“风味咖啡”多为实验室的试验品或个人爱好研究品,在云南也是非常少见。

为了进一步规范云南咖啡市场,省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将联合相关政府部门发出一些倡议,规范、引导云南咖啡市场的发展,倡导咖啡经营主体杜绝“香精咖啡”的生产流通,同时做到相互监督,共同维护云南咖啡市场的秩序。

“对于云南咖啡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的品质把控上动脑筋,在产业链的延伸上想办法,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推进云南精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咖啡行业协会负责人说。

胡路:“香精豆”并不是云南咖啡的主流

在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苦之道咖啡创始人胡路看来,对于网络上所说的云南咖啡困在香精里,像这样的文章不够客观也不公正,这是作者本身对云南咖啡不够了解,甚至对咖啡更深入的全产业链过程不够了解所导致的。

“云南咖啡到底有没有香精豆?我们肯定的说‘香精豆’是存在的,但咖啡在种植、初加工、日晒等过程中是不存在香精豆的,香精豆往往出现在加工环节的后端,在后端发酵以及烘焙咖啡豆的过程中所增加的一些‘风味’。这只是一小撮人的一个尝试,并不是云南咖啡的主流,所以完全没必要把个别人的行为推而广之变成全行业的行为。”胡路说。

当然,对于关注“香精豆”这件事,胡路坦言,事是小事,但关注云南咖啡是大事。在胡路看来,咖啡还是要依靠自然加工、天然发酵,通过在自然品质上下功夫,优质咖啡才会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和认可,添加了香精的咖啡不会是绝对的主流,在未来肯定会被消费者所放弃。“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久了,好咖啡自然会呈现出来,劣质的咖啡自然会降下去,这是一个过程。”胡路说。

云南咖啡豆一览表(云南咖啡豆是否困在香精里)(4)

普洱少数民族少女晾晒咖啡豆(陈宏清 摄)

杨愚:“香精豆”在云南咖啡市场不是主流

“‘香精豆’在云南咖啡市场不是主流,只能算是个别现象。”云南咖果咖啡负责人杨愚说。

作为多个咖啡赛事的评审,从一开始杨愚和其他评审的态度就很明确,当偶尔有“香精豆”出现的时候,在初初审阶段这些咖啡豆都被拒绝参加比赛,因为这些“香精豆”不能代表云南咖啡,也不符合国际咖啡对于精品咖啡的要求。

杨愚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咖啡馆里面,对于像‘香精豆’这样风味清晰明确的豆子确实比较受入门级咖啡爱好者的欢迎,但对真正好的精品咖啡烘焙师来说,大家会有一个共识,添加类的产品永远不会成为市场主流,所以在做产品线的时候,会发现追求短期利益的烘焙商家,确实有在做类似‘香精豆’这样的咖啡豆,但对真正想做长久、讲究品质的咖啡人来说,我们内心是非常抵触这样的产品出现。只要市场在发展,就一定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对于一个做精品咖啡的企业来说,我们认为只有好好的做产品,才是企业存活下去的长久之路,只有走质量这条线才更有利于整个精品咖啡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杨愚对云南咖啡产业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在她看来,如今,云南咖啡需要的只是一些耐心和时间。“我相信,只要云南咖农足够努力,云南的地理区位、高海拔、微气候条件都具备种植出优异的精品咖啡,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云南也在尝试种植新品种咖啡、以更加精细化的田间管理,种植出更加优质的咖啡。”杨愚说。

黄大象:该事件的出现会提高消费者对咖啡豆的认知

在云南滇象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象看来,近年来,随着精品咖啡浪潮的流行,“香精豆”有存在,但只是个别现象。我们不能因为少量香精咖啡豆的存在,就否定整个云南咖啡产业,这种观点是有害的,可以说居心叵测!

“‘香精豆’的出现主要有各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有明确法规,禁止在咖啡豆中添加香精,但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二是许多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水平不高但对咖啡风味的追求又过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三是咖啡行业的部分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不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讨好消费者,为掩盖咖啡豆的风味瑕疵,以次充好谋求更多的利润。该事件的出现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引起政府关注、业界警觉的同时,也在提高消费者对咖啡豆的认知。在咖啡这个领域,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咖啡行业、消费者、媒体及整个社会都需要提高认知水平,这是迫在眉睫的最重要的事情!”黄大象说。

吕思逸:不能将“香精豆”等同于云南豆

“作为一名咖啡人,对于此事我们义愤填膺,我们不能将‘香精豆’等同于云南豆。之前云南是没有‘香精豆’的,近两年来随着国外技术的引进才开始慢慢出现。”在云南从业咖啡行业7年的吕思逸告诉记者。

对于市场上是否存在“香精豆”,吕思逸坦言,目前,市场上存在一定的“香精豆”,但“香精豆”的数量很少很少。

“在我看来,‘香精豆’跟食品添加剂差不多,目前对于‘香精豆’相关部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觉得应该尽快出台一个标准,大家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执行,并且在产品包装上应该直接写清楚,这样才有助于大众对咖啡的了解。”吕思逸说。

作为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云南咖啡先后获得“保山小粒咖啡”“朱苦拉咖啡”“德宏小粒咖啡”“普洱小粒咖啡”和“思茅咖啡”等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中,“云南小粒种咖啡”在国际咖啡市场崭露头角,成为云南咖啡的地域品牌。

为加快提升云南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到2024年,实现全省咖啡豆精品率达到30%、咖啡精深加工率达到80%,努力建成全球重要的精品咖啡产区。今年以来,云南出台六条政策措施,通过真金白银奖补支持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加快培育一批种植品种优质、生产加工绿色高效、管理服务规范、三产融合紧密、富民增收作用明显的精品咖啡庄园,提升咖啡产业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加快推进全省咖啡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今年9月出台了《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认定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